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紫琅中學

南通市紫琅中學

南通市紫琅中學是一所全日制公辦重點高中,坐落於揚子江畔、全國八小名山——狼山北麓,東有發展中的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西臨正在崛起的狼山港,周圍有豐富的歷史古蹟、文人墓碑、旅遊景點。學校占地近百畝,校園內香樟成蔭、環境幽雅,建築別具特色,與狼山風景區的自然風光相映生輝。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南通市紫琅中學是一所全日制公辦重點高中,坐落於揚子江畔、全國八小名山——狼山北麓,東有發展中的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西臨正在崛起的狼山港,周圍有豐富的歷史古蹟、文人墓碑、旅遊景點。學校占地近百畝,校園內香樟成蔭、環境幽雅,建築別具特色,與狼山風景區的自然風光相映生輝。

紫琅中學現有師生3300多名,54個教學班,已形成了較大辦學規模。學校以“仁恆”校訓——“仁者為人之本、恆者成才之源”激勵廣大師生。經國家外國專家局批准,學校具有聘請外國文教專家資格,已常年聘請外籍教師任教,在校的每位學生能上到地道的英語課。學校與加拿大、澳大利亞多所學院建立了友好關係。2003年國家外專局授予“聘外教先進單位”。

紫琅中學辦學條件優良,教學設施齊全,教學設備先進。近年來,學校投資2000多萬元新建教學樓、學生公寓和符合國際足聯、田聯比賽要求的標準運動場和人工草坪足球場。此外,學校還有多功能教室、400m跑道的標準操場、音樂教室、美術室、勞技室、閱覽室等確保學生全面發展的多種專用教室。

紫琅中學教學質量上乘。學生特別勤奮刻苦,老師特別敬業奉獻。近200名專任教師中,高、中級職稱占50%,有一批市級拔尖人才、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近三年來,中考優秀率、合格率大幅上升,高考錄取率連年超90%,一大批學生錄取本科院校,社會聲譽與日俱增,已為越來越多家長(含港澳台同胞)所信賴。

學校先後獲得江蘇省教育先進集體、南通市文明單位、市模範中學、市德育先進學校、市十佳校園、市重點高中、市合格國中等40多項集體榮譽。目前,全校教職員工“一心一意抓質量、同心同德搞創建”,力爭明年實現“省三星級學校”的創建目標。

赤子何所望 紫琅摘星辰

——寫在南通市紫琅中學通過三星級普通高中評估之際

手上的星光

暑熱似火,趙建輝激情的熱度比它更強。

紫琅挺秀,學子們夢想的位置比它更高。

2005年7月,南通市紫琅中學校長趙建輝和他的同仁們沉浸在巨大的歡樂之中。如果青青的紫琅山風有靈,浩浩的揚子江濤有意,該會一起伴奏紫琅山下美麗校園裡那曲音符飛揚的《歡樂頌》吧。

不久前,從省教育廳傳來捷報:經江蘇省教育評估院評估,省普通高中星級評估專家評審委員會審核,省教育廳批准,全省共有15所學校通過2005年上半年三星級普通高中評估,南通市紫琅中學成為其中最閃亮的名字。

據省教育廳有關人士透露,南通市紫琅中學是以鮮明的辦學特色、卓著的教育成績和全國聘外先進單位、全國教育科學重點課題先進實驗學校、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實驗學校、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教育先進集體等60項重量級榮譽脫穎而出的。

從一所僻居郊野、聲名不顯的三流學校,成為實至名歸、美譽遠揚的三星級(省重點)高中,趙建輝和他的同仁們自當痛飲三百杯。趙建輝顯然沒有辜負自己的心情,雖然酒量平常,但他還是與同仁們好好地喝了個星光燦爛。

紫琅中學的學生們歡樂的程度,並不比校長、老師們淺。去年高考,紫琅中學有400多名學生進入高等院校深造;而今年高三綜合考試合格率更是達97.4%,僅高考第一批填報志願的學生就達96人,預計錄取率將再次超過90%。

“多少歲月,凝聚成這一刻……”夏日明亮的晚風中,有多少青春期的赤子心靈在這樣低酌淺唱?此刻,他們的夢想該是怎樣的海闊與天藍?

校長、老師們在幸福的歡慶中喝個星光燦爛,學生們又何嘗不是在美滿的期待中手捧燦爛星光

“赤子何所望?紫琅摘星辰!”一位激賞紫琅中學風景、人物的詩人,曾經這樣寫下了對這所學校的期許。

今天,夢裡的星辰,正在紫琅中學人的手上熠熠閃光。

最大的步伐

一隻靦腆的毛毛蟲,怎樣飛上了天空?

一對稚嫩的小翅膀,怎樣才揮得從容?

