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氏家族

南氏家族,位於山西省芮城縣老莊村,這裡聚集著古老的南氏家族,南氏家族最早的是南赤龍,商朝王子。

南氏家族 

南氏家族,在山西省芮城縣老莊村聚集著古老的南氏家族,
而說到南氏家族最早的是南赤龍,商朝王子,可謂目前有父有母、有據可查、有確切名字的南氏始祖。
最具有“詩意”的是南仲,西周時周宣王大將,記載於《詩經·小雅·出車》“王命南仲,往城於方”。該句下段就是著名的“昔我往矣,黍稷方華;今我來思,雨雪載途”。
最美的是南之威,又名南威,春秋時期晉國的美女,《戰國策·魏策》記載,晉文公得到南之威,沉湎於她的美色,三天不上朝,覺察到不行,便讓她離開,說“後世必有以色亡其國者”。南之威因此“威”名遠揚,後來被作為美女的代稱。
最賢的是南文子,戰國時衛國大夫,記載於《戰國策·宋衛策》,兩次挽救衛國,其中一次智伯欲伐衛國,送來禮物野馬四匹、白璧一塊,衛國國君很高興,群臣祝賀,只有南文子臉上有憂色。國君問他,他說“無功之賞,無力之禮,不可不察也”。國君以他的話告訴邊境提防,果然智伯起兵襲衛,至境而返,嘆息道:“衛有賢人,先知吾謀也”。呵呵,真是“衛”國之士。
最“卓”有成就的是南卓,字昭嗣,唐宣宗拾遺,洛陽令,黔南經略使,著有《羯鼓錄》《唐朝綱領圖》《唐紀年記》《駁史》《南卓文》等。他任洛陽令時,經常與著名詩人白居易、劉禹錫宴會遊玩,談起唐時傳入中國的西域民族樂器羯鼓,白居易、劉禹錫便勸他寫出來:“若吾友所談,宜為文紀,不可令湮沒也。”於是就成了《羯鼓錄》。《羯鼓錄》與《教坊記》一樣,是研究唐代音樂藝術、宮廷生活和社會風氣的重要典籍。南卓與著名詩人賈島是好友,賈島曾有《送南卓歸京》詩:“殘春別鏡陂,罷郡未霜髭。行李逢炎暑,山泉滿路岐。雲藏巢鶴樹,風觸囀鶯枝。三省同虛位,雙旌帶去思。入城宵夢後,待漏月沉時。長策並忠告,從容寫玉墀”。唐朝另一詩人呂溫也有《嘲黔南觀察南卓》一詩,遊戲筆墨,簡直是繞口令:“終南南太守,南郡在雲南。閒向南亭醉,南風變俗談”。《全唐詩》還記載其本人《贈副戎》詩一首:“翱翔曾在玉京天,墮落江南路幾千。從事不須輕縣宰,滿身猶帶御爐煙”,有點扎台型
最出名的是南霽雲,因排行第八又名南八,唐朝名將(封睢陽郡太守、特進左金吾衛將軍),安史之亂時與河南節度副使張巡守雎陽城,斷指苦戰,城陷後不屈,跟張巡一起被害。唐宣宗時,與馬周、褚遂良、婁師德、張九齡、張柬之、張巡、許遠、柳渾等三十七位名臣名將,被畫像續圖凌煙閣上。其子南承嗣為唐朝涪州刺史。
