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格律恩

格律恩是真正的社會主義的典型代表。 1844年12月格律恩在《德國公民手冊》上發表了《費爾巴哈與社會主義》一文。 在上述論著中,格律恩系統、通俗地向德國公眾介紹社會主義運動的歷史。

卡爾·格律恩(1817——1887)
格律恩是真正的社會主義的典型代表。早年信奉黑格爾哲學。他在大學時期屬於青年黑格爾派。1842年至1843 年主編資產階級激進派的《曼海姆晚報》。期間,因撰寫反對政府當局的文章遭到驅逐。1843年結識赫斯,受到哲學共產主義思想的影響,並於1844年4月作了《論真正的教育》的講演,表明他已由青年黑格爾派向哲學共產主義過渡。
真正社會主義”是德國小資產階級文學家和哲學家的一種思潮。其主要觀點是鼓吹階級和平,用超階級的“博愛”和“人道”代替階級鬥爭,反對暴力革命。1844年12月格律恩在《德國公民手冊》上發表了《費爾巴哈與社會主義》一文。翌年在《新軼文集》上發表了《法蘭西和比利時的社會運動》的長篇文章,在《德國公民手冊》上發表了短評《費爾巴哈和社會主義者》,同年底寫了《政治和社會主義》,在上述文章中闡述了他“真正的社會主義”的觀點。1845年5月他又在達姆斯塔編輯出版了《新軼文集》,其中收入了赫斯的《論德國的社會主義運動》、格律恩自己所撰寫的《生產運動》、《目前法國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洛·施泰因關於當代史的評論》、《泰·蒙特論社會的歷史》、《泰·厄爾克斯論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運動》等文章。大約同年8月下旬遲至9月中旬他又出版了《法蘭西和比利時的社會運動》多卷本社會主義史的序篇的書。1845年在巴黎活動。1846年應蒲魯東之邀,將《貧困的哲學》譯為德文。他很早就開始了文學評論生涯,特別讚賞那種旨在實現自由主義主張的“青年德意志”運動的美學綱領,倡導“善!真!充滿真善形式的美!”
在上述論著中,格律恩系統、通俗地向德國公眾介紹社會主義運動的歷史。在他看來,德國不同於英國或法國,它的社會主義直接來自哲學理論的進步,也就是說,是由“思想”、而非由“外在的需要”推動。德國的社會主義的觀念產生於哲學。它具有明顯的優越性。雖然法國社會主義運動較德國早、影響要深遠,但德國的社會主義決不是“模仿法國人的錯誤”,相反,它從一開頭就是對法國社會主義的“批判”和“補充”。
在《法蘭西和比利時的社會運動》一書中,格律恩對法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者聖西門、傅立葉及其學生聖阿芒·巴扎爾、巴泰勒爾米·普羅斯佩·安凡丹、米歇爾·舍伐利埃、勒魯和孔西德朗、埃蒂耶納·卡貝、路易·勃朗、和泰奧多爾·德薩米,直到蒲魯東的歷史發展,同德國哲學和社會理論自康德、費希特、謝林經過黑格爾、費爾巴哈、魏特林、施蒂納的歷史發展,進行了比較,並且從完全以對人的“真實的”或“真正的”本質的認識為根據的“真正的社會主義”的立場,對這兩種發展進行了評論,稱他們都是“片面的”、“膚淺的”,“總的來說是“不能令人滿意的”。在他的著作中,格律恩在社會主義思想史上首次提出了“科學社會主義”這一概念,而後為馬克思、恩格斯所延用,並逐步取代過去的“烏托邦”或“空想社會主義”,以後得到了社會主義者公認。格律恩從人道和人性出發,主張以此實現人的解放。他反對階級鬥爭和暴力革命,否認在德國進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
《法蘭西和比利時的社會運動》一書出版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時的許多報刊都發表了介紹和評論,甚至費爾巴哈一段時期也“致力於”研究此書,還把它送給“尊敬的亨利希·海涅”。該書的出版社受格律恩的委託將書寄給了馬克思。馬克思不僅立即閱讀了該書,而且毫不遲疑地把它視為進行一場原則性爭論的契機。現在流傳下來作為《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二卷第四章的對格律恩的觀點進行了批判。
1848——1849年格律恩任普魯士國民議會議員。1850——1861年,僑居布魯塞爾。1861年回到德國,曾在高等學校任教。1887年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