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股票泡沫

南海公司的股票價格逐步上升,從每股120英鎊開始,漸漸增加到每股200英鎊。 英國國會在3月21日通過了這項法案,南海公司的股票趁勢一躍,翻了一番,超過了400英鎊。 在4月初,在人們的疑惑中南海公司的股票價格略有下降。

英國南海股票泡沫
傳染到英吉利海峽對岸的泡沫
當法國的股票市場在約翰·勞的鼓動下瘋狂上揚,並且在1720年1月登峰造極的時候,海峽另一邊的英國人再也按捺不住衝動,馬上開始效仿。儘管英國和法國在爭奪歐洲霸主時明爭暗鬥,互不相讓,但是在巨額國債方面兩國政府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相差無幾。既然約翰·勞能夠通過發行股票來彌補巨額國債,那么,英國也有充分的理由如法炮製。
英國南海股票泡沫的興起與發展過程和法國密西西比泡沫非常相似,其主要的區別是英國南海泡沫中沒有一個像約翰·勞那樣著名的悲劇性的經濟學家。南海泡沫的主角—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也從來也沒有取得像法國印度公司和皇家銀行那樣巨大的財政金融權力。英國南海公司的海外貿易也遠遠不如法國印度公司。南海公司的頭面人物哈里·耶爾是個投機家和冒險家。這家公司僅僅擁有在南海,即南美洲的貿易壟斷權。由於當時拉丁美洲主要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英國在這個地區的貿易受到了西班牙的阻礙而進展不大。英國南海公司股票泡沫持續上升了8個月,股票價格由100英鎊上升到1 000英鎊,然後迅速崩潰,在下跌6個月之後,股票價格回到了100英鎊水平。股市跌幅為84%。因此,無論是在規模上和泡沫持續的時間上,英國南海泡沫都比密西西比泡沫遜色一籌。英國的南海股票泡沫實際上是密西西比泡沫在英吉利海峽對面的一個倒影。
用賄賂取得的特權
在1720年英國的國債總額為5 000萬英鎊,其中持有國債最多的3家公司分別為南海公司1 170萬英鎊,英國銀行340萬英鎊,東印度公司320萬英鎊。南海公司是英國一個特許貿易公司。1720年1月,南海公司向英國政府提出,它打算利用發行股票的方法來減緩國債的壓力,願意向英國政府支付750萬英鎊來換取管理英國國債的特權。很明顯,這個想法的發明權應當屬於約翰·勞。當時,受到約翰·勞在法國成功的鼓勵,英國銀行也試圖獲得這個特權。在激烈的競爭中,南海公司向英國國會的主要議員們和英國皇室支付了120萬英鎊的賄賂,終於英國國會把管理非南海公司持有的3 100萬英鎊的國債的特權判給了南海公司(Scote, 1911)。
南海泡沫的猛烈膨脹
南海公司的主持人哈里·耶爾和他的夥伴是製造“新聞”的好手。他們不斷給媒體透露各種各樣的訊息,而這些訊息幾乎全部都對南海公司極為有利。哈里·耶爾發布了一個驚人的新聞,南海公司在墨西哥和秘魯發現了巨大的金銀礦藏。這好像數不盡的金銀就要源源不斷運回英國。英國人爭先恐後搶購南海公司發行的股票認購證,給南海公司送來了幾百萬鎊的起家資本。隨後,他們又說,西班牙馬上就要放棄智利、秘魯沿海的4個港口,英國很快就要和西班牙籤訂協定,利用這些港口進行貿易;墨西哥已經同意用全部金礦來交換英國的羊毛和棉花;南海公司包租的船隻可以不受數量限制。
在1720年3月,英國國會剛剛開始辯論是否給予南海公司經營國債的法案,流言就在倫敦街頭巷尾廣為流傳,包括英國的上議院和下議院很快就要通過南海公司的國債償付計畫等等。南海公司的股票價格逐步上升,從每股120英鎊開始,漸漸增加到每股200英鎊。英國國會在3月21日通過了這項法案,南海公司的股票趁勢一躍,翻了一番,超過了400英鎊。在4月初,在人們的疑惑中南海公司的股票價格略有下降。但新的好訊息又傳播開來,南海公司股票很快就恢復了增長的勢頭,股價飆升到每股900英鎊。為了取得現金,融通債務,南海公司於1720年4月14日和4月29日分兩次向公眾提供股票預約認購。第一次發行22 500股,每股的股價為300英鎊,認購者需要立即支付股價的1/5的現金。第二次發行15 000股,每股的股價為400英鎊,認購者需要立即支付股價1/10的現金。這兩個舉動給南海公司的股票投機打開了大門。人們期待著南海股票再度出現飛漲的奇蹟,紛紛搶購。南海公司很容易地從這兩次認購中籌集到了一大筆資金。它的第一筆支出就是向貴族、議員和政府官員兌現大約200萬英鎊已經許諾了的賄賂。
