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軍官教育團舊址

南昌軍官教育團舊址

南昌軍官教育團舊址位於南昌市八一大道58號,在清末時曾是清兵的訓練場所,後改為江西陸軍“講武堂”。1927年春,朱德創辦的軍官教育團即設在這裡。軍官教育團名義上隸屬國民革命軍第3軍,實際上由中國共產黨掌握。朱德在這裡實施革命的軍事政治教育,發展黨的組織,扶植和指導南昌及其周圍幾個縣的工農運動。在這裡培訓的1500名學員中,一部分參加了南昌起義,編為第9軍的一部分,朱德擔任第9軍副軍長。教育團的舊址在抗日戰爭期間曾大部分被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幾經修繕,基本保持了原貌。

簡介

南昌軍官教育團舊址南昌軍官教育團舊址
朱德軍官教育團舊址位於南昌市八一大道376號,建築保存完好,占地面積2674.24平方米。是清朝末年原陸軍國小堂所在地,現舊址僅為原國小堂一角,是一個座北朝南的庭院,院內全是磚木結構的一層平房,房屋平面大致呈“匡”字布局。各排、列房屋均有相連雨廊,房屋也有前後走廊。1927年春朱德在這裡開辦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官教育團,朱德親任團長。軍官教育團培養了大批有覺悟的軍事幹部。1927年8月1日,在朱德領導下軍官教育團部分學員參加南昌起義,並隨朱德南下廣東。解放後,這裡是人民解放軍軍事用房。1961年3月4日,中國國務院公布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7年籌備紀念建軍50周年活動期間,江西省委、省革委下文將該處房屋交八一起義紀念館布置陳列,並負責管理。1982年文化部以(82)第569號文批覆同意朱德軍官教育團為“八一”起義指揮部舊址之一。朱德軍官教育團舊址對紀念、宣傳八一起義與朱德元帥的生平有重要的價值。
南昌軍官教育團舊址南昌軍官教育團舊址
朱德軍官教育團舊址前身是江西陸軍“講武堂”,始創於清末,曾是清政府訓練新軍的機構。1927年,朱德創辦的“軍官教育團”即設在這裡,舊址範圍包括今南昌市警備區江西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抗日戰爭時期大部分建築被毀,未毀建築經過維修基本保持原貌。1954年,朱德曾來到南昌,親臨舊址,並在當年使用過的辦公桌上,揮毫寫下“發揚革命優良傳統,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題詞。
舊址建築坐北朝南,包括朱德的辦公室,教育團會議室,教職員辦公室、宿舍以及傳達班、通訊班的住房。舊址內陳列展覽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包括朱德軍官教育團革命活動圖片展;朱德軍官教育團復原陳列以及朱德同志生平圖片展。這些展區以大量照片、圖表等形式介紹了朱德創辦軍官教育團在南昌和江西省各地開展的革命活動,特別是參加“八一”南昌起義的情況;朱德同志生平展區更是分10個部分詳細介紹了朱德青少年時期、參加辛亥革命、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領導“南昌起義”、創立人民軍隊等生活點滴,見證了朱德同志光榮而偉大的一生。

南昌軍官教育團

南昌軍官教育團舊址南昌軍官教育團舊址
一.南昌軍官教育團的誕生
1926年夏天,朱德同志從歐洲回國,先在四川軍隊里進行革命活動。1926年冬天,朱德同志根據黨的指示,來到南昌,創辦軍官教育團

駐在江西的是北伐軍朱培德的部隊。朱培德任江西省省長、第五路軍總指揮,下轄第三軍、第九軍和第六軍。第三軍和第九軍都是滇軍流亡部隊。朱德同志決定利用過去在滇軍護國軍時的聲望和同僚關係,選第三軍為目標,著手創辦軍官學校,培養革命武裝工作幹部,以便從各方面展開革命活動。

在朱德同志親自主持下,學校很快創辦起來,定名為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官教育團,名義上隸屬第三軍,實際上接受共產黨中央軍委領導。校址選定在南昌市進賢門望花園角的講武堂內,朱德同志任團長,魏瑾鈞任黨代表,劉介眉任副團長兼參謀長(後為陳奇涵同志),還建立了團部各機關。經過近一個月的籌備,到1926年底,學校開始接收學員。

朱德同志到南昌創辦軍官教育團後,滇軍各部隊的進步青年軍官紛紛要求入校學習。江西各地進步青年也趕來報考。到1927年2月中旬,接收學員一千一百多人。
教育團全團共編為三個營。第一、二營共七百多人,學員大部分是滇軍中排級以上的軍官、軍佐,其中大多是行伍出身的工農子弟。在滇軍中當兵多年,轉戰數省,流亡在外,受革命的影響較深。第三營四百多人,大部分是各地選送來的熱心革命的青年,少數是江西軍閥李烈鈞保送的富有人家或其僚屬的子弟。

