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長肛棒

博白長肛棒

博白長肛棒(拉丁名: Lonchodes bobaiensis (Chen,1986))為竹節蟲目、竹節蟲科節肢動物。 分布於廣西、海南。危害紅推、馬尾松等樹木。

基本信息

種名: 博白長肛棒

種拉丁名: Entoria bobaiensis Chen

國內分布: 廣西

形態特徵

成蟲:雄蟲體長 86.5-97.0 mm,較雌蟲細瘦,體青綠色。頭部與雌蟲相似,長大於寬,頭後漸窄,頭頂較平坦,疏生粒狀突起。複眼圓形外突,褐色。觸角絲狀,遠長於前足,兩觸角間中央稍後有一凹陷,觸角第一節長約為寬的2倍,第H節約為第一節的2/3,第三節略短於第一節,基部兩節深褐色,余為褐色。下顎須端節短於下唇須端節,兩者略扁,端部窄圓,均為黃色。前胸背板長略大於寬,呈長方形,兩側幾乎平行,稍短於頭部,近中央有一橫溝,背中有一縱溝,前足腿節內側有一列細小端齒。中胸長,近後胸加寬,中胸背板明顯長於頭與前胸之和3倍,稍長於後胸與中節之和。中、後足腿節端都內側有小齒兩列;3對足比雌蟲更細長,隆線明顯,褐色;足基節、腿節和胚節的基部和瑞部為褐色;第一附節長於其餘4節之和;前足第一附節正常,不象雌蟲為扁寬呈葉狀。中節(即第一腹節,與後胸合併)長稍大於寬,中央有2個新月形凹窩,背中無明顯隆起。腹部粗細與胸部相仿,短於頭胸部之和,第七、八腹節前端稍收縮。背中有隆線;第七、八背板約等長,明顯短於第二與第六背板;第九背板分裂成左右兩葉,稍長於第七背板,每側葉基半部寬,端半部三角形,末端較鈍,內緣有小齒多個;第七腹板長於非寬於第八腹板。下生殖板略長於第八腹板,舟形,超過第八背板端都,端部漸窄,兩側基部凹下,後方中央有隆線。尾須短,圓柱形,端部微向內彎曲,褐色。雌蟲體長 113.0-114.0 mm,體黃褐色。後頭有 3條短中溝。眼圓形,外突。自眼至頭後緣有黑條紋。觸角超過前足腔節端部。下顎須筒形,端部狹圓,下唇須扁平。前胸背板長約為寬的1.4倍,橫溝位於中央稍前方。中胸背板兩側幾乎平行,長於後胸背板之和,上有一細中脊。中節寬略大於長,約為後胸背板長的 1/4,中前方有新月形窩一對。前足腿節比中、後足腿節為長,瑞部內側有短齒 3枚。後足腿節長於中足腿節,短於前足股節,中後足腿節端部內側有小齒兩排。中後足膠節基部內中脊膨大呈葉突。腹部長於頭胸之和。腹部背後有1中脊。臀節後緣中央有三角形凹緣。

卵: 卵圓形略扁;卵蓋乎截,中心上方有一圓球形蓋項。整個卵蓋似茶缸的蓋子。卵體淺褐色,上有白色網狀紋。卵長2.90-3.30 mm,寬徑 1.58-1.88 mm,窄徑 1.24-1.52m敗.

若蟲: 初孵若蟲體長 8-9 mm。淺米黃色,隨蟲齡增大,變為淺綠色,最後為綠色。

生物學特性

1年發生1代,以卵越冬。4月中旬若蟲孵化,4月下旬至5月上旬為孵化盛期,5月下旬出現雌雄成蟲,6月上旬可見交尾,6-7月為交尾產卵盛期。8月下旬雄蟲在林間消失,10月上旬雌蟲期結束。 卵需在潮濕環境中發育,受乾旱後不易孵化。一般於上午孵化。若蟲出殼後靜止數分鐘,逐漸爬向寄主樹幹,上樹後分散危害,每小技通常1頭,最多2頭。棲息於松針葉或紅稚嫩葉上。若蟲共5齡,歷期40-48天,5齡後即分為雌雄成蟲。雌雄喜在一起棲息,受驚有跌落假死現象,但成蟲中、後期假死性不明顯。1989年林間調查雌雄比例為0.75:1。室內飼養觀察:雄蟲比雌早羽化2-3天,3-5天后交尾,白天可見,歷時2—3分鐘。交尾後2-3天產卵,每頭雌蟲產卵量180—302粒。成蟲爬上樹的高處,每天似排糞般讓產出的卵料自由落下,多彈跳滾動乾枯枝落葉或草叢中。雄蟲壽命22-74天,雌蟲26—132天;雌蟲產完卵後約一周死亡。

危害馬尾松時,1-3齡若蟲取食針葉端部,後向基部移動,亦可取食針葉的一側,使端部~截枯萎。成蟲從針葉中段咬斷,斷目傾斜或平截,使瑞部一截脫落,也可利用前足及口器固定已咬斷長達 4-5 cm的針葉,直至吃完。一分鐘可食完 1cm長針葉。成蟲期平均取食 53.76 g,占一生取食量呢%。雄蟲每天取食量約為雌蟲的 1/3,一生約取食 12 g。危害紅推時,l-3齡若蟲取食嫩葉,咬成缺刻。成蟲對老葉、嫩葉,梢及小枝樹皮均取食,每天食量較取食松針約多0.9g,一天食量相當於3張葉片。在有紅推、馬尾松的林分,先取食紅椎葉。 新鮮糞粒黃褐色,外表有油狀光澤,近圓柱狀,一端較平截,一端略尖,緊湊積疊不規則的纖維物。舊糞粒枯黃色,失去光澤,纖維物顯露。據此可識別高大樹木上該蟲的存在及危害時間。雌蟲糞粒長 5.58-7.10 mm,粗 1.24-1.68 mm;雄蟲糞粒長 3.96一4.94mm,粗 0.62—1.08 mm。雌蟲每天排糞 48-60粒,雄蟲約 40粒。林下調查糞料情況可知樹上雌雄蟲的比例。

防治方法

1、林業防治加強現有林撫育管理,及時間伐修校或增加林地都閉度和植物種類;設法營造混交林;以提高林地自控能力。

2、人工防治3-6齡若蟲和成蟲有假死性,可以人工震落捕殺之,或利用傍晚成蟲大量下樹時進行捕殺。

3、生物防治加強保護利用天敵如烏、蛙、螳螂蜘蛛、螞蟻等。越冬前後利用雨後或有露水的早晚噴撒白僵菌粉,每畝用量 1kg

4、化學防治套用4 0%樂果乳油或5 0%馬拉硫磷乳油 2 0 0 0倍液、或9 0%敵百蟲或80%敵敵畏3000倍液、或10%氯氟菊酯5000倍液、或乙酸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噴殺1—4齡若蟲。鬱閉度在0.6以上的林分可用敵敵畏插管煙劑熏殺若蟲及成蟲。

昆蟲(2)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