在4月下旬,南海公司承諾所有持有國債的人都可以把尚未兌換的國債年金轉換為南海公司的股票。為了確定需要轉換的股票數目,債券持有者可以在4月28日至5月19日向南海公司預約。當時,對於持有英國國債的人來說,與其按照國債的面值領取固定的年金,還不如轉換成南海公司價格不斷飛漲的股票。結果,有52%的短期年金和64%的長期年金被轉換成了南海公司的股票(Dickson, 1967)。在南海泡沫膨脹過程中,英國國會議員和政府大員們和南海公司相互勾結,狼狽為奸。達官顯貴們從南海公司獲得大量貸款來購買其股票。在第一次股票發行中有128位議員購買了南海公司的股票,在第二次發行中有190位議員,在第三次發行中有352位議員卷進了股票交易。有58位貴族在第一次發行時購買了南海公司股票,有73位參與了第二次股票發行,這個數字在第三次股票發行時增加到119位。議員持有的股份總額為110萬英鎊,貴族持有的股份總額為54.8萬英鎊。政府高官、議員和貴族們的積極參與和大肆鼓吹給南海公司股票披上了一層迷彩衣,促使南海公司的股票價格再次上揚,突破了700英鎊。
南海公司在1720年6月17日進行了第三次股票的現金認購,共發行了50 000股,每股價格1 000英鎊,認購者需要立即支付1/10的現金。其餘部分可以每半年付一次,分9次付清。股民們再度蜂擁而上,股市空前活躍。投機活動把南海公司股票價格越炒越高,由745英鎊直衝950英鎊。在約翰·勞的理論的影響之下,許多英國的經濟學家也站出來證明,擴充貨幣供給具有超級槓桿作用,它有可能創造新的工作機會,在提高社會需求的同時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從而把國民經濟帶到一個更高的均衡點。可惜,他們的論述都沒有能講清楚這個新的均衡點究竟在哪裡以及達到這個均衡的基本機制是什麼。
樂極生悲,南海泡沫突然崩潰
股票市場的狂熱使得英國朝野上下都喪失了理智。既然南海公司的股價上漲得如此之快,為什麼別的公司不可以如法炮製呢?在英國馬上就冒出來許多泡沫公司,紛紛發行股票,進行投機活動。為了禁止沒有取得經營許可證的公司的蔓延,英國國會在1720年6月通過了一個“反泡沫法案”,並且決定在8月18日付諸實施。就在這個時候,1720年6月法國密西西比泡沫迸裂了。法國股市一落千丈,壞訊息震撼了倫敦。參與投機的人都不知所措。南海公司不得不宣布暫時關閉轉移賬目。8月18日反泡沫法案正式執行。這個法案打擊了那些泡沫公司。持有這些公司股票的股民們不得不拋售手中的股票。幾乎沒有人願意在這個關頭接收這些股票。垃圾股票價格劇烈下跌,也拖累了南海公司的股票價格,嚴重地影響了英國人對股市的信心。在8月24日南海公司再度發行股票,每股1 000英鎊,總值125萬英鎊,要求認購者立即支付1/5的現金,其餘部分在9個月內分4次付清。可是在法國股股市崩盤以後,英國的股民已經象驚弓之鳥一樣,人心惶恐不安。1720年9月,哈里·耶爾和他的南海公司垂死掙扎,用各種優惠來爭取流動資金。不少資金從英國流向法國和荷蘭,這使得南海公司的處境雪上加霜。儘管南海公司在8月上旬連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試圖挽救民眾的信心,但英國股市終於像雪崩一樣徹底瓦解了。南海公司的股票價格從1720年8月31日的775英鎊暴跌,到了10月1日只剩下290英鎊,在一個月內跌幅為63%。南海公司的資產總值從1.64億英鎊跌得只剩下6 100萬英鎊,下降了1.69倍。議會的老爺們見南海公司大勢已去,馬上翻臉不認人,強逼南海公司把部分債權出讓給英國銀行。隨後,議會對南海公司落井下石,沒收了南海公司總管和某些政府官員的家產,強令南海公司資產改組。南海公司股票泡沫在轟轟烈烈地折騰了一年之後徹底破滅了。
為什麼南海泡沫如此脆弱
根據史實,直到南海公司泡沫迸裂之際,其籌資活動也未完成。從其賬目上很難發現南海公司股票的敗象,但為什麼具有雄厚實力並且得到了英國王室和議會支持的公司竟然如此脆弱,不堪一擊?
促使大量資金迅速向南海公司匯集的原因是英國朝野的投機心理。促使南海股市飛漲的動力來自於民眾的樂觀的預期。摧毀南海泡沫的直接因素是人們對股市預期的改變。社會大眾的心理要素和非理性預期促成了南海公司股票泡沫的形成和破滅。在南海泡沫事件中導致人們改變預期的主要原因來自於法國約翰·勞的失敗。這說明泡沫經濟的形成和破滅在國際上具有相當高的傳染性。
如果英國政府和議會的高官顯貴們沒有直接參與南海公司股票的投機活動,如果英國政府還能夠對金融市場保持一定的監督和管理的話,南海泡沫未必就會鬧到這個程度。因此,和法國密西西比泡沫的教訓一樣,保持一個與政府行政部門相對獨立的金融機構,防止金融部門的腐敗,時刻保持對金融體制的有效的監督和管理,是避免發生泡沫經濟的必要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