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品質量檢測與控制技術

印刷品質量檢測與控制技術

《印刷品質量檢測與控制技術》是由鄭元林編寫,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本書介紹了印刷品質量檢測與控制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套用。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印刷品質量檢測與控制技術》可作為高等院校印刷工程類本科專業教材,還可供從事印刷科研和生產管理等方面的技術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第一章緒論1
一、印刷品質量1
二、印刷複製質量1
三、印刷品質量評判的標準和演化3
四、評判過程與場合4
五、印刷質量檢測的意義5
複習思考題6
第二章密度檢測原理7
第一節物體的反射、透射與吸收7
一、光的透射和吸收7
二、光的反射9
三、光的散射10
四、螢光10
第二節密度的定義、種類10
一、密度的定義10
二、多層疊合呈色和密度的計算11
三、密度的種類12
第三節密度的測量原理13
第四節密度測量的誤差分析15
一、對數運算誤差15
二、亮調測量誤差15
三、小反差表面的測量誤差16
四、不同密度計之間的示值差異16
複習思考題17
第三章色度檢測原理18
第一節色度測量在印刷工業中的套用18
第二節顏色空間與色差公式18
一、CIE1931XYZ標準色度學系統19
二、CIELAB均勻顏色空間19
三、CMC色差公式和CIEDE2000色差公式21
第三節色度測量25
一、色度測量的幾何條件25
二、測量儀器30
第四節密度與色度的套用對比31
複習思考題32
第四章印刷品檢測與控制的主要參數33
第一節實地密度33
一、實地部位的物理性質33
二、油墨量的控制及控制模型36
三、墨層厚度和反射密度的關係37
第二節網點擴大39
一、網點增大的種類40
二、實地密度與網點增大的關係40
三、光滲現象與網點增大的關係41
四、影響網點增大的因素44
第三節階調複製曲線45
一、控制圖像階調的重要性及複雜性46
二、黑白圖像的階調複製曲線47
三、彩色圖像的階調複製曲線50
第四節灰平衡52
一、灰平衡的確定53
二、影響灰平衡的因素56
第五節相對反差56
一、相對反差值的概念56
二、確定相對反差值的意義57
三、影響相對反差值的因素57
四、DR值部位的選擇58
五、相對反差值的確定及計算方法59
六、最佳實地密度與相對反差59
第六節印刷色序和疊印率60
一、印刷色序60
二、疊印率62
第七節光澤度63
一、基本概念63
二、光澤度的測量65
三、影響印刷品光澤的因素66
複習思考題71
第五章印刷測控條與測試版72
第一節測控條72
一、測控條的起源與發展72
二、印刷測控條的分類73
三、測控條的檢測原理73
四、各種測控條的功能與套用74
第二節印刷測試版83
一、概述83
二、常見印刷測試版84
複習思考題97
第六章印刷品的質量評價方法98
第一節概述98
一、印刷品質量評價的意義98
二、印刷品質量評價的複雜性98
三、印刷品質量評價的方法分類99
第二節主觀評價99
一、概述99
二、主觀評價觀測條件99
三、印刷品表觀質量的評價100
四、主觀評價方法介紹100
第三節客觀評價101
一、階調(層次)再現的評價101
二、色彩再現的評價102
三、清晰度的評價102
第四節綜合評價102
一、綜合評價的特點102
二、綜合評價的步驟103
第五節印刷品質量的檢驗與統計106
複習思考題107
第七章各類印刷品的檢測108
第一節分級與抽樣檢測108
一、印刷品質量等級的劃分108
二、書刊印刷品檢驗抽樣規則108
第二節平版裝潢印刷品110
一、成品規格尺寸偏差110
二、套印誤差111
三、實地印刷111
四、網點印刷要求112
五、印面外觀112
六、印面燙箔外觀112
七、印面凹凸印外觀112
八、印面覆膜外觀113
九、印面上、壓光外觀113
第三節凸版裝潢印刷品113
一、成品規格與尺寸偏差113
二、套印誤差114
三、實地密度114
四、印面外觀114
第四節柔性版裝潢印刷品115
一、外觀115
二、實地密度115
三、印刷墨層結合牢度與耐磨性116
四、套印精度116
五、同批同色色差116
六、網點增大值116
第五節凹版裝潢印刷品116
一、套印誤差116
二、實地印刷116
三、印面外觀117
複習思考題117
第八章印刷品質量的控制118
第一節印刷材料的質量控制118
一、紙張的質量控制118
二、油墨的質量控制123
第二節印前質量控制127
一、菲林的質量控制127
二、曬版質量控制133
三、打樣的質量控制138
第三節印刷過程質量控制141
一、膠印的水墨平衡對印刷質量的影響及控制141
二、印刷壓力對印刷質量的影響及控制145
第四節印後質量控制147
一、印刷後成品的總體要求147
二、裝訂工序的質量檢測與控制149
三、燙印151
四、覆膜152
五、紙基印刷品上光153
複習思考題154
第九章印刷故障分析155
第一節印前故障分析155
一、文檔的設定155
二、頁面內圖像、圖形的檢查155
三、文字、線條、色塊的檢查156
四、陷印(補漏白)的檢查157
五、檢查分色情況157
第二節平版膠印故障158
一、套印不準158
二、條痕158
三、版面帶髒160
四、重影162
五、印刷品乾燥不良164
第三節柔性版印刷故障165
一、濃度不勻165
二、晶化166
三、滲透與透印166
四、印刷龜紋166
五、線條變粗與網點增大167
第四節凹版印刷故障167
一、堵版168
二、刮痕169
三、印品乾燥不良169
第五節絲網印刷故障170
一、堵眼171
二、油墨固著不良171
三、印刷龜紋172
複習思考題173
第十章印刷標準化174
第一節建立印刷生產標準化174
一、標準化的作用與類型174
二、標準化的內容175
三、印刷標準化的保證178
第二節印刷質量管理179
一、印刷質量規範管理的內容179
二、印刷質量規範化管理的原則179
三、印刷質量規範化管理的實施181
四、印刷企業規範化管理的意義183
複習思考題183
第十一章印刷品質量檢測系統184
第一節印刷質量檢測與控制系統184
一、海德堡印刷質量檢測與控制系統184
二、高寶印刷質量檢測與控制系統185
三、曼羅蘭印刷質量檢測與控制系統187
第二節印刷質量線上檢測系統190
一、國外印刷質量線上檢測系統190
二、國內印刷質量線上檢測系統196
複習思考題202
參考文獻203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