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武當山

南武當山

南武當山地處大別山腹地湖北英山縣境內,俗稱“吳家山”,亦稱“多雲山” ;南武當山是中國著名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南宗發源地、中國武當武術最大基地。南武當山風景區東接廣東省和平縣,南鄰廣東省連平縣,西鄰九連山亞熱帶原始森林,北起龍南武當鎮。南武當山矗立在江西最南端的龍南縣武當鎮境內,贛粵交界處,素有江西大門之稱。南武當山位於大別山南麓,湖北省英山縣境內,為江淮分水嶺、南北分界線。游玄德道長自幼隨父習武,後出家武當,得到武當派南宗掌門人王傑的真傳,九十年代初創辦了三豐武術院,以其“北崇少林,南尊武當”、“武當祖庭,萬法歸宗”的影響力,促進了吳家山國家森林公園生態旅遊區、道教文化區、休閒度假區、生活服務區、民俗文化區、植物生態保護區、野生動物保護區等八大景區的建設,完成了武聖宮三豐大殿、民俗文化村、中華武術院、太極廣場、道家養生院、宗師府、石鼓神廟、龍潭峽谷漂流等八大工程,啟動了大別山主峰登頂索道建設,帶來了英山旅遊外向型、國際化發展的聯動效應。

景區簡介

天堂寨

南武當山南武當山

中原第一山——天堂寨:自然生態系統保存相當完整,是華北,華中,華東三

大動植物區系交匯中心。是古老動植物種群的天然 生地,也是全國七大生物基因庫之一。

武聖宮

武當南宗發源地——武聖宮:由九宮三院構成的道觀宮殿,獨具皇家園林風格,氣勢恢宏,已開放景點有武聖宮、靈宮殿、龍虎殿、鐘鼓樓、配殿、宗師府、萬人太極廣場、書畫院等景點。

龍潭谷

華中第一谷——龍潭河谷:發源於大別山主峰南側。峽谷幽深險秀,溪流蜿蜒曲折,集“奇、險、幽、秀”於一谷,有九潭十八瀑。

概述

南武當山南武當山

南武當山位於龍南武當橫崗村。此處以山峰奇險壯美為風景名勝,諸山四面峭壁如削。叢山雲霧繞繞似仙境佳地,99座石峰齊聳立,“排如直戟”,直刺穹天,且形似奇異,有“金龜望遠”、“巨象凌雲”、“五女拜壽“眾僧朝聖”、“神女靜坐”、“情侶攜手”、“玉柱擎天”、“天馬躍空”等百姿千態,巍巍壯觀。上南武當山東省只有一條九曲盤腸山道。因山勢陡峭,有“按胸石”之險,故置鐵索供攀援。山上有數百年的兩副石刻楹聯,皆取“武當”兩面三刀字作聯首,歷來為遊人稱道。此山明代始建佛堂,清代重修且有“重建武當新碑”。首建佛堂開山祖師鐘點有能,法名映蓮。傳說他一生習武研佛,布善施醫,有頂天之力。圓寂葬西岩崖。此後,夕照西岩,常出現“佛光映蓮”的奇觀。

地理位置

南武當山矗立在江西最南端的龍南縣武當鎮境內,贛粵交界處,素有江西大門之稱。南武當山風景區東接廣東省和平縣,南鄰廣東省連平縣,西鄰九連山亞熱帶原始森林,北起龍南武當鎮。總規劃面積13.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864米,九十九座奇峰平地突兀而起,綿十數公里,猶如一幅美妙的畫卷,沿105國道徐徐展開。

自然氣候

龍南縣縣境處於中緯度偏南區,屬典型的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日照充足,溫暖多雨,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為18.9℃,無霜期286天,全年日照時數1782.8小時,年平均降雨量為1509.7毫米。

旅遊景區

南武當山南武當山

南武當歷史悠久,傳說眾多,據載,秦始皇曾在此下馬參拜,漢武帝曾加封為“古岳衡山”,唐代仙人呂洞賓、明代道教大師張三豐都曾在此山修煉。大山為鄂皖之咽喉,江淮之要塞,素稱“吳楚東南第一關”,乃江淮文化、吳楚文化、南北文化、道教文化交匯地。

