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校969

容重830g/L,粗蛋白11.28%,粗脂肪4.22%,粗澱粉71.67%,賴氨酸0.29%。 :2008年春秋兩季區試平均畝產488.7公斤,比對照種桂單22號增產4.2%,增產點次72.7%。 2009年春秋兩季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65.4公斤,比對照正大619增產5.0%,增產點次81.8%。

品種來源

:南7953×南9822。母本南7953是以7922×5003作選育材料,採用系譜法自交6代選育而成。父本南9822是以蘇灣1號、印度黃311、那空黃等16份熱帶種質資源合成的群體綜合種為基礎材料,採用系譜法連續自交6代選育而成。

特徵特性

:生育期春季平均109天,秋季平均95天,幼苗長勢中上,後期田間評定中,株型平展,株高289cm,穗高122cm,穗筒型,籽粒黃色硬粒型,果穗外觀優,軸色白色,穗長20.4cm,穗粗4.79cm,禿頂長2.0cm,穗行幅度12~20行,平均穗行數14.7,日產量4.92公斤,千粒重297克,出籽率81.2%,空稈率0.8%,倒伏率5.9%,倒折率1.6%,田間調查大斑病1~3級,平均1.4級,小斑病1~3級,平均1.4級,紋枯病21.4%,粒腐病0.0%,莖腐病0.6%,鏽病1~3級,平均1.6級,青枯病3.9%,絲黑穗病0.0%。抗病蟲接種鑑定高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中抗紋枯病,抗鏽病,中抗莖腐病,感玉米螟。容重830g/L,粗蛋白11.28%,粗脂肪4.22%,粗澱粉71.67%,賴氨酸0.29%。

產量表現

:2008年春秋兩季區試平均畝產488.7公斤,比對照種桂單22號增產4.2%,增產點次72.7%。2009年春秋兩季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65.4公斤,比對照正大619增產5.0%,增產點次81.8%。

栽培要點

:1、每畝種植3200~3500株。2、施足基肥,輕施苗肥,重施攻苞肥,後期施壯粒肥。3、加強人工輔助授粉,提高結實率。4、加強病蟲害防治。

2011年優質種子13

民以食為天,種子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糧、油、棉外,一些藥用、調味等都來自種子。盤點2011年優質的種子品種,為農民提供參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