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氏

卯氏的由來有兩個說法:其一為:本出於茆氏,後有族人自發改姓為“卯”另外建立的族群。其二為:明朝的石姓將軍被賜予了“卯姓”而建立的族群。

兩種說法

卯氏的由來有兩個說法:其一為現在山東、定陶、巢縣、單縣,河南省的民權縣等地都有卯姓氏族民居住。從北京國家圖書館珍藏的史料記載來看,茆卯是同宗。 茆氏始祖茆叔實屬周公旦的第三子。那些地方的卯氏族人也是周公旦之後。
另外一種說法是:根據威寧縣郊草海邊卯家溝先祖石納將軍墓碑記載:吾祖原姓石,於明朝洪武14年間〔即公元1381年〕隨沐英征雲南從陝西平涼府遷居到雲貴高原的烏撒,吾祖立有戰功被朝庭封為將軍,統領烏撒衛所,並賜三卯之地屯田戍邊,洪武皇帝賜姓卯,歷經600多年繁衍生息,卯姓家族遍及雲貴高原,至今人口近十餘萬,主要分布區域:貴州省威寧縣,赫章縣,納雍縣,織金縣,大方縣,修文縣.畢節市,六盤水市,安順市,六枝縣.鎮寧縣.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彝良縣,會澤縣,魯甸縣,永善縣,鎮雄縣,富源縣,宣威市,曲靖市.四川省的金陽縣,德昌縣,西昌市,歷史上烏撒【地區清以後改威寧府】是以彝族苗族為土著,元朝時遷入回族,故現在稱威寧彝族苗族回族自治縣.現散居雲貴川的卯姓子孫均從威寧縣遷出,根據【明實錄】記載,明洪武15年〔即1382年〕正月,置烏撒衛,隸雲南都指揮使司.明王朝統治西南地區時期,當地土著舉行多次反叛朝廷的起義,卯氏先祖作為地方衛所的軍事長官被多次派往雲貴高原周邊平叛守城,故卯氏族人在征討過程中散居於雲貴高原各地。

資料由來

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卯氏的由來有2大分之。其一為:本出於茆氏,後有族人自發改姓為“卯”另外建立的族群。
其二為:明朝的石姓將軍被賜予了“卯姓”而建立的族群。
根據資料分析2個卯氏應該是沒有關係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