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垂臭茉莉

南垂臭茉莉

南垂臭茉莉,灌木,高1.5-3米。生於海拔680-1200米的溝谷密林濕潤處或低山林下。產於墨江、普洱、思茅、西雙版納等地。

基本信息

所屬卷

:Clerodendrum L. ("Clerodendron")

所屬科

:Verbenaceae nom.conserv.

中文名

:南垂臭茉莉

文獻來源

:Clerodendrum henryi p' ei (1932).
Clerodendrum nutans auct. non Wall. ex D. Don: P' ei (1932), p. p., quoad Henry 9302, 11585 B.

描述欄位

灌木,高1.5—3米;小枝初略呈四棱形,微有槽,後漸成圓柱狀,無毛。葉紙質,乾後多少變黑,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以至披針形,長7—19厘米,寬(2-)3—4(-7)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寬楔形,少有圓形,全緣或微呈波狀,或有不規則的鈍齒,兩面近於無毛,基脈近三出或近離基三出,側脈7—8對,背面隆起;葉柄長2—4(-7)厘米,無毛。聚傘花序頂生或少有生上部葉腋,排列成金字塔形圓錐狀,長9—11(-15)厘米,花序梗及花序軸較纖細,無毛,聚傘花序一次分枝,生少數花;苞片橢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1-1.7厘米。花萼無毛,帶紫紅色,管長2—3毫米,裂片卵狀長圓形,長4—6毫米;花冠淡黃色至白色,有時染以淡紫色,外有微毛,管長1.1—1.7厘米,裂片倒卵形,長6—8毫米;雄蕊及花柱突出花冠外。核果球形,綠色轉黑色,光亮,直徑1—1.2厘米,宿存萼稍增大,紫色,向外反折。花期9—12月,果期12—1月.

分布及生境

:產墨江普洱思茅西雙版納等地;生於海拔680—1200米的溝谷密林濕潤處或低山林下。模式標本采自墨江。廣西記載可能是誤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