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師範

校園大門 校園大門

南通高等師範學校

南通高等師範學校是一所以培養專科程度國小教師為主的全日制高等學校,其一百多年的辦學歷史匯融了南通師範學校、南通女子師範學校和海門師範學校三支主要源流。
1840 年鴉片戰爭爆發後,我國逐步淪落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內憂外患日漸深重。尤其是在 1894 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西方列強更是爭先恐後地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掠奪土地,國家、民族的命運到了存亡危機的緊要關頭。這時候,一些先進的知識分子發出了“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的呼聲,他們開始創辦實業,提倡和創設新式教育。在這種歷史潮流之中,南通地方以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其兄張詧以及梁孝熊、顧中一沈書生為代表的開明、進步士紳清楚地認識到中國“求活之法,唯有實業、教育”,“實業、教育富強之本”,於是在二十世紀最初的二、三十年中,他們在南通地方倡導並建設起一個包括師範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特殊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內的較為完整的近代學校教育體系。他們最先創辦師範教育,因為他們深刻地認識到“欲教育普及國民而不求師,則無導。故立學須從國小始,尤須從師範始”,“師範為教育之母”。

一、南通師範學校

光緒二十八年( 1902 年)正月,張謇向清兩江總督劉坤一提議在南通地方創辦公立師範學堂,但他的提議卻遭到一些官僚的阻撓、反對,於是他召集范當世、沙元炳等地方士紳討論,毅然決定自辦師範學校。三月,張謇以通州(今南通)城東南千佛寺廢址為基礎,把自己辦大生紗廠應得的酬勞拿出來作為建校資金,建築校舍。五月,劉坤一正式批覆學校“準予立案”。學校初名“通州民立師範學校”,張謇親任總理(民國後稱校長)。
通州民立師範學校是我國第一所獨立設定的師範學校,與南洋公學附設師範院、京師大學堂附設師範齋一同被公認為中國師範教育肇始的三大源頭,因而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光緒二十九年四月初一( 1903 年 4 月 27 日 ),學校正式開學。當天,張謇在校內揭示《總理開校演說詞》,後來他把其中“堅苦自立、忠實不欺”八字作為校訓,要求師範生學會為“經師”、為“人師”。
建校時,學校占地 41 畝,校舍 500 余間。設有師範四年制本科、兩年制簡易科和一年制講習科,培養不同層次的師資人才,以適應地方教育發展的需要。同時,為造就各種地方建設人才,學校曾先後附設測繪科、農科、土木工科、蠶科,為南通地方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打下基礎。學校先後聘請 8 名日籍教師和以國學大師王國維、繪畫大師陳師曾、教育家江謙為代表的一流師資到校任教。為輔助各科教學,配合學生學習知識, 1905 年學校建成附屬博物苑(今南通博物苑前身),供博物、歷史和理化課教學之用, 1906 年學校建成附屬國小,供師範生進行教育實習。
1912 年民國創立,因學校“開全國之先河”,“規模宏大,成績昭著”,江蘇省公署改其為“江蘇省代用師範學校”(即代用為省立師範)。 1921 年,改稱“江蘇省第一代用師範學校”。期間,由於辦學經費由江蘇省補助,辦學規模得到進一步發展,在校學生由幾十人發展到四、五百人。 1922 年,為研究和試驗鄉村教育,學校在南通縣近海創設附屬墾牧鄉高等國小(第二附屬國小)。 1923 年 8 月,遵“壬戌學制”,師範部改設高中師範科及國中。
1927 年,南京國民政府在江、浙地區試行“大學區制”,取消“代用”,並規定師範不得單設。學校遂恢復私立,改稱“私立張謇中學”,招收國中及高中師範科學生,同時組織校董會,決策學校辦學, 1929 年又改稱“私立通州師範學校”。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 1938 年 3 月,日寇登入南通,學校被毀。為保持民族氣節,維繫教育命脈,廣大師生遷往位於東南沿海的第二附屬國小堅持敵後辦學,至 1946 年遷回南通城,這一時期習稱“僑校”。 1945 年抗戰勝利後,在 張季直 先生手創教養事業復興委員會和大生紗廠支持之下,學校在慘遭日寇踐踏、破壞的舊校址重新興建校舍,完成了復校重建工作。

