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村

南宮村

南宮村位於北京西南郊,隸屬於豐臺區王佐鎮,占地面積4.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810戶、3000人。共有23個村辦集體企業,固定資產10億元,成為北京市“京郊二次創業二三產專業村”、“京郊經濟結構調整專業村”。

基本信息

簡介

南宮村位於北京西南郊,隸屬於豐臺區王佐鎮,占地面積4.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810戶、3000人。

經濟

近幾年來,南宮村以王佐中心鎮建設為契機,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任務。以“高起點規劃小城市、高質量建設小城市、高標準管理小城市、高效益經營小城市”為發展理念,以建設“國際化、花園式旅遊小城市”為戰略目標,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目前,南宮村共有23個村辦集體企業,固定資產10億元,成為北京市“京郊二次創業二三產專業村”、“京郊經濟結構調整專業村”。

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為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強大的經濟基礎

幾年來,我村按照國家巨觀經濟調整的政策,把發展眼光放在市場前沿領域上,構築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模式。我們抓住有利時機,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累計投入達到5億元,極大地改善了我村的生產生活條件,三二一的產業格局初步形成。

第一產業結構調整趨於合理,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根本轉變。進入二十一世紀,我村根據北京市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的要求和我村資源的客觀現狀,全部退出了大田農作物的生產,踏上了一條發展都市型農業的康莊大道。我們圍繞地熱資源的綜合利用,加快地熱產業的發展,建成了南宮世界地熱博覽園。形成了集採暖供熱、溫泉洗浴、養殖垂釣、生態種植、科普教育於一體的都市型農業。為了珍惜地熱這一寶貴的資源,讓子孫後代都能夠享受溫泉、利用溫泉、經營溫泉,我村實施“兩采一灌,梯級利用”的套用模式。進一步拓寬了我村地熱能源的利用範圍,為這一清潔能源的可持續利用打下了基礎。據中國科學院汪集揚院士評價:南宮地熱溫泉的綜合利用規模已經具備世界水平,被譽為中國地熱第一村。2005年9月15日,國際地熱協會主席率各成員國理事參觀考察了我村世界地熱博覽園,指出:你們是利用可再生和清潔能源地熱能的神奇榜樣。世界地熱博覽園已成為我村發展都市型現代化農業的重要基地。

以新興建材、工程運輸、機械加工為主的二產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2001年,我們回響市委市政府的號召,本著“保護耕地,減少污染,造福子孫”的原則,關停了粘土磚廠,建成了年產6000萬塊標準磚能力的頁岩粉煤灰空心磚廠。同時,新建了混凝土攪拌站,購置了塔吊、罐車等大型建築裝備。新增了鋼結構生產線、塑鋼門窗生產線、斷橋鋁合金門窗生產線、中空玻璃生產線、燈飾加工、汽車修理、廣告等生產經營業務,極大地滿足了小城鎮建設的需求,為下企業走向市場做好了充分的物質準備。

新型商業業態調整已經完成。為了提高文化商業街的品位,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和資金流,我村興建了恆興商業城、恆源商廈,對南宮市場、超市進行了全面改造,建成了恆源超市,投資近千萬元的東方家園南宮便利店和投資300多萬元的新加油站相繼建成開業。對農貿市場大廳、溫泉旅社等進行了升級改造,建成了較高檔次的四季觀光長廊和泉品食府,引進了名特優商品和現代都市經營理念,滿足了不同層次消費者的購物需求,同時為我村集體積累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實現6.25億元,比2000年的2.5億元增長了2.5倍,利稅總額達到9000萬元,比2000年的2500萬元增長了2.6倍,年均增長52%,人均收入達到16000元,比2000年的8000元增長了一倍,年均增長20%。

地產開發和旅遊業迅速發展。按照“以房地產開發業帶動建築業,拉動相關建材業;以旅遊業拉動第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方針,集團公司成立了房地產開發公司和旅遊公司。

幾年來,我村基建工程建設總量超過35萬平方米,搶占了京郊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先機,為我村全面實現農村城市化和在本地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3年3月,第一期5萬平方米的南宮苑生態居住區破土動工,正式拉開了王佐小城鎮建設的序幕。我村廣大幹部職工戰嚴寒、斗酷暑,排除非典等不利因素的干擾,如期完成了溫泉水世界、一期房地產開發、舊村改造、熱網工程建設等重點工程任務。由北京市旅遊局、北京電視台、北京晚報聯合組織的“新北京、新形象、新感覺新北京一日游”活動,連續兩年在我村舉辦啟動儀式,南宮一日游已成為北京市十大旅遊線路之一。成功舉辦了三屆南宮地熱科普旅遊節。推出了“地熱科普游”、“溫泉健身游”、“京郊生態游”等主題鮮明的特色旅遊節活動。我村別具一格的農業觀光、會議休閒、娛樂餐飲、康體健身、時尚購物等旅遊項目,吸引了周邊乃至國內外大量的遊客。累計接待遊客已達到50萬人次。中央和北京市的有關領導以及中外友人分別到我村參觀考察,對我村近幾年來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所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的肯定。2004年,我村被評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2005年10月,我村順利通過國家旅遊局AAAA級評審驗收。