來自如皋農村的張飛還清楚地記得,三年前,他是怎樣第一次告別父母、遠離家門,踏進紫琅校園的。“一踏進校門,我便被這裡匠心獨運的建築、整潔優美的環境和獨特秀美的風光所吸引。”

“我就是在這裡開始了將決定我一生命運的高中生活。”張飛說,當時,他還是一個土裡土氣、時常露怯的鄉下孩子。

但今天,如同他的名字一樣,張飛已經化蛹成蝶,不僅成為中共預備黨員,而且通過今年的高考,走進了一所重點大學。

化蝶的日子,張飛歷歷在目:

“為了消除我們第一次離家的孤獨和寂寞,學校領導和老師們放棄休息時間,和我們一起過星期天,陪我們一起慶元宵、鬧中秋。”

“為了樹立我們的學習自信心,許多老師放棄課間和午休,幫助我們制訂學習計畫,不厭其煩地耐心輔導,促使我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最讓我感動的是那一次家訪,班上的崗位指導老師們從南通乘車,奔波數百里,來到我在交通不便的如皋農村家裡,令我和我的家人們激動不已。”

“最使我難忘的是,我是一名理科學生,學習基礎不夠紮實,性格又較內向,是任課教師們時時的鼓勵和鞭策,不斷地改變著我。忘不了你,班主任張菊紅老師,兩年時間,我已習慣了你的‘嘮叨’和叮嚀;忘不了你,袁建如老師,你風趣幽默的教學風格,使我喜歡上了數學;而我對物理的愛好,源於陳元東老師嚴密的條分縷析;教英語的虞麗華老師、語文的顧老師,我喜歡你們上課時的熱情洋溢,下課後的親切笑容……”

“三年的高中生活,我慶幸,我體驗到了人間最寶貴的師生情、同學誼;我快樂,我生活在一個處處充滿關愛和友善的大家庭里。老師們、同學們,三年也許只是人生長河中的一個瞬間,但我會把我的高中生活永遠在我的記憶深處。”

在紫琅中學,有多少個學子,就有多少個張飛;有多少個張飛,就有多少個被放飛的夢想。

“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最大的發展。”校長趙建輝這樣闡釋自己的教育理念,“不管學生來自何方,情況怎樣,都要讓他們能從紫琅中學重新起步,跨出自己最大的步伐。”

心靈的歌唱

紫琅中學人的歌聲,從來不曾有今天這樣嘹亮。

紫琅中學人的心潮,從來不曾有今天這樣歡暢。

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紫琅中學教導處主任朱建華無法忘記那些沉默的日子。他很難分辨,那幾乎寂寞無聲的時光,究竟是低調,還是喑啞。

狼山鎮黨委副書記、紫琅中學83屆校友楊洪琴則直率地表示,過去,紫琅中學是南通市區教育界的“西伯利亞”,給人的感覺就是校園髒、亂、破,教師弱、散、放,學生野、土、差。

但畢業20多年來,楊洪琴時時刻刻關注著母校的變化。因為,她看到,無論怎樣艱難,母校總有許多老師在默默地耕耘,許多學子在不斷地努力。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紫琅中學沒有死亡,也沒有爆發,而是在沉默中積聚著心靈的力量。

與挺拔雋秀的巍巍紫琅為鄰,與風光秀麗的浩浩長江作伴,就要成為一座淨化、綠化、美化的“花園式學校”。草木顯心意,磚瓦築胸懷,“環境育人”也就順理成章。多年的文化浸潤,讓校園裡的每一個細節都是那樣的乾淨、規範。一位老同志走進紫琅中學,學生廁所的外形美觀、設施俱全讓他感懷不已,尤其是衛生紙,學生可以隨意取用,更讓這位曾經多次走出國門考察的老專家感受到文化的分量。

愛山、樂山,還要育德、養心。為此,紫琅中學人定校訓為:“仁恆”。“仁”者,是師生立身之本,要“仁於做人”,要有“仁愛之心,仁厚之德,仁慈之念,仁義之行”。紫琅中學高度重視德育工作,結合地域、校情,從1988年開始,學校獨創了一種全新的育人機制——“班級教育四崗位責任制”,全員育人,還編制了“思想品德自我教育冊”,讓學生自我提高、自我教育。如今,仁愛之心、友愛之情已經根植於美麗的紫琅校園。全校師生全力參與搶救外籍教師斯蒂文,跨國愛心名傳海內外,教工為重症同事募集醫藥費近8000元,高二年級師生給生病學生捐款4000餘元,學生中互幫互助、拾金不昧更是蔚然成風。

學生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沒有過硬的學業,所有的德育難免顯得蒼白。校長趙建輝認為,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育人,要以課堂為主陣地,以教學為抓手,教書育人,為每一位學生的人格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不是把學生作為一個認知體,去書山題海、加班加點、死揪蠻幹,而是把學生作為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體,尊重他們,愛護他們,引導他們主動去探究,去發現。

紫琅中學校訓中的“恆”,是成才之基,要“恆於學問”,要“恆於學習,恆於做事,恆於追求”。教師們從學生終身發展著眼、從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著手,以人為本、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學生各方面都真正獲得最大發展。在紫琅中學數萬名畢業生中,不僅誕生了一批批實業家、教育家、科學家、藝術家,眾多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更重要的是,他們每個人都在不同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工作,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而且,享受著追求成功、實現夢想的快樂。

儘管有著一定的社會地位,可以把孩子送到更有名氣的學校,但楊洪琴還是把孩子送到紫琅中學讀高中,她表示,每次走進母校,都能看到新的進步,她相信,孩子能夠在紫琅中學奏響自己生命的強音

“赤子何所望?紫琅摘星辰!”

是誰,挺立在紫琅之巔,舉起自己的夢想,去觸摸命運的星光?

而且,在把握夢想的路上,讓自己的心靈,快樂地歌唱?

風清雲淡,歌聲悠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