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勝村

協勝村隸屬於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六合鄉,屬城中村,位於海寧路東,海康路、河慶路在村中穿越,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2006年底,全村總人口939人;290戶,土地總面積5000餘畝。

基本信息

村名由來

解放前,有利津縣號稱“協勝永”的商家在此占地蓋房,當時取村名為“協勝永”。1942年,墾利、壽光等地民眾來此開荒種地,在沿用舊名的基礎上,改名叫“協勝永屋子”,這時候的“協勝永屋子”是屬於後畢村的一個旅,有張希增擔任旅長,當時的土地非常遼闊,農民可任意開發,主要種植大豆和高粱。1948年,從楊家嘴集體遷來一大部分農戶,如:楊文東、孫學昌等人,隨著農戶的不斷增加,形成了村落,於當年正式建村,隨之,民眾的生產、生活環境有了較大的變化,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生產效率逐步增長。

發展歷程

1955年秋,有農戶李士田等人組織建立了初級社,1956年初,初級社有李士田擔任社長,李義臣擔任副社長,紀國均擔任保管員,到1957年全村人口達到了320人,1959年正式加入人民公社,當時在協勝駐村的幹部是副社長李全岐。同年,協勝村第一個黨支部成立,書記是李士田,委員是楊文東、李義臣,黨支部成立後,領導全村民眾積極地開展各項工作。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村黨支部帶領民眾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0年全村土地承包到戶,結束了“生產靠隊長指揮、社員憑工分吃飯”的歷史,實現了土地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確立了農民自主經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村容村貌的不斷改觀。1979 年該村通電,1985 年通水,原先的村中公路是沙石鋪墊的小路,直到2003年 年完全實現了柏油路戶戶通。
1984年河口區正式成立,該村劃歸河口區。1988年該村推行“雙田制”改革,初步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與土地少的矛盾,發展農業與發展二、三產業的矛盾。1998年開始實行延長土地承包期三十年不變的政策。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該村充分發揮優勢,走上了致富道路,人均純收入由1984年的2000元增加到2006年的5200元。

組織建設

1957年3月,協勝村第一個黨支部建立,當時協勝村隸屬於墾利縣羅鎮區,黨支部的建立,標誌著協勝村在黨的領導下,積極努力的建設自己的家園,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村支部帶領全村人民開始了艱苦的創業歷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村黨支部帶領民眾及時地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人民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村黨支部以“三級聯創”、“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切實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帶領民眾致富的本領,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不斷增強,村黨支部定期和不定期的組織全體黨員討論和研究村內大事,學習黨的檔案,提高全體黨員的政治素質,充分發揮了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們的能動性不斷增強,至2006年,全村黨員發展到28人。

革命烈士

姚占嶺,男 1946年出生,1963年3月入伍,196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7年7月17日隨部隊在江西“支左”時,在列車與軍馬相撞事故中,英勇犧牲。江西省軍區為他追記一等功。被譽為“捨生忘死的共產主義戰士”光榮稱號。

科級以上幹部

張彬,男,1965年4月出生,1988年 7 月參加工作,199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主要工作經歷:歷任河口區檢察院檢察員、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副檢察長、仙河鎮黨委書記、仙河鎮人大主席團主席,仙河鎮黨委書記、人大主席團主席職務。
劉文彬,男,1956年9月出生,1984年7月畢業於濱州師專,同年參加工作,1985年7月入黨,歷任:利津縣第三中學教師、河口區教研室副主任、主任、河口區教育局副局長、河口區實驗學校校長。河口區實驗學校校長。
李懷三,男,1951年3月出生,1971年10月參加工作,1972年3月入黨,歷任:利津縣羅鎮供銷社營業員、協勝村黨支部書記、利津縣羅鎮公社黨委常委、利津縣北嶺公社黨委秘書、利津縣北嶺公社紀檢委員、河口區區委辦公室幹事、河口區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長、河口區史志辦公室主任,1992年退休。
張振祥,男,1962年9月出生,1982年7月參加工作,1986年7月入黨,大學學歷,歷任:利津縣羅鎮鄉金盆中學教師、河口區文教局秘書、少先隊總輔導員、河口區團工委書記、河口區政協秘書、河口區政法委秘書、河口區綜治辦副主任、副書記、河口區教育局副局長、河口區文體局局長、河口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河口區廣電局局長,河口區廣電局局長。
李本剛,男,河口區旅遊局副局長。1976年1月出生,1996年7月參加工作,2001年8月入黨,大學學歷,歷任:河口區太平鄉統計站站長、劉0管區黨總支書記、太平鄉經濟發展辦副主任、河口區旅遊局副局長,河口區旅遊局副局長。

大 事 記

1956年 11月 協勝村建立初級社,李士田任社長、李義臣任副社長、紀國均任保管員。
1957年 3 月 協勝村成立黨支部,李士田任書記、楊文東、李義臣任委員。
1958年1月 協勝村成立婦女大隊,楊鳳普任大隊長。
1959年5月 協勝村正式加入人民公社,農戶的農具、牲口歸集體使用。
1960年 1月 協勝村成立團組織,張守仁任團支部書記。
1961年1月 協勝村成立民兵連,孫曰禮任連長。
1961年10月 協勝村成立生產大隊,孫曰禮任大隊長。
1966年3月 協勝村成立第一個隊辦窯廠,崔炳起任廠長。
1968年1月 協勝村成立革委會,孫玉海任革委會主任。
1987年3月 協勝村進行舊村改造。
1992年5月 協勝村建設了70個蔬菜大棚。
1998年12月 協勝村進行第二輪土地延包,土地承包三十年不變。
2002年10月 協勝村在海康路東投資450萬元,建設了二十棟四十戶別墅樓。
2006年 創建市級小康文明村,並於2007年3月被東營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評為“市級小康文明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