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國際實驗學校

南湖國際實驗學校

是嘉興市第一所國有民辦性質、實行小班化教學的寄宿制,國小每班30人。學校以“現代化學校·未來化教育”和“只有不斷促進教師的發展,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最終促進整個學校的發展”為辦學理念,以辦成“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兼具國際化特徵的一流學校”為辦學目標,始終堅持“科研興校”方針,走出了一條“精細化特色辦學”之路。學校在語數學科教學方面基礎紮實、富有成效,01、02學年在區統一質量抽檢中均獲得好成績,比區平均高出十多個百分點;外語教學已成為學校的亮點,藝術教學和計算機啟蒙教學方面已初具特色。在2018年創作了校歌:《彩虹世界》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嘉興南湖國際實驗學校

原名:嘉興市第三實驗國小

創辦時間:1998年4月

創辦單位:嘉興市教育委員會

規模:學校設計規模為38個班,現已有29個教學班,1452多名在校住宿生,100多名專任教師,9名外籍專家,2名常駐專家,100多名職員工。

概述

五年來,學校獲得了“浙江省第二批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浙江省教科研先進集體”、“浙江省少先隊雛鷹網路學校”、“嘉興市教育科研基地”、“嘉興市教科研先進集體”、“嘉興市案例分析研究先進學校”等稱號,連續兩年被評為秀城區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綜合考核優勝單位。

南湖國際實驗學校 南湖國際實驗學校

校長黃佳平,中學高級教師,是浙江省“2211”工程首批名校長培養對象,曾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浙江省教壇新秀、嘉興市十大青年突擊手標兵。他以校為家,視事業為生命,關愛同事,嚴以律己。對學校管理潛心研究,較好地處理了“以人為本”與“剛性管理”之間的關係,建立了一套富有校本特色的、切實可行的國有民辦學校的管理運行機制,使學校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學校擁有一流的專家指導隊伍。特禮聘上海市“十佳”校長、特級校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特級教師葛麗芳為名譽校長,全國知名特級教師封禮珍、及順淑霞、許祖鈞、李有臻等一批省內外教育專家作教學指導。

學校十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幾年來,我們通過科學引進、最佳化組合、梯級培養等方式,組建了一支年富力強、教育理念先進、思想業務素質較高的穩定的教師隊伍。學校現有專職教師的平均年齡是28歲,達到大專和本科學歷者占92%,獲國小高級職稱和中學高級職稱者占43%,縣級以上各級教壇新秀、學科帶頭人、優秀教師占74%。

南湖國際實驗學校 南湖國際實驗學校

近年來,學校教育科學研究成果卓著,先後獲得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礎教育成果一等獎和第三屆浙江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各一項,浙江省2000年、2001年基礎教育成果二等獎、三等獎各一項,公開出版教師論文集、教育教學案例集一套。學校教科研工作的推動,不僅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學科教學的水平,而且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推動了學校快速向前發展。

由於原校園占地面積僅6476M2,周邊沒有拓展的空間,制約了學校的發展。2001年4月13日,在嘉興市政府的支持下,秀城區人民政府與嘉興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簽訂框架協定,以BOT模式合作辦學,易地建造新校舍。10月11日,區政府與南湖國際教育投資有限公司正式簽訂《南湖國際實驗學校特許經營權協定》,正式啟動新校遷建工程。

BOT模式是1984年由土耳其總理奧扎爾首先提出的。可簡單歸納為建設——經營——移交。其英語表述為BUILD——OPERATE——TRANSFER,縮小為BOT。它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一種重要的融資方式,日益被全球眾多的開發中國家廣泛採用。它的具體操作方式是由政府通過決議方式將基礎設施建設、經營、管理權讓渡給項目發起人,由其設立項目公司實施經營管理。特許經營期滿,項目公司將設施無償移交政府。

借鑑BOT模式建校辦學,在我省乃至全國屬開啟先河之舉。

新校舍位於嘉興市秀城新區雙溪路中環南路北側,占地面積5萬多M2,建築面積達3萬多M2,擁有教學樓、實驗綜合樓、藝術樓、行政樓、學生公寓、外教專家樓、食堂餐廳、250米塑膠跑道田徑場、室內游泳池、風雨操場、籃排球場、網球場等完善的校舍設施和由閉路電視、電腦網路、電化教育、校園廣播、校園直播、監控防護、虛擬電話7大系統合成的現代化設備,可容納36個班的教學和食宿。是目前全省辦學條件一流的國小校舍。

新校舍於2002年3月奠基,2003年1月竣工,主體工程經驗收均達到優良工程

標準。

隨著新校舍的落成,學校的硬體得到了極大改善。學校正面臨一個極好的加快發展的戰略機遇。全校教職員工正站在新的起跑線上滿懷新的希望,迎接新的挑戰。學校將充分發揮師資優勢和管理優勢,繼續堅持以人為本原則,深化學校管理改革,更好地發揮人才的潛能;繼續堅持走“科研興校”之路,努力搞好新一輪課程改革,充分利用校內外師資優勢,爭取在新課程的改革中起到排頭兵的作用;要進一步強化特色教育,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同時,將積極拓展與國內外名校的聯繫和交流,加強與國際接軌的步伐,向辦成兼容東西方文化優勢,具有鮮明國際化特徵的新型一流學校的目標奮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