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配音室

Ton Ton Ton

什麼是卡通配音室?

由Tony於2009年4月開發的一種幼兒英語學習方法,通過模仿卡通片段中的原聲英語,迅速提高孩子的語言感覺與自然的英語表達能力。

“卡通配音室” 快樂學英語

2010-03-28 13:49:00 來源:北京晚報(北京)
8歲的新新小朋友站在電視螢幕前,戴著大大的耳機,對著麥克風,大聲準確地說著英語。此刻,他已經化身《飛屋環遊記》中那個可愛的小朋友小羅,因為他所說的英語正是小羅在劇中的台詞……錄製結束之後,新新重看這段卡通片,他驚訝地聽到了自己的聲音,配音和英文原片還挺像呢,新新高興得手舞足蹈,讓媽媽把這段自己配音的卡通片存在手機里,以便隨時向朋友“炫耀
猶太商人的名言眾人皆知:“女人和小孩的錢最好賺。”在無數家長甘當“孩奴”的今天,兒童經濟更加紅火,很多小本創業者看準了這個勢頭,紛紛加盟名目眾多的童裝、玩具、兒童用品,然而卻並沒有想像中的豐厚利潤,是兒童類的消費市場已經飽和了嗎?記者通過觀察發現,傳統的兒童產業確實已經人滿為患,但兒童的需求在不斷發生變化,經營者只有去發現這些新變化,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商機,甚至有可能成為這個領域的“第一個”。
為什麼不做“吃螃蟹”的人
Tony的“卡通配音室”建立至今不到一年,但是在附近的社區已經小有名氣,目前已經有固定的國小員幾十名,前來諮詢報名試聽的孩子還在不斷增加,Tony每天不停地忙碌,甚至有時候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但是他覺得很高興,因為終於在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Tony告訴記者,他學的專業是英語教育,當時20齣頭來到北京,在朋友的介紹下很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著名的私立幼稚園做英語老師。幾年間,他所做的事情就是不停進修英語,不斷換工作單位,僅幼稚園他就換過6家。他還在外教公司做過助理、當過專業翻譯,收入也從最初的1000多元到了6000多元,但他始終覺得對自己的生活狀態不是特別滿意。直到26歲的時候,他終於找到了自己不滿意的原因,“那時候,我的想法才開始成熟,我考慮應該自己做點什麼。”
他最初的想法還是發揮自己的優勢做兒童英語培訓,但是北京的這類機構已經非常多了,外來的、本土的,打著各種旗號的遍地都是,很多品牌已經做得非常有名,自己勢單力薄根本無法和人家比拼,他也不想簡單重複以前那種兒童英語的培訓方法,教兒歌背單詞什麼的。一個偶然的機會,喜歡玩電腦的Tony發現了一種可以給影視配音的軟體,他突發奇想,要是讓小朋友用英語給自己最喜愛的卡通角色配音,他們一定學英語學得非常帶勁兒,他查了一下,在北京似乎還沒有人嘗試這種兒童英語培訓方式,“為什麼我不能做第一個?”打定主意,Tony辭去工作,開始籌辦自己的“卡通配音室”。
英語配音打動家長
雖然有了創業的雄心,但是對於一個沒有什麼積蓄和經驗的外地年輕人來說,這絕不是一件容易事。Tony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雖然自己有一套全新的理念和教育方式,但是沒有人知道,沒有人認可,就意味著沒有學生。Tony沒有錢給自己打廣告,他只能把自己的想法說給以前在幼稚園工作時認識的家長朋友們聽,沒想到,不少家長對他這個“卡通配音”的新鮮玩意兒很感興趣,表示大力支持他創業,願意給孩子報名到Tony那裡學習。
最初,報名的只是幾個孩子,這已經令Tony欣喜若狂,由於這些孩子都在四惠附近的一個社區,Tony花3000元的月租也在那個小區租了一個兩居室,既是自己的住所,也是“卡通配音室”,他投入上萬元配置了教學設備,包括電腦、液晶電視、耳機、話筒、印表機、教具,還有桌椅沙發、卡通玩偶,讓孩子們一進來就喜歡。