二.把教育團辦成一個革命堡壘
朱德同志就明確指出,辦校必須為革命,不能因襲舊規。必須注意學員的政治進步和思想改造,所學軍事知識才能為革命服務。教學計畫為兩操三講堂,三操三講堂,最後是三操四講堂。政治課主要是講中國革命問題、農民問題、社會問題等。朱德同志常在紀念周(每星期天早晨舉行)或晚點名時講話。朱德同志的講話,用馬克思主的觀點,對學員進行循循善誘的教育。

南昌軍官教育團舊址南昌起義
朱德同志指出:帝國主義資本主義是與共產主義完全對立的,無政府主義是亂臣賊子主義,自由主義則是用所謂的“人人自由”造成天下多少罪惡,都是必須反對的。唯一的真理只有一個,就是共產主義。

朱德同志針對蔣介石的一派胡說,進行了有力的批駁。指出,北伐軍出師以來,以葉挺的獨立團為先鋒。這個團共產黨員最多,戰鬥力最強,所到之處無堅不摧,尤以汀泗橋、賀勝橋的戰鬥最激烈,並繼續攻下武昌,占領武漢三鎮。蔣介石奪人之功,暴露了其野心。要提高警惕,防止扒手把已得的革命果實強奪去。朱德同志充分肯定了孫中山先生的功績,指出,蔣介石標榜的“三民主義”,不是什麼“最革命的主義”,要想依靠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去實行“平均地權”、“節制資本”是不可能的。要實行國民革命,必須依靠工農,去打倒大地主、大資產階級。朱德同志的這番講話,深刻揭露了蔣介石的野心家面目,隨著政治思想教育的加強,黨的活動也積極開展起來。當時,教育團的共產黨組織雖是公開的,但黨員及其活動是帶秘密性的。黨組織有計畫地在進步學員中逐步發展黨員,最初每連只有一、二人至四、五人,到學期結束前,每連已發展到十數人,有的甚至達到全連學員的三分之一左右。

黨領導著教育團的建設和對學員的教育、改造,而這領導的核心便是朱德同志。在學習期間,大家對朱德同志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在出國前已是少將銜級,但生活一直保持簡樸。平時只穿套粗布軍服,裹副粗布綁腿,穿一雙舊皮鞋,有時還穿草鞋。兼任南昌市公安局長,接著又兼任第九軍副軍長。上班總是夾個皮包走路,很少坐包車。住房只有簡樸的床鋪和一張舊方桌,幾張木凳子,簡單得像個旅客。常因開會或工作忙,吃不上飯,便買個燒餅充飢。特別令人難忘的是他那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風度,對下級一點架子也沒有。有時到家裡,招待學員,就像親人一般。在學校中,也從未斥責和處罰過學員。

南昌軍官教育團舊址南昌起義
朱德同志對學員非常關心。學校開辦之初,強調對學員的管理上要注意說服教育,啟發教育,嚴禁打罵。革命軍隊要求官兵之間、上下級之間的親密無間和思想一致,語言一致,行動一致。十分關心學員們的政治思想進步,講解革命形勢和全心全意為革命、為廣大人民服務的道理。總是以自己受人壓迫、被人剝削的經歷、體驗來教導學員,還常用一些幽默的言詞和通俗的比喻來揭露反革命的陰謀,解釋一些重大事件。
在南昌革命力量受到壓制的情況下,各革命團體的人還紛紛到教育團來找朱德同志談工作,開秘密會議,請去講話。在這樣的情況下,教育團實際上成了南昌革命活動的一個基地和堡壘。

三.配合校外政治鬥爭
四·一八”以後,教育團立即舉行大會,朱德同志在會上指出: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總代表蔣介石已經公開叛變了革命,全體學員負應起無產階級革命的重任,打擊這一卑鄙的叛變行為。

在朱德同志的領導下,當即行動起來,展開校外活動。選出了八十人組成臨時宣傳隊,訓練了宣傳人員,分四人為一組,於星期日、節假日分頭向民眾進行宣傳。為了反擊反動派,團內一部分學員採取了更為激烈的行動,領導著一部分工人糾察隊等民眾武裝,收繳了駐牛行車站的蔣介石的憲兵團留守處的槍枝,連該團副團長關麟征以下全部人員也被抓起來了。