二、深化體制改革,為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立完善的制度保證

我村密切結合產業結構調整的實際,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村級經濟組織實現了股份合作制改造,成立了北京南宮恆業工貿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改制或組建了恆拓塑鋼製品有限公司、同德利建材有限責任公司、恆欣園農業有限公司、恆業宏達建築有限公司、恆源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企業,邁出了我村經濟體制改革與發展的重要一步。實現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強強聯合的新的經營體制。與此同時,我村積極探索農村城市化中村民委員會工作的有效途徑,完成了生產隊、分工司、村民聯組的一系列的改制工作,成立了南宮社區服務中心。目前,農村居委會的籌建工作正在進行當中。

幾年來,我村一貫堅持“通過內需拉動企業經濟不斷增長”的原則,按照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不斷探索集團化管理模式,健全和完善了集團公司管理制度,狠抓了幹部隊伍、職工隊伍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廣泛開展幹部職工的教育培訓活動,使幹部職工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轉變,管理與業務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一些企業結合自身的生產經營特點,大力發展企業文化建設,從整章建制到規範經營,從節約挖潛到產品促銷,積累了成功的企業管理經驗。恆業宏達建築公司通過了ISO9000質量保證體系認證,並獲得國家二級建築資質。世界地熱博覽園和物業管理公司分別獲得國家三級綠化資質和物業管理資質。

三、大力實施綠化美化,為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營造和諧文明的氛圍

按照北京市西部綠色生態帶的總體規劃要求,幾年來我村以“綠化家園,保護環境”為宗旨,致力於綠化美化建設。將生態環境建設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同規劃、同實施。1992年,我村在經濟條件並不寬裕的情況下,建起了當時北京市第一座村級公園--“南宮苑”,邁出了實施環境戰略的第一步,展示了南宮創業者們以環境建設為突破口的超前理念。典雅純樸的樓台亭閣,翠柳成蔭的湖邊小徑,碧水蕩漾的湖光春色,成為村民和遊客休閒的清幽之地。隨後,我村不斷加強綠化美化建設,將環境整治延伸到全鎮。在綠化美化主街主巷、庭院廣場的同時,我村還在南宮苑、博覽園、南宮休閒廣場等地區進行了大面積的公共綠地建設,栽種油松、法桐、合歡、金絲柳、白毛楊、紫葉李等22個樹種,總計4.5萬株。鋪設草坪5000平方米。全村林木覆蓋率為41.2%,綠地面積占總面積的60%以上,人均公共綠地34.5平方米,道路綠化普及率98.6%。

四、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為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重要的政治保證

2001年,我村黨總支正式改建為村級黨委,下設5個總支、21個支部,現有黨員192人。幾年來,村黨委堅決貫徹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不動搖,把黨建工作的落腳點放在為村民辦實事上。其中,關係村民切身利益的舊村改造工程得到了迅速發展,目前,已有680戶村民喜遷新居。舊村改造的實施,改變了村民的傳統生活觀念,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條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我村在構建和諧社區的實踐中,始終抓住就業這一民生之本,在社會保障問題上捨得花錢,在安全穩定上捨得花力氣。目前,全村800名勞動力全部在村辦企業就業,安排周邊地區1000多人就業,外省市也有將近3000人在這裡工作。我村建立了職工退休金制度,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提高職工工資水平,並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老人養老金。為村辦企業幹部、職工、獨生子女家長和現役軍人上了養老保險,目前累計投保金額已達到600多萬元。經濟發展協調,社會運行有序,人民安居樂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在要求。幾年來,我村各種矛盾糾紛得到了遏制化解,黨群、幹群關係得到了改善,無群體性上訪事件,無重大刑事案件。

榮譽

1991年以來,我村先後獲得首都綠化美化花園式單位、北京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北京市文明市場、首都文明村、北京市先進村委會,以及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全國精神文明村示範點、全國美德在農家示範點、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全國文明村、全國首批社會主義新農村十大名村等光榮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