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林瓦嘉

Stricklan Marin 然而犯下如此罪惡的丈夫,卻有著自己的親生骨肉,反而是她卻是不育的原因。

基本信息

卡塔林瓦嘉Katalin Varga (2009)
類型: 罪案 / 電影
導演: Peter Strickland
主演: Szilvia Majláth Melinda Kántor Fatma Mohamed Hilda Péter Enikö Szabó Raluca Sava Andrea Gavriliu Florin Vidamski Sebastian Marina Attila Kozma
地區: 羅馬尼亞
語言: 不詳
片長: 82分鐘
其它: 預告片

劇情

十年前她曾經被兩個人男人強暴,十年後她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深愛的丈夫和可愛的兒子。然而真相總有浮出水面到那一天。她的丈夫得知此事,並發現兒子奧班並不是自己親生的,一怒之下將他們趕出家門。別無選擇的卡塔琳·瓦嘉只好帶著兒子開始了尋找親生父親的旅程。打著去祖母家拜訪的幌子,她帶著兒子回到了位於喀爾巴阡山脈的家鄉,重新面對過去的夢魘,並精心策劃了報仇大計。當她的計畫已經成功實施一半之時,她的精神狀態已瀕臨崩潰,思想包袱也愈加沉重,此時她才真正了解到復仇的含義;她也才知道,有時候有些事情並不是想像中的那樣。
影片評價
電影的拍攝手法很出彩,剪輯也很精妙,加之大氣出色的聲音效果,是一部令人久久不能忘懷、悽美動人的鄉村報復悲劇。
雖說是導演的長片處女作,但是足以和史蒂夫·麥奎因的電影《飢餓》相提並論。
故事情節有點像英格瑪·伯格曼的《處女泉》和法國導演菲利普·格朗德里厄電影的合成版,是至今為止參賽單元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部。
英國導演彼得·斯特里克蘭德處女作告訴你,復仇的滋味並不是那么美妙。一個可憐的女人帶著兒子踏上了報仇的不歸路,這個古老的故事發生在了現代的特蘭西瓦尼亞,但卻融入了早期的故事原型。
大氣而又發人深省的電影,低成本製作卻有著超乎尋常的效果,女主演希爾妲·佩特激情飽滿的表演更是為電影錦上添花。

幕後花絮

·本片是導演彼得·斯特里克蘭德自編自導的處女作(他也是製片人)。
·本片榮獲第59屆柏林電影節傑出藝術成就獎。
·電影拍攝的時間僅用了3個星期,而後期製作時間卻長達2年半。拍攝期間耗盡了彼得·斯特里克蘭德的叔叔留給他的錢,他原以為那些用來拍攝足夠了,結果他的錢花光了,工作也丟了。其他人也陸續開始了其他的工作。終於在2008年5月的某天,Libra電影公司的Tudor和Oana Giurgiu投資了足夠的...