馬日事變”後,教育團出發去贛東,小部分留守學員的校外活動,更達到了高潮。依照朱德同志歷次教導的精神,明確提出了“反對蔣介石獨裁”、“推翻南京政府”、“打倒蔣介石”等口號。南昌反動當局開始加緊了對革命的迫害,AB團的活動更加猖狂,鬥爭更為尖銳。
為了對付反革命的破壞,加強了對策。廣泛地與地方各學校聯繫,與總工會工人糾察隊聯繫,甚至與相鄰的第三軍炮兵團中較覺悟的士兵也秘密建立了聯繫。南昌市的警察與保全人員、消防隊員,因朱德同志兼任公安局長,進行過很多革命教育,互相支援,互相配合,打擊反動分子的氣焰
國內的政治形勢自然反映到校內來。在展開校外政治活動的同時,教育團內部也經常展開兩種思想的鬥爭。如對形勢問題、農民問題、勞工問題、政權問題、軍隊問題、武裝工農問題、現階段革命領導權問題、革命與反革命問題等,在教職員、學員的小組討論會上,展開激烈的論戰。朱德同志常常參加我們的爭論,在這急劇發展的形勢下,及時解決這些問題是非常必要的,朱德同志的指導、幫助,也是非常及時的。
四.支援農民運動
教育團在朱德同志親自培育下,鍛鍊得更加堅強了,革命熱情更加高漲了。就在蔣介石開始公開反動的前後,教育團在朱德同志的主持下,進行了另一件有意義的工作,便是派出一部分力量分散到各地去,協助農民運動的開展。

對於這種農民運動,朱德同志有高度的評價。根據毛澤東同志關於農民運動的思想,指出:農村革命是農民階級推翻封建地主階級政權的革命。現在農民起來了,打擊了封建地主階級,對於這些地主階級分子的狂呼亂叫,必須有清醒的頭腦,必須站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上來看待這一問題。

人人要有民眾觀點,要有階級鬥爭的思想,要有為廣大人民利益而奮鬥的意志。一定要按照毛澤東同志所闡述的關於農民運動的思想去做,很好地愛護老百姓,尤其是要團結好貧苦農民。
朱德同志堅決執行了階級鬥爭的原則和援助農民鬥爭的方針,首先就給了地主土匪武裝以堅決打擊,又派出幹部去指導農民鬥爭的開展。真正的匪患平息了,農民得到支持和指導,農民運動更加發展起來。這一革命行動,不僅支援了農民鬥爭,也給了學員以實際鬥爭的鍛鍊,從而使教育團更走向革命化

南昌軍官教育團舊址朱德元帥
五.南昌起義前後
1927年 6月,南昌市的反動力量,活動日漸加劇,尤以 AB團的活動最為猖獗。已經控制國民黨所有軍政機關及一些民眾團體,製造白色恐怖
教育團中,反動的國民黨教職員和個別學員,也在公開叫囂“分共”。朱德同志以堅定的無產階級立場堅持反對“分共”活動,領導著全體共產黨員和進步師生與這些右派分子和反動分子進行尖銳的鬥爭,爭取了中間分子,孤立了右派分子,打擊了反動分子,平息了這一風潮,大大鼓舞了共產黨員和革命分子,保護住了這一部分革命力量。

朱德同志在黨的指示下,於1927年7月21日又秘密返回南昌,利用滇軍中老部下老關係的掩護,進行南昌起義的準備工作。負責籌劃南昌起義的前敵委員會書記周恩來同志到達了,住在朱德同志寓所--花園角四號。劉伯承代英彭湃林伯渠吳玉章聶榮臻徐特立等同志也陸續到達。賀龍葉挺同志率領的二十軍、十一軍也都來到南昌。周恩來同志便與朱德等同志秘密聯繫,緊張地展開活動,於是教育團又成為南昌起義的基地和重要力量之一。

1927年8月1日凌晨兩點鐘,振奮人心的戰鬥打響了,起義軍戰士奮勇地向敵人發起進攻。起義軍鮮紅的旗幟,衝破了黎明前的黑暗,迎著東方升起的太陽,高高插在起義軍總指揮部--江西大旅社的屋頂上,市民們放著爆竹,萬眾歡騰慶祝勝利。
舉世聞名的南昌起義,打響了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在黨領導武裝鬥爭的光輝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第一頁。起義後,朱德同志被任命為第九軍副軍長。該軍共有兩千多人,主要由我們教育團組建,還有不少南昌市的瓷器工人和鐵路工人參加。

南昌旅遊景點

南昌是江西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南昌風景秀麗,名勝古蹟眾多,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稱。通過以下詳細景點的介紹,可以讓大家更多的了解南昌,特別是對到南昌旅遊的朋友們更有幫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