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張井老虎火

南張井老虎火

南張井老虎火是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不僅吸引了十里八村的農民,而且引來了許多城裡人來。 “火”是井陘縣南張井村村民對“煙火”的俗稱,“老虎火”就是用製作成老虎狀的道具放煙火。南張井作火技藝,相傳為先祖於康熙初年在山西充啞三載偷師而得,距今已有320多年的歷史。世代相傳的“偷老桿”習俗,就是為了紀念這位煙火宗師。

基本信息

簡介

南張井老虎火 南張井老虎火

2008年6月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申報: 河北省井陘縣 公布: 436 Ⅷ-86

河北井陘縣南張井村作火的技藝,相傳為先祖於康熙初年在山西充啞三載偷學而得。世代相傳的“偷老桿”習俗,就是為了紀念這位煙火宗師。清朝後期至解放前,該村煙火一直是縣城元宵花會的壓軸戲,被視為“官火”。

“火”是井陘縣南張井村村民對“煙火”的俗稱,“老虎火”就是用製作成老虎狀的道具放煙火。南張井作火技藝,相傳為先祖於康熙初年在山西充啞三載偷師而得,距今已有320多年的歷史。世代相傳的“偷老桿”習俗,就是為了紀念這位煙火宗師。

特色

井陘縣家喻戶曉的歇後語“張家井叫閨女——看火”,足證其名氣之大。內涵深刻而豐富是該村煙火的一大特點。製藥工藝。將乾柳木劈開燒成木炭,置以瓮中灑水覆以濕布。而後晾乾灑酒,用石碾碾成塊狀,再晾乾用擀杖碾爛過籮,配硝和硫磺,即成藥。主要火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