妻子最有才華的是南楚材,唐朝安徽鳳陽文人。唐筆記小說《雲溪友議》記載:濠梁人南楚材者,旅遊陳、穎(南航按:今河南許昌)。歲久,穎守慕其儀范,將欲以子妻之。楚材家有妻,以受穎牧之眷深,忽不思義,而輒已諾之。遂遣家僕歸取琴書等,似無返舊之心也。或謂求道青城,訪僧衡岳,不親名宦,唯務玄虛。
其妻薛媛,善書畫,妙屬文。知楚材不念糟糠之情,別倚絲蘿之勢,對鏡自圖其形,並詩四韻以寄之。楚材得妻真及詩范,遽有雋不疑之讓,夫婦遂偕老焉。里語曰:“當時婦棄夫,今日夫離婦。若不逞丹青,空房應自獨。”薛媛寫真寄夫詩曰:“欲下丹青筆,先拈寶鏡端。已驚顏索寞,漸覺鬢凋殘。淚眼描將易,愁腸寫出難。恐君渾忘卻,時展畫圖看。”
學位、功名最高的是南承保,遼代狀元。
最淪落風塵的是南春宴,元朝京師大都的著名妓女,據說姿容偉麗,長於演唱當時的駕頭雜劇,“亦京師之表表者”,記載於《青樓集》。
最正直的是南仝,山西洪洞人,記載於《山西通志》,明朝南京四川道御史,清直不撓,多所平反,論劾不避權貴,豪強斂跡,稱為“鐵面御史”。
最具官脈遺傳性的是明朝陝西渭南南氏一脈:南釗、南漢、南大吉、南逢吉、南軒、南企仲南師仲、南居業、南居仁、南居益等十人,綿延六世。第一世,南釗為明朝河南右參政。第二世,南釗的兒子南漢為明朝蘇州通判,南釗的從子南金被贈封奉政大夫。第三世,南金的長子南大吉為明朝紹興知府,王守仁門生,著有《瑞泉集》《渭南志》,記述了渭南南氏的遷徙史,還興建了紹興的稽山書院,如今紹興名勝大禹陵里的“大禹陵”石碑就是他的楷書,不知道他題刻時有沒想起,南姓就是大禹的後裔;南金的次子南逢吉,也是王守仁門生,明朝山西按察副使,著有《姜泉集》《越中記傳》。第四世,南逢吉的兒子南軒為明朝吏部郎中,翰林,著有《通鑑綱目前編》《關中文獻志》《渭上稿》《南氏譜》。第五世,南大吉的孫子南企仲為明朝南京吏部尚書,李自成起義軍攻破渭南時,責令捐獻巨餉一百六十萬,為此被殺,著有《痴醒子》;南軒的兒子南師仲為明朝南京禮部尚書。第六世,南企仲的兒子南居業是明朝禮部主事,李自成起義軍攻破渭南時,強迫他投降,遭到炮烙酷刑,卻仍然不從,絕食而死;南居業的弟弟南居仁是明朝禮部侍郎,著有《遹修堂集》;南師仲的侄兒南居益為明朝工部尚書,為福建巡撫時,曾在台灣抗擊荷蘭殖民者,平息海患,當地人感其功績,在彭湖等地勒碑立祠堂祭祀他,著有《青箱堂集》,李自成起義軍攻破渭南時,與南居業一樣不降,遭到炮烙的酷刑,絕食而死。需要添加著重號的是,除了南漢、南金,其餘九人還都是進士,可謂“一門三尚書九進士”,簪纓世家,名門望族,渭南歷史上第一家族,到清朝還有南廷鉉為禮部主客清吏司郎中,與當時文壇領袖、著名詩人王士禛是好友兼同事,王士禛因此在他的《分甘余話》里津津樂道渭南南氏的“大家衣冠之盛”。

