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李迪楓鷹雉雞圖軸

南宋李迪楓鷹雉雞圖軸

文物現狀: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楓鷹雉雞圖》軸,南宋,李迪作,絹本,設色,縱189cm,橫209.5cm。 此圖又稱《鷹雉圖》或《鷹窺雉圖》,是傳世宋畫中罕見的巨幅,由南宋宮廷畫家李迪創作。 禽鳥工整精細,設色輕淡,承北宋崔白以來的院體花鳥傳統畫更增動感和生意。

基本信息

名稱:李迪楓鷹雉雞圖


年代:南宋 
文物現狀: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文物介紹

《楓鷹雉雞圖》軸,南宋,李迪作,絹本,設色,縱189cm,橫209.5cm。
此圖又稱《鷹雉圖》或《鷹窺雉圖》,是傳世宋畫中罕見的巨幅,由南宋宮廷畫家李迪創作。據左上方署款“慶元丙辰歲李迪畫”,知作於宋寧宗慶元二年(1196年)。
畫面作對角線構圖,主體禽鳥雄鷹置於左上角枯枝巔,俯首下視,緊盯著右下角的錦雉。雉雞張口鳴叫,正向草叢中竄逃。斜線的呼應關係和雉雞奔向畫外的動態,營造出強烈的緊張氣氛,扣人心弦。畫家著意刻畫蒼鷹的眼、喙、爪三個關鍵部位,目光圓瞪,鋼喙如鉤,爪尖扣進樹皮,既突出了鷹的兇猛矯健秉性,又強調出捕捉獵物時的力之凝聚和意念之專注,可謂真實傳神。雉的形象也逼真如生,倉惶奔逃的姿態,驚懼的目光,乍開的羽毛,尤其是蹬出後腿又收縮腳爪的動作,準確地刻畫出急於逃命又難脫厄運的情狀,可見作者體察生物及其捕捉瞬間之動態的敏銳洞察力和寫生傳神的高超表現力。
作品的筆墨敷彩技巧也十分成熟。禽鳥工整精細,設色輕淡,承北宋崔白以來的院體花鳥傳統畫更增動感和生意。樹幹粗勾細染,斑紋點點,呈蒼勁之質。楓葉、蘭草、叢竹則細筆雙勾,淡墨渲染,形體富有彈性,又疏密有致,畫法遵循“宣和體”的寫生法則。山石運斧劈皴,兼作筆實墨重的擦染,近李唐又存北宋之法。此圖堪稱宋代院體花鳥畫的巨構傑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