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第五高級中學

南京市第五高級中學

南京市第五高級中學(Nanjing No.5 Senior High School)位於南京市秦淮區莫愁路,是國家級示範高中 ,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江蘇省重點中學 。 南京市第五高級中學前身為創建於1945年12月的國立第二臨時中學 ,曾命名為南京市立第五中學,2013年3月,學校更名為南京市第五高級中學 。 截至2010年10月,學校占地面積24948平方米,校舍面積20034平方米,有在校學生1260人 ,專任教師136人(2015年4月數據) 。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1945年12月1日,國立第二臨時中學建立,借用國立中央高級助產學校(現婦幼保健醫院)校舍辦學,校長沈祖懋。

1946年5月,曾開設三個師範班,共數十人,1947年底大部分師範生轉入市立師範學校,少部分轉為本校高中生。

1946年8月,學校改歸市屬,更名為南京市立第五中學。

1947年3月,南京五中新校舍落成,校址遷至三茅巷7號之1。

1949年5月12日,南京市軍管會接管五中,28日委任張一之為校長,李子盤為黨支部書記。

1949年8月,南京五中接受左所巷中正中學校址校產,1953年在該校址開辦國中分部,1956年停辦,校址劃歸南京醫學院。

1950年,南京五中開辦業餘中學,1956年終止。

1951年3月,南京五中接受南京青年會中學併入,並接受莫愁路青年會中學校址校產。

1953年,南京五中接受校園西側的天妃巷明德國小校址校產,購置校園東側的三茅巷民房一片,校門移至天妃巷5號(現121號)。原青年會中學校址校產同時劃出,後開辦建鄴區第一中心國小。同年,南京五中被確定為江蘇省首批14所重點中學之一。

1956年,南京五中被確定為全國實施“基本生產技術教育”的10所重點中學之一, 同時定為對內對外開放學校。同年,學校開辦“五中實習工廠”。

1958年,擴建為“五中機械廠”,

1960年,廠址遷至原天妃巷國小。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1962年,遷回學校。

1984年,轉產更名為“南京萬向輪車廠”,2002年停辦。

1958年,學校在南郊西善橋開辦“五中農場”,

1962年,五中農場停辦。

1960年,國家頒布《中學暫行條例》,南京五中被確定為實行“三新”(新計畫、新大綱、新教材)的試點學校。同年,學校開辦兩個中等師範班,1961年畢業。

1970年,南京五中在湖山煤礦開設礦辦中學,1973年撤回。

1995年,南京五中被命名為南京市重點中學。

1996年,南京五中在上新河中學設立南京五中高中寄宿分校,2002年底,因區劃調整劃歸上新河中學。

1997年初,南京五中再度被命名為江蘇省重點中學。

2000年,南京五中接受鳳凰莊49中校址校產,開辦致遠中學(南京五中國中分部),2002年底因區劃調整劃歸29中 。

2003年,南京五中改制為獨立高中。

2004年,南京五中由江蘇省重點中學轉為江蘇省三星級高級中學。

2005年初,南京五中被命名為國家級示範高中和江蘇省四星級高中 。

2013年,南京市秦淮區範圍內的原第二十四中學、第二十八中學合併成立南京市第五初級中學 ,原南京市第五中學更名為南京市第五高級中學 。

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截至2011年4月,全校教職員工人手一台工作電腦,每個教室裝有多媒體音視頻系統。計算機校園網、雙向閉路電視系統等設施,學校有多功能報告廳、演唱廳;學生機房、演播教室、電子閱覽室;有塑膠田徑場、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和室內體育館 。

辦學規模

截至2010年10月,學校占地面積24948平方米,校舍面積20034平方米,有班級33個,在校學生1260人 。

師資力量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截至2015年4月,學校共有教師124人,其中有6名江蘇省特級教師,1名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35名市區學科帶頭人,33名市區優秀青年教師,全校教師中,高級教師占60%,碩士研究生占32% 。

特級教師:趙志升、沈中堯、曹安陵、張志超、陳亭華、黃祖明

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沈中堯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高考成績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2016年高考,該校普通類目標推進率154%,本二以上線率60.5% 。

2015年高考,該校高考目標推進率132.4%,達第一階段資格線 259人。普通類本二以上達線135人,藝體類本科文化專業達線35人,本二以上達線總計207人,本二上線率42% 。