Tony告訴記者,由於以前無人嘗試,他剛開始做這個事情的時候就像在做一個“實驗”,其實自己心裡也有點忐忑,因為再優秀的教育理論都要通過實踐的檢驗。直到看到小朋友們興趣盎然的樣子,聽到他們不斷進步的語音語調,Tony知道,自己的“實驗”成功了。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旁觀一節Tony的配音課,就能發現他成功的訣竅,無論是老師、卡通片,還是學習方式都像磁石一樣吸引著孩子的興趣。Tony對記者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他一直把孩子是否有充足的學習興趣作為檢驗自己的標準,為了這個,他可以說煞費苦心。
Tony首先要做的是選擇卡通片,然後把適合讓孩子配音的地方在電腦里做成一個個小段落,還要把每一句話的畫面列印到相紙上,做成一本精美的卡通書,讓孩子回家複習用。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已經教孩子們學了《閃電狗》、《飛屋環遊記》、《怪物公司》、《超人總動員》等七八部卡通片。在課堂上,Tony要求孩子一點不差地模仿卡通片英文原音的語音和語氣,他會不厭其煩地一遍一遍給孩子糾正,還會邀請家長一起參與和孩子一起學,一起比賽。為了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他創造了很多小遊戲,用雷射筆,用轉盤,用紙牌,獎勵孩子得分,甚至他還買光碟自學變魔術,課前先給孩子表演一個魔術,如果學習得好就告訴他魔術的秘密,最後把魔術道具送給孩子……
看Tony對待小朋友的種種招數,令人嘆服,在孩子們眼裡,他不是老師,是個有趣的大哥哥。Tony稱,自己能做成這件事一是因為耐心比較好,二是多年的幼稚園工作經驗令他受益無窮。
在社區擴展自己的“地盤”
看看Tony目前的課程安排表,上面密密麻麻幾乎沒有什麼空白,在這片十幾座樓的社區,很多人都知道Tony和他的“卡通配音室”,靠的是家長、孩子口口相傳,不用做任何廣告,獨自支撐了一年的Tony現在明顯感到分身乏術,因為想學的孩子太多了。
Tony告訴記者,他沒有太大的野心,也不想辦成一個什麼大的英語培訓機構,就想紮根在社區里,主要的目標群還是住在附近的孩子,但目前的發展勢頭靠他一個人單打獨鬥是不行了,他聯合了以前和他一起學英語的同學,和他共同做老師,如果參與的同學越來越多,他會向其他社區發展,但還是這種小型的家庭式培訓,因為孩子在這種環境非常放鬆。
目前,Tony教學收入達到了每月近兩萬元,而這些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被他用來更新教具,配置軟體硬體,Tony是個真正的“設備狂人”,他希望提供給孩子們更好的視聽效果,讓更多的孩子說出原汁原味的英語。
一句話建議
“女人、兒童、英語、創新”,本文的案例包含的這些元素,是一個非常好的成功創業例子。一方面,不僅中國,即使在全球有關兒童教育的市場規模和增長空間都很大,但同時參與的公司也很多,並且在各個細分行業里也都有一些比較大的公司存在了,可以說競爭也異常激烈,如何在這個巨大的“紅海”成功創業,就一定要有創新,要與市場中已有的產品有所差異,從差異出發,利用“口碑行銷”的模式,占據一個細分的窄眾市場,這樣才有可能成功“突圍”。本文的例子已經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是一個很有創意的商業模式,接下來的關鍵是如何規範和發展,目前是創業者依靠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在經營,但如果要擴大規模或者開新店,則要把教學內容標準化和規範化,既保留“游擊隊”靈活創新的商業模式,又具備“正規軍”規範標準的品質保證體系,這需要在內部管理、課程體系設計、教師團隊組建、品牌建設等方面詳細規劃和探索,逐漸發展成一個有持續發展能力的兒童英語教育商業模式和細分產業。
(本文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