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貼木畫

貼木畫創始人以總理為藍圖創作的人物肖像畫
南陵貼木畫,又名貼木畫,2005年10月申報國家發明專利時作貼上木工藝畫,現處於實質性審查階段。創始人曹勇,安徽蕪湖南陵人氏,南陵為貼木畫的發源地。首度為貼木畫命名的是06年時任中共南陵縣縣長的韓萬青,韓縣長參觀完貼木畫後深有感觸,意為南陵一絕,可見人亦!何不叫南陵貼木畫呢?故而有了南陵貼木畫這一說。
創始人用仿製手法製作的國畫人物
06年9月貼木畫創始人攜第一批學員董加林、蔡運乾、曹軍四人,經縣旅遊局安排至何灣鎮丫山村一個景區(花海石林旅遊區)內,實施地方產業化,先後培訓出第二、三批學員,總計四十二名,其中有突出表現的學員數名,分別為孫致高、周菊萍、李芬芬、祖海霞、劉軍男等人。
貼木畫用材考究,不上色,不染色,原材料天然純正,在選材中以天然原木為主要製作材料,如紫檀、黑檀、楓木、花梨木、香樟、楠木等。原木片切成0.1~0.4mm的薄片,在經防蟲、防霉、防炭等工藝處理後,用無紡布貼上背面,增強韌性與木材強度,最終形成了貼木畫的製作原料,俗稱“木皮”。原木經篩選後顏色各異,紋理多變,或作鳥羽狀,或為肌膚色。貼木畫創作中,以選色用材為首要,挑選適用的原木,不但能縮減用工,而且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創始人用編織手法創作的竹筐與小鳥相映成趣
貼木畫以日常所用剪刀和鑷子為主要製作工具,基本手法分為“剪、切、挖、填、襯、堆、鑲、貼”,再經研磨、烙畫和上漆等工序,就形成了一幅幅充滿靈秀的江南氣息的畫作。在製作中對個人的藝術修養有較高的要求,形、神、韻兼備才算的上好作品,學雖易,精則難,所以有較高的藝術欣賞與收藏價值。
06年以來,
創始人以研磨手法創作的類油畫效果肖像
貼木畫多次參加旅博會等活動,萬景杯第四屆中國(合肥)國際旅遊博覽會中獲得了最佳創意獎;第八屆中國(蕪湖)國際旅遊博覽會金獎;萬景網杯勞動技能大賽中獲得最佳旅遊商品獎;中國(合肥)首屆旅遊創意大會中,貼木畫作品盛世騰龍獲得了銀獎,蕪湖電視台鳩茲風欄目對貼木畫做過專題報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