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面官制

遼太宗確立一種“因俗而治”的行政原則,依此行成了南北兩套行政體系,南北面官。北面官使用契丹族官制,掌握軍、政事務,是遼朝最高權力機構。由於這個官署住地在皇帝御帳北面,所以稱北面官。南面官多為漢人主事要職,又稱漢宮,下設漢樞密院、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及御使台、翰林院等。

 南北面官制:遼朝統治者針對統治區域內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民族,採取“因俗而治”統治方法建立的兩套行政體制。北面官為統治契丹和其它遊牧民族面建立的一咱特殊制度,擔任者一般均是契貴族,主要是宗室和外戚,終遼一代,始終是貴族政府。北面官系統是遼政權重心所在。設定的北、南宰相府和北、南樞密院都是遼朝中央和權力核心機構,南面官是遼統治者模仿唐代制度而建立的一套管理漢人的機構。較重要的機構有漢人樞密院和尚書省,由於決策權掌握在北面官機構,所以南面官中書省、門下省都有名無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