1949 年 2 月,南通城解放,從此學校校獲得了新生,辦學規模和層次都獲得質的飛躍。 1952 年學校改為公立,並作為江蘇省重點配備的學校之一,專向發展師範教育,國中部併入南通商益中學(即今南通市啟秀中學),校名改稱“蘇北南通師範學校”。 1953 年,江蘇建省,遂改稱“江蘇省南通師範學校”。 1958 年,與南通女子師範學校合併。為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學校先後增設簡師、初師、幼師和音樂、體育專業。
1966 年後文革十年期間,學校正常教育受到破壞,領導、教師橫遭迫害,校舍被占用,校名曾改為“南通市師範學校”,一度只辦初、高中及工農兵學員班。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學校進入了辦學發展的黃金時期,尤其是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學校秉承“勇為天下先”的開拓精神,積極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現代教師教育模式,成為我國中等師範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先行者。 1984 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南通師範學校在全國最早創設培養專科程度國小教師的五年制師範教育,並且在學制改革、學科建設、課程建構等方面,於中等師範教育領域之中,創造了諸多全國“第一”,其改革成果為我國中等師範學制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範例,為豐富師範教育改革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學校的改革實踐與經驗受到有關方面的熱情關注和高度評價。《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曾多次報導學校的改革成果, 1986 年學校的教育錄像作為我國中等教育的典型在第 40 屆國際教育大會上交流放映。 1988 年 6 月受到國家教委的首批表彰, 1991 年至今一直是“江蘇省文明單位”,此外還曾榮獲“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教育科研先進集體”,“江蘇省德育先進集體”和“江蘇省科技特色學校”等光榮稱號。 1995 年春李嵐清副總理來校視察,在觀看了五年制師範生職業能力匯報後,十分高興地發表即席講話,稱讚學生“後生可喜”,並希望南通師範培養出更多、更好的適應素質教育需要的優秀教師。

二、南通女子師範學校

光緒三十一年( 1905 年)十二月,本著“女子教育不可無師,與國民教育尤須有母”的認識,由張詧私人捐資購買南通城東柳家巷陳氏老宅,張謇及地方鄉紳集資捐助,共同創辦起通州公立女子學校。學校由張詧任總理,張謇任協理,並聘請近代著名女詩人范姚蘊素擔任校長。光緒三十二年( 1906 年)三月,刊布校章,招生開學。十一月,學校改為“通州公立女子師範學校”,設有師範四年制本科和初、高兩等附屬國小。
通州公立女子學校和師範學校是近代教育史上由中國人自己創辦的最早的女子學校之一,而至 1907 年清王朝頒布《奏定女學堂章程》之前,公開創辦女學是被明令禁止的,因此,通州公立女子學校和師範學校的創辦可謂是開風氣之先。
光緒三十三年( 1907 年)二月,因學校學生人數增加,校舍不敷使用,張詧又籌款購買南通城北珠媚園舊址建築新校舍,宣統二年( 1910 年)二月遷入。
民國成立後, 1912 年 5 月,改通州為南通縣, 11 月,縣議會決定將學校改歸縣立, 除原有經常費外,其他開支有南通縣公署在教育經費中劃撥,遂改稱“南通縣立女子師範學校”。 1913 年 8 月,張謇出資在校內附設女工傳習所,聘請近代刺繡大師沈壽任主任,培養出一批刺繡人才,發揚了中國刺繡藝術。 1914 年 10 月, 張楊 夫人捐資 在校內建成附屬幼稚園。 1920 年 5 月,因附屬國小辦學規模擴大,張謇、張詧出資在南通城南段家壩購地建築校舍, 1921 年 2 月師範部遷入,珠媚園校舍歸附屬國小使用。 1923 年 8 月,遵“壬戌學制”,師範部改設高中師範科和國中。 1924 年 7 月,經南通縣教育局同意,將北土山國小劃為附屬國小分校,供師範畢業生從事鄉村教育實習。 1926 年 4 月,為紀念創校二十周年,學校畢業校友捐資在段家壩校址旁創辦紀念國小一所,贈送母校。學校仿美國鄉村國小樣式,重點研究國小單級教學,以使參與實習的師範生畢業後能適應鄉村教學需要。
1938 年日寇占領南通城後,學校堅持敵後辦學,輾轉大江南北,先後遷金沙、上海、如東豐利和四安縣辦學。 1943 年 5 月,因日寇清鄉大掃蕩,學校疏散停辦。同時, 1942 年 5 月以後,日偽占領下的南通在珠媚園校址續辦南通縣立女子師範學校,以解決失學在家的學生就學問題。抗戰勝利後,由南通縣政府接收,恢復南通女子師範學校辦學。
1949 年南通解放後,學校改稱“蘇北南通女子師範學校”, 1953 年改稱“江蘇省南通女子師範學校”。 1952 年 9 月,為適應國小、幼稚園師資需要,增設師範速成班和幼兒師範科,同時國中部與南通崇英中學合併組建南通市第一初級中學(即南通市第一中學)。 1958 年 5 月,與江蘇省南通師範學校合併,原附屬國小,改為南通師範學校第二附屬國小。