風景區由華中第一谷——龍潭河谷景區、中原第一山——大別山主峰天堂寨景區、南武當武聖宮景區和中心綜合服務區等四大特色景區構成。

南武當山位於大別山南麓,湖北省英山縣境內,為江淮分水嶺、南北分界線。2002年,武當內家祖庭掌門人游玄德秉承三豐祖師“五百年後必開南脈”的遺訓,來到英山縣的吳家山開創南武當山道教聖地。2003年10月,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主辦了以“世界和平、人類健康”為主題的中國英山南武當山首屆國際文化旅遊節,至此,吳家山正式更名為南武當山。

英山縣面積1449平方公里,總人口41萬,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縣、老區縣、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同時也是歷來文人居士隱居理想之地,是江淮文化、吳楚文化、南北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的交匯地,是大別山生態游、紅色游、宗教游的核心地。

南武當山南武當山

英山,古為皋陶部落,漢為英布封疆,宋為畢升故里,今為中國茶鄉、溫泉名城。境內旅遊資源豐富,素有“原草原木原生態,野滋野味野風情”之美譽。名山(中原第一峰——大別山主峰天堂寨)雄奇險峻、名泉(中國第二大溫泉)物華天寶、名產(英山雲霧茶、絲綢保健製品、山野菜)暢銷市場、名人(畢升)馳名中外,大別山生態旅遊已成為“鄂東旅遊業的支撐點,大武漢的後花園”。英山境內的大別山主峰天堂峰海拔1729.13米,司馬遷在《史記》中說此山南北分界,陰陽交錯,為鄂皖之咽喉,江淮之要塞,素稱“吳楚東南第一關”。這裡春季奼紫嫣紅,夏季綠滿山川,秋天紅葉漫坡,冬季冰花怒放,景色等級可與廬山、峨眉山、張家界等著名風景區比肩。大別山與道教結緣已久,僅英山縣境內多有道教聖跡,歷史上有許多真武、三豐、呂仙在此顯靈、修煉的傳說,道教場所多達150處,其中有一府(東嶽府)、一觀(太一觀)、一樓(魁星樓)、二堂(三官堂、明倫堂)、二塔(龍珠塔、兩河口塔)、四閣、四壇、四十九廟(北有玉皇廟、南有仙人台等)、七十四庵、十一宮(七座供奉真武大帝和張三豐祖師的武聖宮)。南武當的崛起,是歷史的回歸和時代發展的必然,填補了中華國教——道教在鄂東宗教旅遊中的空白,作為中國著名道教文化聖地、武當南宗發源地、中國未來的武當武術基地、中國最大的避暑養生旅遊中心,整合了英山經典景區的山水人文資源,上有大別山主峰,中有南武當武聖宮,下有華中第一谷和大別山天池,成一線穿珠之勢,為大別山地區的文化、經濟和旅遊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力。

武當山武當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出生在自古多俠士的燕趙晉州書香門第的武當道長游玄德,是武林12大門派中武當派代表人物、三豐祖師第十四代傳人。游玄德道長自幼隨父習武,後出家武當,得到武當派南宗掌門人王傑的真傳,九十年代初創辦了三豐武術院,以其“北崇少林,南尊武當”、“武當祖庭,萬法歸宗”的影響力,促進了吳家山國家森林公園生態旅遊區、道教文化區、休閒度假區、生活服務區、民俗文化區、植物生態保護區、野生動物保護區等八大景區的建設,完成了武聖宮三豐大殿、民俗文化村、中華武術院、太極廣場、道家養生院、宗師府、石鼓神廟、龍潭峽谷漂流等八大工程,啟動了大別山主峰登頂索道建設,帶來了英山旅遊外向型、國際化發展的聯動效應。2003年10月4日,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主辦了以“世界和平、人類健康”為主題的中國英山南武當山首屆國際文化旅遊節,來自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紐西蘭的演藝明星、遊客一萬餘人出席了盛會,南京、武漢的旅行社推出了英山南武當山風景區及龍潭峽谷漂流二日游、三日游熱線,為英山的旅遊事業帶來了生機。2007年4月21日,黃岡市政府又在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舉辦了“中國英山首屆國際武林大會”,來自國內外11大門派的武林高手到會獻藝。

大別山是一座古老的山,是一座英雄的山,是一座富有的人文之山,是當代旅遊發展的後起之秀。而南武當山的崛起,弘揚了道教文化,傳播了中華文明,印證了三豐仙師“武當異日必大興”的預言,使千年沉睡的大別山終將成為世界關注嚮往的道教振興之聖地,人類團結交流的淨土。

旅遊指南

交通指南

武當山就在十堰市境內,從十堰下了火車後,在火車站可以搭乘十堰到丹江(武當山)方向的汽車需要7或8元的路費。

開放時間

全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