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工程學院廣播台

副主編:曹志明 李 記

南昌工程學院廣播台是與學院同步建立的最早的學生組織之一,在院黨委的領導、院團委的指導下,以學生采編播為主,以校內宣傳為重點,把學校與社會有機結合的校園媒體;以廣播、期刊、網路諮詢為平台的重要輿論宣傳陣地。南昌工程學院廣播台在宣傳學校政策,引導校園輿論,豐富學生課餘生活,陶冶學生情操和聯繫學校與同學,同學與社會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們堅持“團結、創新、嚴實、篤行”的工作精神,通過比賽、講座、論壇、培訓等多種形式詮釋廣播的新概念,現已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並富有特色的節目體系。內容包括時政要聞,校園生活,文藝體育等諸方面。
廣播台自2006年以來,積極參與江西高校廣播聯盟和全國高校廣播聯盟網的建設。本著走出去請進來的原則在各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零局距離的接觸省、市電台,曾和電台有過多次合作,有過台內人員到電台客作嘉賓主持的經歷,這為我們的成員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舞台。同時,廣播台作為學生藝術團體,建成一支朗誦、表演等於一身的文藝隊伍,為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做出貢獻。南昌工程學院廣播台已成為全校師生溝通的橋樑,宣傳精神文明的視窗,同時也是培養綜合型人才的搖籃。
廣播台具有條理清晰、層次清楚、責權明確的組織體系,現下設七大職能部門,各部門分工明確、團結協作,並有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保障日常工作有條不紊的運作。

部門結構

編輯部

負責欄目的策劃編輯製作。適時調整欄目設定以適應發展要求,圍繞廣播台中心工作,認真組織稿件;發掘新聞線索,協助記者通訊員編寫校內外新聞;將審定後的稿件送至播音部,並協調播音部安排欄目的後期播音。運營廣播台相關新媒體(微博、部落格、人人等);編輯台刊《履跡》;協調安排廣播劇的製作。

播音部

協助編輯部做好欄目的初期製作,安排、指導、督促播音員的後期播音;負責校內通知、新聞及有關節目的播出,熟練合理的操作廣播設備;不得隨意更改節目內容、播出時間,不得任意停播和終止播音;熟練地運用節目串聯詞和運用配樂,提高節目質量;同時,按照學校要求,完成各類活動、演出、比賽的主持工作,對外展示廣播台優秀形象。

記者部

負責廣播台內每天新聞資訊的采編和管理,積極采編我校最新的黨務動態、學生工作、團學動態及社團活動的有關新聞,為我校學生構建一個快捷迅速的新聞窗口;積極與校園內優秀的、有影響力的師生進行採訪報導,為我校學子樹立榜樣力量;負責管理廣播台通訊團隊,積極與我校職能部門、院系、學生組織和社團保持聯繫。

辦公中心

負責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係,做好大型活動的人員調配、後勤工作;加強本台與學校各組織之間的聯繫;起草本台的報告、計畫、總結等檔案,嚴格把好行文關、內容關、規章制度關;安排台內各項會議並做好會議記錄;台內檔案及公共物品的管理和存檔,及財務的收支記錄;本台投稿、采稿數公示及稿件採用通報工作。

網路技術部

積極參與相關技術的培訓和交流,努力學習相關軟體套用知識;監督管理廣播台網站,更新、維護網站,對本台進行網上宣傳;協助播音部製作欄目版頭、片段預告、視頻、廣播劇等;定期檢查編播設備及線路的工作運行情況,及時發現設備、線路故障並予以排除。

宣策中心

負責每項活動前制定計畫書,具體內容包括日程安排情況、人員調動情況、資金預算情況等;圍繞廣播台中心工作,以平面圖形為特色來向廣大同學生動形象的介紹和宣傳廣播站,通過平面的大力宣傳來輔助活動的順利開展以及節目的推廣宣傳工作。

外聯部

加強與兄弟高校廣播台的聯繫、交流與協作,實現信息、資源的有利共享;在維護學院利益的同時對外聯繫贊助;具體組織、實施台內外各項聯誼活動。

台刊《履跡》

《履記》為南昌工程學院廣播台台刊。
2012年9月改版復刊。此次復刊重新定位,全新改版。

雜誌風格

主題:編寫青春輯錄心情
定位:以南工校園台為原點,以廣播文化與青春文化為中心,豐富多彩
客群:南工校園台台員為主、南昌工程學院學生以及各大高校校媒人

雜誌編輯

主辦:南昌工程學院廣播台
編輯:廣播台編輯部
台長:姜 舟
主編:溫遠灝 張詩琪
副主編:曹志明 周賽超
編輯:謝雅蕾 姚旺江
李 敏 肖 倩
李佩芸 周業添
王 震 付家彬
黃春梅 曹蔓
孫曉宇 吳嘉明
記 者:劉 佳 郭玉珍
羅 婷 賈雪琦
楊 露

媒體形式

媒體形態:紙質雜誌
媒體性質:南工校園台台刊
發行周期:季刊
媒體樣式:《鳳凰周刊》、《三聯生活周刊》

期刊策劃

版塊:卷首語、封面主題(故事)、台員風采(校媒風采)、節目稿件、心情文字、先鋒評論
策劃:新聞性、人文性、評論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