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豆腐

南豆腐

南豆腐又稱石膏豆腐,它使用的成型劑是石膏液,與北豆腐相比,質地比較軟嫩、細膩。用石膏做豆腐。農村是比較常見的。主要程式跟做滷水、醋水、“甜樹葉子”豆腐是一樣的,只不過是用石膏代替滷水、醋水、甜葉汁而已。色澤潔白,質地細膩、軟嫩,富含蛋白質,營養價值高,常食石膏豆腐,可使人的面部變得白嫩。

基本信息

分類

南豆腐南豆腐

南豆腐色澤白,非常嫩。而北豆腐則相對發黃,比較老。南豆腐是用石膏作為凝固劑的,而北豆腐是用鹽滷作為凝固劑的。北豆腐或稱北方豆腐,又稱老豆腐、硬豆腐,指用鹽滷作凝固劑製成的豆腐。其特點是硬度、彈性、韌性較南豆腐強,而含水量較南豆腐低,一般在80%~85%之間。北豆腐又稱滷水豆腐,顧名思義它的成型劑是滷水,相比南豆腐質地要堅實一些,但切面不如南豆腐細滑。隨著食品市場的豐富,又有了很多新型的豆腐可供選擇。

生產方法

備料:取上等大豆20kg,清水淘洗去除塵土、砂石等雜質;

浸泡:在大豆中加入清水,水面超過大豆一指長或更高為準,浸泡5個小時左右,此時大豆吸水後變得脹大,呈現嫩黃色。

研豆:浸泡好的大豆放入石磨中,並連續加入清水研磨,成糊狀;

煮漿:磨後的豆糊放入鍋中煮沸,此時要注意鍋底要不斷攪拌;

過濾:用細小孔紗布將煮好的豆漿過濾,去除其中的豆渣;

點豆腐:在豆漿中加入滷水並不停攪拌,至豆腐凝固,放置約15分鐘;

成型:將豆腐腦倒於模具中,並擠壓出其中的水分,放置15分鐘;

成品:去掉模具,豆腐即做好可以食用了。

工藝流程

大豆→泡豆→磨漿→過濾→燒煮→點漿→上包→成品

如意白玉湯

南豆腐南豆腐

原料:北豆腐200克、水發冬菇75克、青豆100克

製作: 1、豆腐切方形,青豆煮熟,冬菇治淨。

2、豆腐下6成熱油中,煎至兩面金黃,加醬油、料酒、白糖、味素、鮮湯,用小火燒入味後勾芡裝盤。

3、鍋留底油,下香菇、青豆煸炒、加料酒、味素、鹽﹑鮮湯,入味後勾芡淋少許香油,放到豆腐中央即成。

營養功效

豆腐含有多種營養物質。主要是蛋白質和所添加的鈣或鎂等金屬元素,以及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E等,不但能降低體內膽固醇,還有助於神經、血管、大腦的發育生長。

100克豆腐含鈣量為140~160毫克,豆腐又是植物食品中含蛋白質比較高的食品之一,它含有8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還含有動物性食物缺乏的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等。豆腐營養豐富,含有鐵、鈣、磷、鎂和其他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稱。豆腐的消化吸收率達95%以上。兩小塊豆腐,即可滿足一個人一天鈣的需要量。

豆腐含有豐富的大豆異黃酮

注意事項

蔥+豆腐蔥+豆腐

1、雞蛋和豆奶同食會影響營養的吸收

蛋白質進入胃腸,經胃蛋白酶和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分解為胺基酸,而後由小腸吸收。豆奶中有一種胰蛋白酶抑制物質,能破壞胰蛋白酶的活性,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雞蛋中含有一種黏液性蛋白,能與胰蛋白酶結合,使胰蛋白酶失去作用,從而阻礙蛋白質的分解。

2、蔥+豆腐、 菠菜+豆腐

小蔥不要拌豆腐,菠菜不要與豆腐一塊煮湯,因為小蔥和菠菜中的草酸易與豆腐中的鈣結合成難以溶解的草酸鈣,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長期食用易導致結石。

3、蜂蜜與豆腐同食會導致腹瀉

豆腐味甘、鹹、性寒、有小毒,能清熱散血,下大腸濁氣。蜂蜜甘涼滑利,且含多種酶類;豆腐中又含有多種礦物質,植物蛋白及有機酸,二者混食易產生不利於人體的生化反應。所以吃了豆腐後,不能食用蜂蜜,更不宜同時食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