印度援華醫療隊紀念館

印度援華醫療隊紀念館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中國人民開始了全民族偉大的抗日戰爭。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得到國際上的支援,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在宋慶齡和國際友人史沫特萊的建議下,於1937年11月,寫信給印度國大黨主席尼赫魯,希望國大黨能夠為八路軍提供醫療物資,並派遣有經驗的戰地醫生援華抗日。尼赫魯在收到信的當天,就號召全國將1938年1月9日作為“聲援中國日”。印度國大黨第五十二次會議決定為中國派遣醫療隊。

基本信息

概況

遠涉重洋援華抗日

印度援華醫療隊紀念館印度援華醫療隊紀念館
尼赫魯親自選定了醫術高超的愛德爾博士擔任醫療隊的隊長,同時又從眾多的報名者中選定了副隊長卓爾克以及隊員木克吉、柯棣尼斯、巴蘇。印度援華醫療隊就此誕生了。援華醫療隊受到印度人民的一致稱讚。印度國大黨領導人之一,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奈都夫人主持了各界的歡送宴會,她稱讚醫療隊是“無任命的駐華大使、人民大使”。這是巴蘇的照片、日記。這是柯棣尼斯與全家人的合影。
1938年9月1日,醫療隊告別了歡送的人群,攜帶藥品和醫療器械,登上了英輪“拉吉普塔納號”,帶著印度人民的深情厚誼駛向中國。途徑科倫坡、吉隆坡、新加坡,於9月14日抵達香港。這是香港各界人士舉行招待會的情景。9月17日醫療隊抵達充滿戰爭氣氛的華南重鎮——廣州。受到宋慶齡、何香凝以及廣州各界民眾兩千多人的熱烈歡迎。五位大夫終於踏上了他們嚮往已久的中國大地。在廣州他們拜謁了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和中山堂。9月26日醫療隊抵達長沙,這是他們在長沙的簽名。隨後到達漢口,葉劍英,凱豐在武漢八路軍辦事處會見了五位大夫。
10月,醫療隊離開漢口,經長江而上,於11月22日到達當時的陪都——重慶。在這裡他們遇到了中印文化協會的譚雲山教授,為了表明醫療隊成員對中國的熱愛,譚教授應五位大夫的請求為他們起了中文名字,即在每個人的姓氏後面加上中華的“華”字,就成為我們現在所稱的:愛德華、卓克華、木克華、巴蘇華、柯棣華。
五位大夫在長沙、漢口、宜昌、重慶都曾遇到過敵機轟炸,但他們並未被死亡的威脅所嚇倒,他們竭盡全力為傷員治療,經受著血與火的洗禮,同時又對國民黨統治者的驕奢淫逸深感不滿,到八路軍中去工作,更有效地為中國抗日軍民服務成了五位大夫最大的願望。
1939年1月22日,醫療隊終於克服了國民黨政府的重重阻撓,離開重慶奔赴延安。這是紐西蘭友人路易艾黎受中國共產黨的委託陪同醫療隊前往延安的情景。

歷盡艱險到達延安

醫療隊經過長途跋涉,克服了種種困難,於1939年2月12日到達了吸引著千百萬熱血青年的革命聖地——延安,受到了邊區軍民的熱烈歡迎。3月15日,毛澤東主席在楊家嶺一間普通的窯洞裡會見了五位大夫,並與他們進行了親切的交談,透過毛主席風趣幽默的言談,印度大夫仿佛看到了一個正在崛起的民族的真正的象徵。
在延安他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忘我的工作中。愛德華、巴蘇華、柯棣華被分配到了拐峁醫院工作,這是他們與拐峁醫院工作人員的合影。這是柯棣華教醫護人員使用X光機,這是他為抗大師生檢查飲用水的情景。卓克華和木克華被安排到張村驛衛生學校任教,不久,由於年邁和疾病的原因,卓克華和木克華先後返回印度。這是木克華使用過的生活用品。愛德華、柯棣華和巴蘇華在搶救傷員的過程中,對八路軍這支新型的人民軍隊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他們產生了到前線去工作的強烈願望。毛主席同意了他們的請求,1939年11月4日,愛德華、柯棣華、巴蘇華從延安出發,晝夜兼程,奔赴抗日前線晉東南。這是在途中卡車發生故障,柯棣華率先拉車時的情景。
醫療隊在抗日戰爭中不僅搶救醫治了大批傷員,而且為解放區培養了許多醫務人員。我們眼前這座逼真的景觀,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它生動的再現了柯棣華大夫在緊張的手術之後,不顧疲倦堅持為衛校學員講課、解疑的情景。

