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海幢墓表


光緒《塘棲志》卷十七冢墓,有吳偉業所撰《卓海幢墓表》。
《卓海幢墓表》
公諱禺,姓卓氏,字肖生,別號海幢,浙之瑞安人。明建文時,戶部侍郎、忠貞公諱敬,靖難不屈死,與方正學俱夷族。其子孫有脫者,流寓仁和,從外家之姓曰宋氏。萬曆中,鴻臚寺鳴贊公諱炎,忠貞之七世孫也,始以仕顯,復其姓,人乃知忠貞有後矣。鴻臚娶於孫氏,生公。公之從兄弟曰爾康,字去病;曰發之,字左車,俱以文章負重名,知交傾東南。而公亦雅著才望,人莫能定其優劣,蓋仁和之卓始大。去病博學好屬文。而左車才辯穎悟,兼通佛理,其所持說,雖碩學名僧莫能屈。公傾心好之,日夜叩擊不倦,乃同為北游,居京師五載。屢試於瑣院,輒不利。歸而讀書武康山中,益探究為性命之學。先是,公弱冠,便有得於姚江知行合一之旨。姚江重良知,頗近佛氏之頓教。而源流本殊,後之門人推演其義,以見吾道之大,於是儒釋遂合。公既偕同志祟理學,談仁義,而好從博山、雪嶠諸耆宿請質疑滯,雖發自左車,要本其師說然也。公之為學,從本達用多所通。涉詩辭書法,無不精詣。即治生之術,亦能盡其所長,精強有心計,課役僮隸各得其宜。歲所入數倍,以高貲稱里中。客謂左車曰:白圭之治生也,以為知不足以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強不能有所守,雖學吾術終不告之。夫知勇仕強,此儒者之事,而貨殖用之,則以對人任時,強本力用,非深於學者不能辦也。今余之學,不足以及余兄。而余兄之為善里中,嘗斥千金修橋樑之圮壞者,歲飢出困粟所全活以百數,彼其於吾儒義利之辨,佛氏外命之說,深有所得,豈區區焉與廢箸鬻財者比耶。既而公之子辛彝用高第,入為秘書院編修,公遺書教誡之:所以修身心,勤職業其道甚備。嗟乎!富而不溢,貴而不驕,左車之言益信有徵矣。夫忠貞之裔,湮滅不可知者,二百餘年。而去病、左車與公三人者,始以文章發聞於世,可謂盛矣。而皆不能得一第。去病、左車竟淪沒窮困以死,論者且謂天道之不可信。而公卒以其子貴享後福,然則天所以厚忠貞子孫者,詎不量哉。當方正學收族日,一二賢者竅其幼息以免。忠貞遺孥得脫,史雖不載其事,保舍匿藏,要自有人,今正學之世未顯,而卓氏遂昌,亦可見忠臣之必有後,足以慰諸人於地下矣。嗚呼!忠貞之德可以百世,而公能上繼祖烈,下啟來胤,苟不書其行事以告天下,則無以昭示乎後之人。乃傀諸墓石。公二子:長彝,即編修公也;次方清,庠生。公以某年月日生,以某年月日卒,以某年月日偕原配張孺人合葬。墓在武康之河圖村。婁東吳偉業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