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樹春

自1987年以來,主要從事《北方果樹》期刊的編輯出版工作。 截止1999年底,共編髮《北方果樹》期刊58期,2300篇文章、580餘萬字,發行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計50餘萬份。 並於1997年加入了清華大學電子出版社《光碟版》和期刊網,使期刊走向世界。

基本概述

副研究員。1942年11月出生,遼寧蓋州人。滿族。中共黨員。1969年畢業於東北林學院林學系。曾任黑龍江省木蘭縣林業局宮林、造林、科技股長、縣科技幹部局副局長。現任遼寧省果樹所情報室副主任,《北方果樹》編輯部主任、副主編等職。自1987年以來,主要從事《北方果樹》期刊的編輯出版工作。截止1999年底,共編髮《北方果樹》期刊58期,2300篇文章、580餘萬字,發行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計50餘萬份。該刊堅持為科研、生產、教學服務的辦刊宗旨,在使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方面,發揮了科技期刊的特殊作用。成為“學術交流的園地,果農致富的良師、領導決策的參謀,培育人才的大學”,得到了作者、讀者的好評,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近年來,果業生產異軍突起,成為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農民的致富的有效途徑,《北方果樹》的數萬名作者、讀者從中學到了知識,增長了才幹,成為各級科研、教學的學術帶頭人,果樹示範戶、致富能手……該刊1987年獲營口市科技情報成果二等獎;1999年獲一等獎;主抓的“科普講座”獲優秀欄目一等獎。1989年獲遼寧省科委科技情報成果三等獎;1996年獲省新聞出版局,省科協“生產經驗”、“試驗簡報”優秀欄目獎;1997、1998年獲省委宣傳部、省科委和省新聞出版局優秀期刊二等獎。近年發表論文十餘篇,主要有:《試談〈北方果樹〉期刊在果樹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中的特殊作用》、《辦好地方刊物,為發展“兩高一優”農業服務》、《迎接挑戰,在市場經濟中生存發展》、《以市場為導向、促進遼寧果業產業化》、《在熊岳地區建造觀光果園的思考》獲1999年北京精英文化發展中心《中國現代精英文庫》代表作大會一等獎;2000年撰寫的《試論知識經濟時代科技期刊的空位與選題》獲遼寧省新聞出版局、省期刊協會優秀論文一等獎。隨著科技體制改革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期刊由1986年前的內部發行,1987年改為公開發行;並於1988年申辦了廣告業務;1993年由單色封面改為彩色四封;1998年由季刊改為雙月刊;使期刊的發行量由1986年前的2500份/期提高了8.5倍,降低了期刊成本。1994年以來,在主辦單位不給辦刊經費(只給70%人員工資)的情況下,做到了“以刊養刊”,並使期刊有了較大的發展,先後同日本、朝鮮、南韓、澳大利亞等國和全國200餘所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換關係,成為中國農業科技文獻信息中心的核心期刊之一。並於1997年加入了清華大學電子出版社《光碟版》和期刊網,使期刊走向世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