救死扶傷無私奉獻

愛德華、柯棣華、巴蘇華經過長途行軍,終於到達了山西武鄉縣八路軍總部。1939年12月21日,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在王家峪八路軍辦事處會見了三位大夫。他們在日記中這樣描述對朱總司令的印象:這位三年來將華北半數日軍拖住窮追猛打的人,是那樣坦誠、熱情,舉止像慈父般沉著持重。這是巴蘇華在冀中抗日根據地民眾歡迎大會上講話。
經過短暫的休息,三位大夫開始了緊張的工作,他們拒絕特殊照顧,和普通八路軍戰士一樣住民房,吃粗糧。因為艱苦的生活條件和寒冷的氣候,愛德華也因體力不支於1940年2月返回印度。同年柯棣華和巴蘇華被批准組織一支流動醫療隊,奔赴晉察冀前線。這是他們赴晉察冀途中參加破襲平漢路的戰鬥。之後,兩位大夫來到晉察冀軍區所在地——河北唐縣。聶榮臻司令員會見了他們。6月21日,柯棣華代表援華醫療隊參加了白求恩大夫陵墓的揭幕式,他暗下決心:用實際行動向白求恩學習。這是柯棣華懷著崇敬的心情敬獻花圈。
為了實現自己的諾言,他廢寢忘食的工作。9月,著名的百團大戰打響了,在柯棣華和巴蘇華的強烈要求下,領導批准他們上前線搶救傷員。在前線的十多天中,他們接收了近千名傷員,每天都要為幾十名傷員施行手術,工作量大大超出了常規。1941年柯棣華被任命為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的第一任院長。在他擔任院長期間,親自實施手術達2000多例,其中有數十次是起死回生的大手術。為了更直接的為抗日軍民服務,柯棣華刻苦學習中文。這是柯棣華用中文為白求恩衛生學校畢業學員的題詞。1941年,國民黨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柯棣華在軍民誓約大會上用漢語宣誓:與八路軍和中國共產黨人一起迎接最嚴峻的局勢,堅持戰鬥,奪取抗戰的最後勝利。
1941年的冬天,一名叫任遠的同志在執行任務時,不慎劃破了右腳腕,而且灌進了水和泥沙,腫脹的無法移動,醫生診斷後認為必須截肢。柯棣華得知後,每天三次為病人清洗傷口、換藥,一個月後,任遠的腿奇蹟般的痊癒了。
在共同的工作和生活中,柯棣華與白求恩衛生學校教員郭慶蘭結下了深厚的情誼,1941年11月兩人舉行了簡單而熱烈的婚禮。當地老鄉都親切地稱他為“中國女婿”。
艱苦的環境、嚴峻的考驗,使柯棣華更加堅強。他被中國共產黨偉大的奮鬥目標和崇高的理想深深吸引,他決心為了人類的解放事業奮鬥終生。1942年6月,柯棣華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鮮紅的黨旗下,一個與我們不同種族、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外國人莊嚴地舉起右手:“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我宣誓為反法西斯鬥爭的勝利,為實現共產主義,奉獻一切包括我的生命!”這是柯棣華和他的入黨介紹人、婚姻介紹人江一真的合影。
長期的艱苦條件和緊張而繁忙的工作,使柯棣華患上了癲癇病,聶榮臻司令員曾多次勸他撤離前線,異地治療,都被他謝絕了,他說:“每當我看到一個個英勇作戰不怕流血犧牲的八路軍戰士,就覺得這點病算不了什麼,我一分鐘也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
1942年12月8月,柯棣華的癲癇病又一次發作,同志們盡一切可能施行著搶救,然而頻繁的發作,使我們無回天之術。1942年12月9日晨6時50分,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印度人民的優秀兒子,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柯棣華同志與世長辭,整個邊區沉浸在無比悲痛之中。
穿越時空,我們仿佛回到了戰爭年代,就是在這間中國北方普通的民房裡,曾經有一對新人在親切和歡樂的氣氛中接受著人們的祝福,然後時隔一年,戰友和親人的呼喚卻留不住一位年僅32歲的生命,站立在屋外的八路軍指戰員們為失去一位親密戰友而肅立致哀。在遙遠的印度,一位母親悲痛欲絕,兩個民族為他的逝世而哀悼。當年,就是在這塊青石板上停放著柯棣華的遺體,同志們懷著沉痛的心情向他告別。晉察冀軍區為柯棣華召開了隆重的追悼大會,毛主席在輓詞中寫道:“印度友人柯棣華大夫,遠道來華,援助抗日,在延安華北工作五年之久,醫治傷員,積勞成疾,全軍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華大夫的國際主義精神是我們永遠不應該忘記的。”這是柯棣華大夫在唐縣用過的生活用品。1953年春,柯棣華的遺骨由河北唐縣軍城烈士陵園遷葬到華北軍區烈士陵園。他的全身漢白玉塑像矗立在蒼松翠柏之間,為人民永遠懷念。

