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濟吉特琦善

1840年11月29日,琦善到達廣州,中英廣州談判開始。 1841年1月7日,談判破裂,英軍發動進攻,虎門戰役開始。 琦善在鴉片戰爭中被道光“革職鎖拿,查抄家產”,發配軍台。

博爾濟吉特琦善

簡介

博爾濟吉特琦善(1790-1854),字靜庵,,滿洲正黃旗人。出生於一個世襲一等侯爵的貴族家庭。祖上恩格得理爾,以帥眾投附有功,封得一等侯爵。父親成德,官至熱河都統。
博爾濟吉特琦善於嘉慶十一年(1806年)16即由蔭生授刑部員外郎,以後歷任刑部郎中、通政使司副使、河南按察使、江寧、河南布政使。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升河南巡撫,因督治河工失職,被革職。不久,又被起用為河南按察使。29歲,便當上了獨當一面的河南巡撫。道光元年(1821年)後,先後任山東巡撫、兩江總督兼署漕運總督。道光七年,又因在河工大案中犯有主要過咎,部議革職,但在道光帝的庇護下,只降為內閣學士,一個月後即又授山東巡撫,九年升四川總督。道光十一年調直隸總督,此後一直署理或實任直隸總督達十年之久。其間,道光十六年授協辦大學士,十八年又拜文淵閣大學士。至1840年鴉片戰爭時,琦善的正式身分是一等侯爵、文淵閣大學士、直隸總督(後改兩廣總督)、欽差大臣。他在與英方的公文往來中,自稱“本大臣爵閣部堂”,可以位極人臣,聖眷正隆,為同僚們望塵莫及。

博爾濟吉特琦善與鴉片政策

隨著鴉片在中國的日益泛濫,禁菸問題提上了緊迫的議事日程。針對這一問題,清廷形成“嚴禁派”和“弛禁派”兩大對壘陣營:
嚴禁派的代表人物是鴻臚寺卿黃爵滋和時任湖廣總督的林則徐。提出的具體辦法就是用嚴刑峻法,重治吸食;廣傳戒菸藥方,限期一年戒絕,過期仍吸食者,平民處死刑,官吏加罪--不但犯官治罪,而是其子女不準考試。鄰里互相監督,對知情不舉包庇吸食亦予治罪,對舉報者則予獎勵。
弛禁派提出取消鴉片禁令準其公開賣買,照藥材納稅(不過只準以貨易貨,不準用銀子購買,認為這樣可以防止白銀外流)。並且提出國內種植鴉片不予限制,國產鴉片多了,洋商無利可圖,外國鴉片即可不禁自絕。
琦善在鴉片戰爭前是弛禁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反對黃爵滋重治吸食者的主張,認為黃的主張“大謬不然”,認為禁食鴉片推行難度很大:鴉片吸食“今則數十年之久,十八省之大,豈能令出惟行乎?”認為鴉片不但禁止不了,而且嚴禁不得。他的理由是“若吸食鴉片不肯俯首受縛,勢必聚眾抗拒,此大可慮也。至於閩省海疆,其人習於械鬥,善於打仗,吸食鴉片者尤多,倘或遁逃海島,外夷資其衣食,藉以探聽虛實,荒陬僻壤,弁兵巡役不到,要結無賴,一登入地,炮台反為虛設,此則更大可慮也。”他說:吸食鴉片的人眾多,其中有“忠良後裔、簪纓世胄”、有“幕友書役”、賢媛、孀婦以及“農工商賈,安分守己之人”,如果“一吸鴉片,即罹法網,將見縲紲之人載道,囹圄無隙地可容,貫索略重,不待部文復轉,而瘐斃者已盈千累萬矣。”他還認為“若吸食者盡誅,即閩、廣而論,吸菸者十居七、八,十餘萬人恐不能盡也”。因而他強調說“今一言之下,欲興率土普天之大獄,此真斷斷乎其不可行者也。”他主張封關鎖國,“大張曉諭,不準通商,則鴉片無自而來……內地已入之煙土,並不必緝捕銷毀,吸食者一面戒菸,一年半載,知煙不續來,販賣者另尋別業,吸食者盡保殘軀,如是則從容不迫,而天下皆安居樂業。”認為只有這樣,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博爾濟吉特琦善與鴉片戰爭

1840年8月11日,英軍艦隊進至天津海面,時任直隸總督的琦善赴天津與英軍司令咨會。親眼見到英軍強大實力的琦善主張“罷戰言和”,要求進行談判。八月下旬,道光帝任命“罷戰言和”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辦,九月初又革林則徐、鄧廷楨職,任琦善署兩廣總督兼海關監督。 1840年11月29日,琦善到達廣州,中英廣州談判開始。但由於雙方開價差距懸殊,一開始就進入了扯皮階段。道光帝收到琦善奏摺後,認為英人的要求過分(和南京條約的內容相似),下令備戰。 在談判期間,琦善增鑄火炮,並從廣東各地調兵至虎門,虎門兵力達到11000人。1841年1月7日,談判破裂,英軍發動進攻,虎門戰役開始。英軍僅以受傷38人的代價即擊敗清軍。1月8日,琦善要求重開談判,英軍同意暫時停戰。一月21日,英方公布了《穿鼻草約》,要求割讓香港島、賠款600萬銀元。由於涉及土地割讓,琦善未簽字(此條約傳至倫敦,英國政府認為得到利益太少,也未簽字)。英軍乃於26日,強行占領香港。
道光皇帝得知虎門戰事不利、琦善畏敵,且擅自在談判中割讓香港,乃將琦善撤職查辦,鎖拿進京。

博爾濟吉特琦善的後半生

琦善在鴉片戰爭中被道光“革職鎖拿,查抄家產”,發配軍台。後又有人告發其收受英人賄賂。道光帝下令徹查,發現確無此事。琦善在戰爭中也未有傳說的賣國動機與行為。琦善隨後獲得赦免,幾經官場沉浮,任熱河都統、四川總督、陝甘總督等。鹹豐二年(1852)任欽差大臣組建江北大營圍攻太平軍。1854年,病死於揚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