三、海門師範學校

清朝末年,康梁變法,廢科舉、興洋務、辦學校。為推廣“癸卯學制”,適應教育變革,地方政府和開明鄉紳開始著手創辦師範教育,培養師資。光緒三十二年(1906 年),海門直隸廳同知(縣長)梁孝熊在縣治茅鎮東首的文廟(即孔廟)內廳舉辦“縣立師範傳習所”,學制 8 個月~1 年。同年,海門鄉紳顧中一在縣署東文昌宮創辦“民立師範學校”,聘請地方新知人士沈書生擔任校長。這兩所師資培訓機構的創辦成為海門進行師資培養的先聲。
1912 年民國成立後,地方知名人士、國會議員茅祖權等在孔廟續辦“師範講習所”,次年,收歸縣立,改為“海門縣甲乙種師范講習所”,學制 1 ~ 2 年。 1917 年學校改名為“海門縣單級師範學校”,培養適應鄉村教育的複式教學師資,一年後學校停辦, 1920 年又復辦。至 1922 年,學校改為“海門縣立師範學校”,學制三年, 1930 年再改為“海門縣鄉村師範學校”。 1934 年起再度停辦。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從“縣立師範傳習所”到“鄉村師範”,學校多次停辦,實際辦學時間不足 28 年,但仍然為祟明、海門、啟東等地培養了 600 多名師資。許多畢業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早在抗日戰爭時期就參加了革命,為新中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貢獻。
1949 年海門解放,人民政府接收了舊學校,廢除了舊教育制度。為適應飛速發展的文教事業形勢, 1951 年 8 月,海門縣人民政府決定,並由南通行政區專員公署報請蘇北行政公署批准,正式創辦新的師範學校,取名為“蘇北海門初級師範學校”,承擔啟、海、通、如、祟(祟明) 5 縣國小師資的培養任務。初師階段,學校為 5 縣培養了 1100 多名師資。 1956 年 5 月,江蘇省教育廳決定將學校由初級師範學校升格為中等師範學校, 8 月,學校改名為“海門縣師範學校”,招收國中畢業生,學制 3 年。 1960 年,學校被評為江蘇省先進單位。 1962 年,國家經濟面臨困難,學校奉命停辦。
1972 年,南通地區革命委員會為解決南通地方農村學校師資存在的問題,決定報請省革命委員會教育局批准復辦海門師範學校,學校隸屬南通地區。 1979 年 5 月,學校正式定名為“江蘇省海門師範學校”,為省屬全日制中等師範學校。學校招收國中畢業生,學制 3 年。除普師專業外, 1976 年 9 月起,學校增辦音樂、體育、美術 3 個專業。 1996 年 9 月起,學校試辦五年制大專班, 1999 年起,全面啟動五年制大專學歷教育。 2000 年,學校創辦了以海門師範早期領導人、第一個中共海門支部創立者張冠今的名字命名的附屬中學——南通市冠今中學。 2003 年,學校設立非師範五年制高職專業, 9 月,首批招收辦公自動化、商務英語、裝潢藝術設計專業學生。
建國後,海門師範學校為南通地區及周邊的崇明、沙州(現張家港)等地大量基礎教育師資,為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和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學校曾先後多次被評為縣、市、省級先進集體,成為江海地區培養園丁的搖籃。
三所師範綿延流長,百年歷史滿溢芬芳。一百多年來,學校歷經時代變遷,數歷劫難而始終辦學不輟,且代有發展。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學校進入了最好的發展時期,在改革中不斷奮進,教育教學和事業規模都獲得巨大的發展。一百多年來,學校始終堅持師範教育的辦學方向,不斷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現代教師教育模式。尤其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學校堅持全面的職業素質教育,在學制改革、學科建設、課程建構等方面為中國當代中等師範教育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一百多年來,學校形成了光榮的革命傳統和優良的校風、學風。在這裡曾誕生了南通和海門地區最早的共產黨組織,革命的火種從這裡遍撒在江海大地。
為更好的發揚學校百年的優良傳統,積極應對二十一世紀教師教育迅猛發展的新形勢,整合優勢資源,提升辦學層次, 2005 年 5 月,經江蘇省教育廳批准,由江蘇省南通師範學校和江蘇省海門師範學校合併組建南通高等師範學校,同時增掛江蘇教育學院南通分院的牌子。南通高等師範學校的組建是學校辦學躍上高等教育序列的新的發展平台,學校將秉承百年的文化積澱和辦學傳統,肩負服務南通基礎教育、助推經濟社會全面騰飛的歷史使命,以建設一所兼顧本科的中等規模的師範類專科院校為目標穩步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