影評

非常簡單的故事,一個被強姦的女人攜子尋仇的故事。故事的核心是很豐富的,相當具有發散性,但導演卻砍掉了一切枝枝蔓蔓,以異常簡單而快捷的手法將之表現出來。導演很有講故事的才能,營造的氣氛也不錯,不過可以看出導演在細節處理上的笨拙,在節奏的把握與色彩的運用上尚欠火候。看完後查了下資料,果然是導演的第一部作品。第一部電影能拍成這樣,況且拍的是自己所不熟悉的異國鄉村的生活,這個導演應該還是很有前途的。
這部影片最讓人欣賞的有二個地方。一是對於氣氛的營造。導演充分運用了羅馬尼亞廣闊而美麗的景色,將其作為影片重要的因素予以展現。鬱鬱蔥蔥的森林,綠草如茵的牧場,湛藍如洗的天空,蜿蜒巍峨的山脈,這些令人沉醉的景色與影片中人物的心情及所配的音樂形成了一種有趣的對立,讓觀眾不敢去細細地欣賞,而是與劇中的卡塔琳一樣,覺得他們充滿了敵意,茂密的森林中隨時可能出現一種力量吞噬這一切。人處於這種景致之中,卻無法融入其中,而是與這空曠的景物對立著,有一種讓人心生怯意的異質感。這種氣氛貫穿著影片的始終,讓觀眾既關注著劇情的發展,同時又懸著心等待噩運的來臨。可惜導演太稚嫩,也許是第一次拍片也太激動,為了強調這種自然的陰冷,過多地加了濾色鏡,使得很多時候讓這些外景顯得失真。其次是對故事的處理簡潔明快,絕不拖泥帶水,故事的進展異常的順暢。特別是最後的那個鏡頭,在觀眾尚有期待之時,就果斷地揮刀讓女主角死去,影片到此也嘎然而止,後面的一切留給觀眾自己思考去。但這種砍去枝蔓的講故事手法也容易讓豐富的故事變得簡單,而且有些地方也缺乏必要的交待,給人以匆忙之感,顯得不夠從容。
影片中還有一個橋段拍得也很有意思。卡塔琳找到了那個強姦者,現在他在妻子的眼裡是個好丈夫,是個聖人。卡塔琳與他夫妻二人一起在一片無人的水面上划船,然後悠悠地講起了她被強姦的經歷,講起了她的當時的心情,講起了她的痛苦與無助,講起了她在黑暗之中對於上帝的堅信。語氣極其平緩,不帶一點菸火味,似乎在講其他人的事情。她敘述的語言好像詩句一般,她越平靜,對於她的聽眾來說,效果也越佳。因為她一切瞭然於心,一切成竹在胸,就像貓在玩弄著老鼠一般,看著對手的反應。影片此時的氣氛卻非常的緊張,仿佛一觸即發。而聽者呢,當事人則句句驚心,卡塔林的話語將他拉回到十一年前,那個罪惡的日子,只是不知這么多年來,是否時時刻刻還壓在他的心裡,或者他早已將之埋藏在記憶的深處?不過,此時他是最難受的一個人,因為還有一個聽眾就是他的妻子,那個不知他的過去,將之視為完人的女人。他得小心壓抑著自己的情感,控制著自己的表情,似乎在聽著一個與之毫無關係的故事。同時他還得思索著對策,只是不知他是否在懺悔,在為自己的罪行而懺悔。而另外一個聽眾,則完全是個局外人。作為一個女人,她會為這個女人嘆息,她會為這個故事憤怒。不知她是否也在想,為何一個素不相識的女人,會為他們講這個完全隱私的故事?
影片的主題就是對仇恨的追索,對惡行的懲罰,探討的是善與惡的界限,以及自身的救贖,而上帝則在其中若隱若現。罪行發生了,罪卻只壓在了受害者的心上,而作惡者卻仍在別處逍遙。卡塔琳雖然結了婚,丈夫也愛自己,並不知道她的過去,也不知孩子的身世。但對於卡塔琳來說,儘管過去了十一年,但這件事仍讓她不得安生。由此,她的生活毀了,她也必須給這段過去劃個句號,也必須給自己的苦難找個說法。她殺死了那個當時旁觀著強姦的男人,那么她也變成了罪人,成為別人償債的對象。她沒有勇氣去殺死強姦自己的人,卻讓強姦者無辜的妻子為此而死。前者可說是冤冤相報,後者則是讓卡塔琳身負道德的重壓。冤冤相報是一個永遠難以解開的死結。她殺死了那個強姦者的幫凶,而那個幫凶的親人則將她手刃;而那個強姦者,也即是卡塔琳兒子的生父,也許正手拿著斧頭在後面等著,或許她的兒子長大後為母復仇。她是受害者,因此也讓人同情;然而,她也是殺人者,她的死也就是一種必然。她想討個說法,以實現自身的救贖,但直到死,她還身負道德的重壓。
再說回那個強姦者。他的罪行結出了一串串罪惡之果,但這些罪惡之果卻都由別人去承擔。他毀了卡塔琳的生活,然而他卻娶了妻子過起平靜的生活。他是卡塔琳索債的對象,但最後死去的卻是卡塔琳。他有罪,但他無辜的妻子卻為他而死,他還安然活著。他與妻子生活多年未能生子,但最後卡塔琳卻給他送來了親生的兒子。這就是生活的弔詭之處。如果說冤冤相報,然而他卻處於這個鏈條的末端;如果說有惡必懲,然而他卻享受著勝利的果實,享受著與兒子的天倫之樂。他妻子在給卡塔琳說起他們婚後未育時,曾開玩笑說也許是他們中的一個犯下罪惡才導致的。然而犯下如此罪惡的丈夫,卻有著自己的親生骨肉,反而是她卻是不育的原因。這樣,她的死也就成了必然,因為按照她的理解,她的罪惡應該比她丈夫的更大。在這裡,善與惡的邊界模糊了,善惡相報的因果也發生了顛倒,人的自身救贖也難以實現。
導演手起刀落,將故事定格於卡塔琳的被殺,留下了許多讓人思考的地方。也許他殺死的不是卡塔琳,而是終結了善與惡?
我要和大家一起討論[ 百度貼吧 天涯社區 ]
[收藏此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