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農場

1959年4月,場、社分開,恢復國營南海農場。 1974年10月歸制農墾,復名國營南海農場。 1960年、1961年、1977年、1981年、1983年將原黃竹公社所屬59個生產隊(或自然村、公社農場)陸續併入南海農場。

南海農場是以茶葉種植、加工為主的茶、膠、林並舉的農場,地處定安縣東部。場區北部呈長條形插入居丁鎮、永豐鄉境內,直抵瓊山市界;南接瓊海市境內的國營東紅農場;西至雷鳴、龍門鎮;東連文昌市蓬萊鎮,東西寬25公里。場部設在黃竹墟,處在東線高速公路黃竹分道口處,系海口、三亞,文昌、屯昌幹線的十字路口,交通方便。場部距定安縣城30公里,距海口市67公里。區內有全省聞名的南麗湖旅遊資源。
場區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最高的烏蓋嶺海拔272米,大部分土地海拔為60―160米,坡度多在8度以下。土壤以玄武岩磚紅壤為主,土層深厚,質地黏重,有機質含量高,滲透性差,易澇易旱;西部為砂頁岩磚紅壤,土層中等,多為含礫壤土,ph值4―6,保水性較差。場內溪溝多,地方政府已分別在這些河溪上建有南扶、保山、白塘、石龍等水庫和石龍水電站。
國營南海農場於1958年4月創建,同年10月與黃竹鄉合併,改名為黃竹人民公社;12月,定安、屯昌縣合併為定昌縣時,又更名為南海人民公社。1959年4月,場、社分開,恢復國營南海農場。1969年4月建立生產建設兵團體制,原海南五料局管的南扶農場併入南海農場,改名為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第十團。1974年10月歸制農墾,復名國營南海農場。
農場建立後,規模不斷發展壯大。1959年和1961年將原龍門公社所屬14個生產隊(或自然村)併入農場。1960年、1961年、1977年、1981年、1983年將原黃竹公社所屬59個生產隊(或自然村、公社農場)陸續併入南海農場。90年代已發展成為農、工、商綜合經營的大型國營企業。全場土地總面積132.60平方公里(未含黃竹鎮);占全縣總面積的11.26%;6234戶,21805人,其中幹部職工7185人,下轄有7個作業區,66個生產隊(自然村)。
單位名稱 轄屬自然村
(個)
自然村名稱
南海農場 59 五甲、樹園、大帶、隹�、後田、清邊、煙園、龍眼園、白水塘、西�、豐里、永群、大嶺、龍流水、楊亨、黃塘、文星堆、保山、山地園、大芒、龍塘田、大石坡、加保、里昌、竹林、軍坡嶺、三擇嶺、嶺腰(田仔、下田、園緣三村合)、南山坡、山竹、福田(婆江園、�田二村合)、郭得田、文舉、大坡、紅帶、龍舌、山竹�、青山、三擇、坡毛、三堆、南扶、下路、沙田、檳榔園、頂舉�、坡尾、茂塘、排田塘、祿馬�、夏造、草嶺、高山、山翠、文昌園、吳林園、松樹園、山地、東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