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紫菊

南川紫菊

南川紫菊,菊科紫菊屬植物。多年生草本,高0.7~1.5米。莖直立,單生。分布四川(南川)及貴州(梵淨山)。生於山坡林下,海拔1850米。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南川。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0.7-1.5米。莖直立,單生,基部直徑5毫米,上部圓錐花序狀分枝,全部莖枝無毛。中下部莖葉羽狀深裂或幾全裂,有長4.5厘米的葉柄,側裂片2-3對,長橢圓形或偏斜長橢圓形,長3-4厘米,寬1-1.5厘米,同對的側裂片等大,頂裂片與側裂片同形等大,全部裂片頂端急尖或漸尖,有小尖頭,邊緣有小尖頭或僅邊緣一側有1枚三角形大齒或每側各有1枚三角形大齒;上部莖葉不裂,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5.5厘米,寬1厘米,頂端漸尖,邊緣有稀疏小尖頭;全部葉兩面無毛。頭狀花序多數,在莖枝頂端排成圓錐花序。總苞圓柱狀,長1.5厘米,直徑2-3毫米;總苞片3層,中外層披針形或長橢圓形,小,長3-6毫米,寬1-1.5毫米,內層長橢圓形,長1.5厘米,寬2毫米,全部苞片頂端鈍或圓形,紫紅色,無毛。舌狀小花5枚,紫紅色。瘦果倒披針形,壓扁,棕紅色,長5毫米,寬1.8毫米,頂端截形,無喙,每面有9條高起的縱肋。冠毛白色,3層,細鋸齒狀,長8毫米。花果期9月。

地理分布

分布四川(南川)及貴州(梵淨山)。

本屬特徵

本屬花粉形態:N.Psilolepis花粉近球形或近扁球形,極面觀為近圓形。大小為(34.8—)39.2(—44.4)×(43.5—)46.8(—52.2)微米。3孔溝,溝界限常不明顯;內孔橫長,橢圓形。外壁厚度為6.1—7微米(具脊部分),外層明顯厚於內層,小柱明顯(LM),具刺脊。外壁具15個腔隙正3具孔腔隙(porallacunae),6鄰孔腔隙(paraporallacunae), 6無孔腔隙(abporallacunae)],均被刺脊所隔開;具孔腔隙和無孔腔隙以裂隙相通。刺長度為4.4—6.1微米,基部寬度為3.5—6.1微米。在刺下部和外壁上具密的穿孔。圖54.2.

本屬生境:生於草坡、林緣、林下。海拔1300—2500米。

本屬分布:貴州:普安、安順、梵淨山。湖北:利川、建始。湖南:新寧、武崗。江西:井岡山、武功山。四川:南川、天全、城口、寶興、屏山、漢元、峨眉山、相嶺山。雲南:景東、硯山、祿勸、麗江、漾濞、富民。廣東:連縣、乳源、樂昌。廣西:臨桂、陽朔。台灣:花蓮、台北。地圖54.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本科概述:該科為被子植物的最大科之—,約有1000屬,25 000-30 000種,廣布於全世界,主產溫帶地區。我國約有200餘屬,2 000多種。產於全國各地. 其中17屬為我國特有屬。

菊科·紫菊屬植物

紫菊屬(Notoseris),菊科、舌狀花亞科、菊苣族植物。多年生草本。莖上部通常圓錐狀花序分枝。葉分裂或不分裂,有柄或無柄。頭狀花序同型,舌狀,有3—5枚舌狀小花。總苞狹鍾狀,直立、下垂或下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