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少林大金剛手

南少林大金剛手,是流傳於民間的南少林功法之一。此功簡明易學,長功快、效果好,且陰陽並練,剛柔相濟,內外兼修,練功一年後功力驚人,實為自衛防身之法寶。

金剛手,是流傳於民間的南少林功法之一。此功簡明易學,長功快、效果好,且陰陽並練,剛柔相濟,內外兼修,練功一年後功力驚人,實為自衛防身之法寶。
功法:
一、預備勢(含光靜立)
雙腳分開與肩等寬,兩膝稍微彎曲,身體正直,微含胸撥背,頭頂勁直,雙臂下垂,左右手五指微撐,自然散開於體側。放鬆自然,心靜專一,舌抵上齶,逆呼吸,呼氣時氣沉丹田氣達雙手掌。如此反覆十二次。
注意:意守雙掌勞宮穴,呼吸要均勻細長。
二、左右推山(平分秋色)
接上式,兩手臂提氣緩慢側平舉至與肩同高時,現回收至肩旁,掌心斜向下,掌指向左右兩側,兩掌放鬆,同時吸氣。然後兩手掌快速向兩側推出,氣隨動作從鼻腔中噴出,意念氣達雙手掌,掌心向兩側,初練每次七遍,逐漸增到四十九遍為宜。
注意:推掌時雙掌要用爆發力快速抖發,一定要放鬆,用手腕彈抖,掌心處挺。
三、馬步推掌(霹靂手)
接上式,兩腳開立,成馬步勢,雙手臂曲肘提至胸前內旋,雙掌於肩前,手心向後,手背向前,放鬆,同時用鼻緩慢吸氣,承上式,雙掌平行向前快速推出,意念氣達雙掌,掌心向前,初練每次七遍,逐漸增至四十九次。
要領同上式。
四、臥虎勁(阿難拜佛)
接上式,雙掌按地與肩同寬,兩臂似直非直,略曲,雙腳尖著地,伸直。然後雙臂緩緩彎曲,身體下沉,同時用鼻吸氣,雙臂伸直,身體上升。初練九次,逐漸增至八十一次。
注意:伸時手臂不能完全伸直,肘要略彎;曲時肩手之間空有拳距離。動作速度要均勻、緩慢,此式不同於伏地挺身,增可是臂力效果顯著。
五、操手(羅漢練掌)
將鐵砂袋放於比腰略低的地方,身體自然起立,兩腳前後站立,大於肩寬,下頰內收,兩臂自然下垂,目視砂袋。
以右掌操功示之:
(1)右腳在前,成右弓步。右掌由下向後再向上向前劃弧,向下拍擊砂袋,掌心朝下,左掌不動,目視右掌,此式為拍掌。
(2)砍掌:與上動同,只是用掌側擊砂袋,拇指一側朝上。
(3)印掌:與上動同,只是用掌根擊袋。
注意:掄臂拍擊時手臂要放鬆,以肩為軸,全身放鬆,拍擊時快速用鼻噴氣。左掌同樣操場練,只是左腳在前。初練每種掌法拍擊十八次左右,逐漸增至四十九次。
操手前後須用中藥洗手並按摩,不可輕視。
用藥方法如下:
以半斤地骨皮及食鹽,加水5斤煎二十分鐘即可使用,每付藥可用一月。
六、揉球(如意手)
備一石制或鐵制的圓球,初練時用十斤左右,用手掌按在牆上轉動,待自如後可模仿書法形式在牆上運行,至五十斤時已功力驚人,若用八十斤球能在牆上上下左右隨意縱橫運行時便大功千成,用於技擊,如秦山壓頂般,無人能受。
注意事項:
1、要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
2、不能過度疲勞,但運動量也不能太小,應以第二天不感疲勞為準。
3、要持之以恆,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4、注意加強營養和睡眠。
5、練功有成後,萬不可隨意出手傷人。
6、早晚各練一遍,第六式沒有時間規定,空閒時練習即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