《南氏指南》:

作者南航,轉載引用摘錄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其他做官的有:東周時周恆王大夫南季,曾出使魯國,記載於《左傳》;據說漢朝有北平太守南竭,後漢有雍州刺史南韜,平昌太守南纂;遼朝朝議大夫南拤;明朝徽州知府南壽;明朝南京太僕寺卿南鏜,明朝北平太守南謹,這兩人為渭南南氏遷到商州的分支;明朝征蠻總兵南黨;明朝湖廣布政使南洙源,善書法,清順治八年當溫州麗水兩地的行政長官,即分巡溫處道道員時,取文天祥著名的《正氣歌》里第二句“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在江心嶼文天祥祠里題寫了“日星河嶽”四字匾額,現高掛進門處;清朝江南提督南天祥、湖廣提督南天章,這兩位均出於雲南昆明的南氏;清朝左都督、太子少保、寧夏總兵南一魁,明末時為副將,先投降李自成起義軍,後來又率兵攻打李自成,從仕明、投李,再到投清,不但是貳臣,簡直是叄臣了,沒有氣節。
順便統計下南氏歷代進士,計有上文里的南承保、南釗、南大吉、南逢吉、南軒、南企仲、南師仲、南居業、南居仁、南居益、南壽、南鏜,此外還有南巨川(唐朝人,曾奉命出使吐蕃,著有《續神異記》)、南洙源、南宏緒(清朝人),以及樂清的南巘、南昱(參見南航的《南宅:文化香火八百年》),呵呵,17人。
近當代漢族姓南的有:南桂馨,民國時期歷任天津市長、陝西省政府秘書長、山西省民政廳長;南漢宸,山西洪洞人,按地域,應該是南仝後裔,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長、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主席,文革中被掌權派迫害而自殺;南振中,新華社總編輯,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南仁東,國際天文學會射電專業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射電望遠鏡項目首席科學家,北京大學兼中科院教授,北京天文台副台長;南雲瑞,中國作協會員,中國工人出版社總編輯,曾責編名著《人生》;南慧雲(女)表演藝術家、教育家,著名演員張凱麗(著名電視劇《渴望》女主角)的老師,台灣金馬獎影帝劉燁的啟蒙老師。南相浩,密碼學家,博導,北京大學計算機系教授。
南萍,少將、中央委員、解放軍第二十野戰軍政委、浙江省軍區第一政委,參加過著名的孟良崮戰役與渡江戰役,文革期間跟隨林彪,任浙江省革委會主任、浙江省委第一書記,後被免職,一說是離職修養。南豫見,中國作協會員,著有《1957:生命的斷點》《大鱷無形》《畫地為牢》等七部長篇小說以及中短篇小說集《皇天后土》等。南炳文,歷史學家,中國明史學會會長,南開大學歷史研究所長、教授。南英,黑龍江省高級法院院長。南民,溫州樂清人,不知道是否南宅出來的?上海中發電氣集團董事長,其企業被名列全國民營企業500強,其人被評為全國百名優秀企業家。還有南懷瑾、南延宗等參見南航的《南宅:文化香火八百年》。
另,藏族、傣族、蒙古族、朝鮮族、僳僳族等少數民族也有南姓,滿族裡的那木都魯氏、那拉氏後來也有改稱南氏的:南傑,藏族。國家教委掛職民教司副處長,後任青海省果洛州副州長。附帶提一下,藏傳佛教里僧人名也屢有“南”字頭的,但這個“南”字應該與南無阿彌陀佛的“南”字一樣屬於譯音,比如南喀丹貝堅贊,又稱南哥思丹八亦監藏,元朝封為“大元國師”;南哥巴藏卜,又稱宗巴斡,是元代帝師、藏傳佛教薩迦派第五代祖師八思巴的第五代侄孫,青海活佛,被明朝封為“護教王”“灌頂國師”;還有南渴勒思巴,被明朝封為“輔教王”。
回到正宗南姓上來,南天文,傣族,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南永前,朝鮮族,《長白山》雜誌社社長兼主編,中國作協會員,北大研究員,中國朝鮮族發展研究會會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出版過15本詩集3本隨筆集3本朝鮮文譯著。南勇,中國足協副主席,小道訊息說他是朝鮮族,不是漢族的南姓後人,存疑。南朝陽,滿族,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南氏當代從事文化的,不乏有人屬於中國文聯下屬的十大協會會員,除了上文中南雲瑞、南豫見、南永前、南朝陽,還有南洪申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南德豪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南方為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南懷容、南守忠、南承哲(朝鮮族)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
再另,外國人居然也有姓南的:朝鮮有大將南日,大學者南師古,號格庵,著有《格庵遺錄》,女影星南相美/Nam Sang Mi;韓國有電影導演南吉雄,作品有黑幫犯罪片《飈風太保》;日本也有南姓,據說念為“米那米”,政治哲學家、教育家南原繁,二戰後任日本東京大學校長,網上查到有漂亮女歌手叫南里侑香/Nanri Yuuka,有專演情色小電影的AV女優叫南條彩奈,南原、南里、南條複姓否?日韓有南姓,應該是受到中國儒家文化影響。
比利時還有個南懷仁,清朝來華著名傳教士,取漢姓為南,漢名懷仁。
最後,跟南姓有關的人有《論語》里衛靈公夫人南子,姓子,春秋美女,淫娃蕩婦,“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孔子跑去見了她之後,弟子子路不高興,以致於孔子賭咒發誓,如果跟她做了有損於聖人形象的事,天打雷劈殺千刀。戰國楚國人南公,擅長談論陰陽,熟識興亡的數理,名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就是他說的。還有“文革”時期,電影/芭蕾舞劇/著名樣板戲《紅色娘子軍》里的南霸天,虛構人物,大壞蛋,原型是海南省瓊東縣反動大隊長陳桂苑。
此外,跟南姓有關的姓有東姓、西姓、北姓,傳說河北山東一帶有“東南西北是一家”的故事,講述了明孝宗時期,孝康張皇后的兄弟張延齡、張鶴齡依仗皇親國戚身份,橫行鄉里,強占民田,後被明世宗全家抄斬,其子孫逃散時,把張姓分為東、南、西、北四姓,以便日後相認;跟南姓有關的複姓有南公(南公子,戰國陰陽家)、南伯(南伯子綦,《莊子》人物)、南史南史氏,《左傳》人物)、南榮(南榮,《莊子》人物)、南遮、南福祿,按居住地從近到遠,有南宮(南宮适,孔子弟子)、南門南里南郭南丘南鄉南野。而既跟南姓人有關,又跟南姓複姓有關,那就是著名的南郭先生,來自《韓非子》里的成語典故,不過在南氏里就可能屬於“濫竽充數”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