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灣仔圍殲戰

南屏、灣仔圍殲戰

南屏、灣仔圍殲戰(1949年11月1日至4日)是廣東解放戰役中的一次出色戰鬥,為珠海陸地和部分海島解放起關鍵作用。

過程介紹

南屏、灣仔 南屏、灣仔

1949年10月2日,廣東戰役正式打響。國民黨軍隊在我第四野戰軍等部隊南下大軍的追擊下紛紛潰逃至珠海沿海。國民黨第321師、保全第3、第5師就集結於南屏、灣仔、斗門和三灶等地,其中第109軍軍部率第196師集結於唐家,分期分批乘船逃往珠江口外各島嶼。10月30日,第四野戰軍兩廣縱隊主力、粵贛湘縱隊第4支隊和中山獨立團會師後,在珠江三角洲作戰指揮部曾生司令員的指揮下直指南屏、灣仔。南屏、灣仔,民國時期屬中山縣第五區(今屬珠海市)的兩個較大的村莊。西部、南部是磨刀門水道的出海處,隔海與大小橫琴島相望;西北部與坦洲的河汊水網地帶接壤;東北部有前山河向南出海,澳門和灣仔處在出海處東西兩側。南屏、北山、灣仔、銀坑等自然村沿前山河由北向南依次坐落在岸上。有黑面將軍山、白面將軍山橫亘其間,海拔在300米以上。

南屏、灣仔地理形勢 南屏、灣仔地理形勢

按指揮部要求,解放南屏、灣仔,力求以最小代價,取得最大戰果。11月1日,曾生與中山縣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中山獨立團政委黃旭共商作戰部署。黃旭是中山縣第五區人,長期在五桂山、鳳凰山一帶從事武裝鬥爭,對前山河下游的前山、南屏、灣仔、坦洲等地的地形地物熟悉。兩位首長在作戰地圖上對雙方態勢進行研究分析後,決定渡河地段選擇坦洲河面較窄的一線,向聯勝圍進突。突破點處於國民黨軍兵力、火力較弱之側翼,我可避實而擊虛;對方已是驚弓之鳥,勢必南逃出海,集中兵力攻其側翼,可斷其後路,利於各個擊破。黃旭從中山獨立團內調派嚮導,協同戰鬥。

2日,第四野戰軍兩廣縱隊第2團、炮兵團和粵贛湘邊縱隊第4支隊先後沿岐關東路跟蹤追擊國民黨軍。兩廣縱隊第5、第4團先後穿過五桂山區,直下大布、坦洲,進入指定地段。各區鄉的支前指揮部紛紛出動腳踏車隊、民夫隊、擔架隊,緊緊跟隨部隊,保證彈藥、輜重、糧食供應。

3日,我軍完全控制前山、坦洲,從前山河的正面和坦洲側翼對國民黨軍形成包圍圈。此時,相當一部分國軍陸續逃往海島,留在南屏、灣仔的保全第3師控制村裡的船艇,與我軍隔前山河對峙,不時發炮襲擊我軍陣地,妄圖擺脫我軍追擊,掩護撤退。

黑面將軍山、白面將軍山 黑面將軍山、白面將軍山

4日下午,我軍發起總攻。當信號彈升上前山河的上空時,在炮台山附近的我炮兵團第1營從正面炮擊北山、南屏上的國民黨軍,隨後實施縱深射擊,壓制國軍的火力。當炮彈準確地擊中國軍陣地時,他們才明白,頭上落下的炮彈來自渡江南下的野戰軍!

與此同時,兩縱第5團在南屏以西的聯勝圍迅速突破國軍防線,於下午3時全殲國民黨保全3師8團一個營;第2團隨即過河亦攻至南屏,俘獲部分國民黨軍。指戰員們於晚上9時許攻占北山,迅速向灣仔進擊。兩縱第4團在聯勝圍渡河後,插入國民黨軍後方,切斷其退路。晚上9時,4團指戰員攻占了黑面將軍山,向銀坑攻擊前進。在第2團的攻勢配合下,灣仔殘兵紛紛上船,部分逃往澳門,未及逃跑者乖乖放下武器,舉手投降。

重要意義

攻克南屏、灣仔一戰,共殲敵402人,繳獲迫擊炮1門、六零炮3門、衝鋒鎗2支、長短槍282支。這次戰鬥,是廣東解放戰役中的一次出色戰鬥,為珠海陸地和部分海島解放起關鍵作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