2014年高考,該校普通類本二以上達線154人,藝體類本科文化專業達線53人,本二以上達線總計207人,本二上線率40%。高考推進率126.2%,達第一階段資格線 261人 。

學科成績

2013年11月,在第27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江蘇賽區)暨2013年江蘇省中學生化學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中,該校一名高二年級學生獲得二等獎 。

技能成績

2016年6月,在2016年江蘇省健美操和啦啦操錦標賽中,南京第五高級中學代表隊獲得中學組技巧啦啦操自選三級動作第一名,由三名同學組建的三人健美操獲得國際年齡二組第二名 。

2014年底,在第四屆中國南京武術精英(國際)邀請賽中,該校一名學生獲得少年女子組拳術二等獎、少年女子其他器械二等獎、少年女子傳統短器械三等獎,並獲得少年女子個人全能第二名 。

2013年10月19日,在南京市青春校園健美操大賽中,該校健美操隊獲得一等獎 。

教師成績

2016年1月,該校王濤、吳菊萍、謝良被評為秦淮區教科研先進個人 。

2015年6月,在2014年南京市教科研成果評比活動中,該校沈波團隊研究的《“我的夢、我的路”生涯教育項目》獲得一等獎,張志超團隊研究的《數學滾動教學法》以及楊靜平團隊研究的《多元敘事教學法》獲得二等獎 。

2015年4月,在秦淮區中國小德育工作特色案例徵集評選活動中,該校姚燕的案例《青春建功中國夢》獲得特等獎;王瑋的案例《做個平凡生活的超級英雄》和孔欽老師的案例《法律伴隨我成長》獲得二等獎 。

2013年5月,在南京市秦淮區“傳承五四精神,弘揚高尚師德”青年教師徵文比賽中,該校陳青的《記一位博雅老師》獲得區一等獎,侯娟的《最動人的聲音是沙啞》獲得區二等獎 。

學校榮譽

全國作文教學先進單位秦淮區教科研先進集體南京市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
江蘇省“落花生文學教育”課程基地依法治校示範校2014-2015學年度校園冬季體育鍛鍊暨南京市青少年體育活動先進集體2013-2014學年南京市普通高中發展性評估綜合獎
教學質量優秀獎校長管理獎南京市首批數位化校園達標校首批南京市高中課程基地建設學校
參考資料:

文化傳統

學校文化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校訓

厚德、博學、礪志、創新

校風

誠樸 嚴謹 文明 活潑

教風

嚴謹 民主 求實 創新

學風

勤學 善思 求真 求精

校歌

歌名:《托起明天的太陽》

詞:葉慶瑞 曲:吳祖強

學校是知識的海洋,書本像是揚起的風帆
五中,我可愛的學園,美麗人生從這裡起航  啊,探索進取求實向上
啊,我們肩負著祖國的希望

學校是成長的搖籃,歌聲展開青春的翅膀
五中,我可愛的樂園,絢麗理想從這裡飛翔
啊,誠樸嚴謹文明活潑
啊,平民校風代代傳揚

學校灑滿明媚陽光,師生像是親密的夥伴
五中,我可愛的家園,互助親情溫暖心房
啊,以人為本勇於開創
啊,我們將托起明天的太陽
啊,以人為本勇於開創
啊,我們將托起明天的太陽

學生社團

截至2015年5月,學校有12個社團。

落花生文學社鄉愁詩歌社青蔓戲劇社影視鑑賞社
模擬聯合國蔚藍動漫社英語口語社南京風土探訪小組
奧賽興趣小組MYFM校園電台新潮流街舞社生化實驗興趣小組

現任領導

校長:陳亭華

黨委書記:陳瑜

副校長:張兵 沈波 王薇 韓錦錦

知名校友

郭金龍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
魏建國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中紀委委員
周而復文學家,文化部原副部長,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著名作家
余光中當代著名詩人和評論家,台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
陳錫蕃台灣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召集人、美國馬里蘭大學客座教授、台灣師範大學翻譯所客座教授
喬登江核技術套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祖強音樂家,原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中央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會長
沙葉新國家一級編劇,中國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原上海戲劇學院院長
楊鴻年指揮家、教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教授
劉若娥女高音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曾任聲樂系副系主任
繆印堂漫畫家,中國美協漫畫藝委會副主任
速泰熙書籍裝幀藝術家,榮獲“建國五十年產生影響的十位裝幀家”和“兒童畫十家”稱號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