中印友誼萬古長青

印度援華醫療隊的歷史是一部英雄的史詩,柯棣華在華北工作獻身的英雄事跡是醫療隊歷史中最光輝燦爛的篇章。
1940年10月,柯棣華的親密戰友巴蘇華大夫,動身前往延安,擔任延安國際和平醫院五官科主治醫師。1943年7月,巴蘇華大夫結束了為期五年的援華工作,啟程返回印度。這是他回印度途中在西安八路軍辦事處的情景。在離開中國前夕,巴蘇華曾滿懷深情地說:“我將終生難忘這賦予我戰鬥青春的土地,總有一天我還會回來的。”
這是毛澤東、朱德致印度國大黨的感謝信。
柯棣華的病逝,巴蘇華的返印,標誌著印度援華醫療隊在華工作的結束,但醫療隊每位成員都與中國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他們回國後,仍然致力於中印友誼的發展。
隊長愛德華博士在印度積極從事中印友好事業與和平運動。1950年,美軍侵略朝鮮時,他是第一個提出“不許干涉朝鮮”口號的印度人。這是1951年愛德華在日內瓦出席世界和平大會的情景。
1957年國慶期間,醫療隊原四名成員應邀訪華,愛德華到京後猝然發病。在住院期間,中國領導人多次前往探望,給予了極大關懷。12月1日,愛德華病逝在北京協和醫院,中國政府為其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1958年根據他的遺願,將他的一半骨灰灑在了中國黃河的潼關渡口,這位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的身軀融入了中國的土地。同年,在華北軍區烈士陵園柯棣華墓側修建了“愛德華博士紀念碑”。
1958年,郭慶蘭攜子柯印華訪問印度。因為柯棣華,因為印中友誼,小印華一直受到大家的關注。在印華的身上,印度人民寄託了對柯棣華的思念以及對印華的無限期望。
卓克華大夫是醫療隊中年齡最大的一位。他在垂暮之年,冒著生命危險前往抗日最艱苦的地區,以他高超的醫術支援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1962年,他病逝於印度普納,享年80歲。
1981年,木克華大夫病逝於加爾各答,終年69歲。這是他舊居的臥室,這是木克華使用過的眼鏡。
巴蘇華大夫是醫療隊五位成員中在中國工作時間最長的一位。新中國成立後,巴蘇華曾多次訪華,這是他訪華時與戰友們重逢的情景。他們一見面就緊緊擁抱在一起,歲月流逝染白了他們的雙鬢,帶不走的是心中濃濃的戰友情。
在此後的數十年里,無論中印關係出現何種變化,巴蘇華始終高舉中印友誼的旗幟,致力於發展中印關係。在中印文化交流方面,他是第一個從中國把針灸傳入印度的醫生。
1986年10月12日,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巴蘇華大夫在加爾各答與世長辭。這是巴蘇華的遺物。巴蘇華一直視中國為他的第二故鄉,根據他的遺願,將他的一半骨灰安放在華北軍區烈士陵園。1987年10月12日,舉行了“巴蘇華大夫紀念碑”的揭幕儀式,當年曾並肩作戰的三位戰友,如今一起長眠在他們所熱愛的中國大地上。
印度援華醫療隊業績是一部閃爍著國際主義光華的英雄史詩,也是中印友誼史冊上光輝燦爛的一頁,我們相信五位大夫用血汗澆灌的中印友好之花將開放得更加燦爛輝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