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瀯元氏族譜

浯瀯元氏族譜

浯瀯元氏,始祖元子哲祖籍河南, 北魏苗裔,唐天寶年間進士,唐永泰二年大曆元年(766年)崇仁知縣,大曆五年(770年)卒於衙內。時任撫州刺史顏真卿撰寫《元子哲遺愛碑》碑文。據史籍記載:《元子哲遺愛碑》碑文為顏真卿大曆五年(770年)十二月撰並書。原存江西崇仁縣。

族譜起源

元之先自拓跋氏始,魏孝文帝徒居洛陽易姓元氏,而後之繩繩繼繼別派分支者,隨靡不以洛陽為星宿焉!我祖子哲公,生於唐開元六年公元718年,河南信陽羅山縣人,天寶進士,崇仁知縣,治行循良,因兵戈梗道未歸,遂家於崇仁衙側米倉巷居焉!歿唐大曆五年770年,享年五十有二,葬公廳之西。公有三子:長麟徵,次麟趾,幼麟集,皆居官署後之米倉巷,為眾枝之乾。

當日仁民愛物之心,遍灑於閭閻,合邑士民如喪考妣然。邑志載:“大曆五年,尚書考功符下崇仁,為建祠立碑於縣南五步,魯公顏真卿書:“緣兵荒未歸遂家於崇衙後之米倉巷”,繼建鳴琴閣,於城隍廟左(元子哲遺愛碑)

後有,明宏治崇仁縣令葉公天爵,素知我祖澤民之恵,將生前十四德銘之於坊,於表揚,於市使沒世不忘,併合邑黎庶沐其惠愛,不忍我祖之深仁厚澤淹沒,聯名呈請題準神位,永遠享祀學宮名宦祠內,春秋祭祀以酬我祖之深仁也!自是宰茲土者,如郭公孝思,馬公一德類,皆勒石鐫文,贈詩作賦,以憑弔其芳跡,至今崇祀名宦,猶得仰餘光焉。

浯瀯元氏族譜 浯瀯元氏族譜

明邑鄉賢吳聘君康齊先生(吳與弼)序吾譜,贈楹聯云:“四朝文物米倉巷,百世根基浯瀯橋”。

譜序目錄

《浯瀯元氏纘修族譜序》 宋鹹淳五年六月朔日,裔孫凱敬書
《浯瀯元氏重修族譜序》 明景泰辛未十一月晦日,同鄉吳與弼序(並收錄於四庫全書,康齋集卷九序。吳營橋元氏族譜序)

《浯瀯元氏重修族譜序》 明景泰壬申春王正月八日,二十世裔孫朴百拜書
《浯瀯元氏族譜序》 皇清雍正元年癸卯歲三月既望文林郎知崇仁縣事西冷馬一德隣聲氏撰
《浯瀯元氏三修源流遷徒考》皇清雍正二年甲辰六月既望 三修董士裔孫謹識
《浯瀯元氏重修族譜序》 皇清雍正二年甲辰六月既望 三修董士裔孫謹識
《浯瀯元氏重修族譜序》 皇清雍正二年甲辰歲伏月既望 姻晚生廩[lǐn]膳黃文煥頓首拜撰
《浯瀯元氏三修族譜序》 皇清雍正二年甲辰歲六月既望 斗山後學眷晚生朱夢雲頓首拜撰
《浯瀯元氏三修族譜序》 皇清雍正二年甲辰季夏月 望日 裔孫逵薰沐百拜書
《浯瀯元氏三修族譜序》 皇清雍正二年甲辰歲仲秋月中涴 吉旦 二十九世裔孫璜賢二薰沐拜撰
《浯瀯元氏三修族譜序》 皇清雍正二年甲辰歲六月 既望 二十九世裔孫英傑百拜書
《浯瀯元氏三修族譜序》 皇清雍正二年甲辰歲抄秋穀旦二十九世裔孫韻薰沐敬撰
《鎮文公支譜序》 皇清乾隆四十年乙未歲冬月 穀旦 雲衢姻晚生曾千古頓首拜撰
《浯瀯元氏四修族譜序》 皇清乾隆三十七年壬辰歲孟夏月 穀旦 賜進士現任廣東肇慶府恩平縣知縣 年家 姻世弟吳 本頓首拜稿 皇清乾隆四十一年丙申歲三月中瀚梓
《浯瀯元氏四修族譜小引》 皇清乾隆四十一年丙申歲穀旦 三十一世裔孫亨光薰沐敬撰
《浯瀯元氏四修族譜跋》 皇清乾隆四十一年丙申歲 季春月 穀旦 三十三世裔孫 善 薰沐敬撰
《浯瀯元氏五修族譜總序》 皇清嘉慶十八年癸酉歲季冬月穀旦賜進士文林郎前知崇仁縣事 大梁陳學詩 頓首拜撰
《浯瀯元氏六修族譜舊序》 皇清道光二十八年歲次戊申孟冬穀旦 三十三世裔孫願宗謹序
《浯瀯元氏六修族譜舊序》 皇清道光二十八年歲次戊申季秋月穀旦 三十四世裔孫郡庠薰沐敬撰
《浯瀯六修族譜跋》 皇清道光二十八年歲次戊申季秋月穀旦 三十四世裔孫郡庠薰沐敬
《浯瀯元氏七修族譜舊序》 皇清光緒三年歲次丁丑冬月 穀旦 三十六世裔孫良弼薰沐端肅敬撰
《浯瀯元氏七修族譜舊序》 皇清光緒三年歲次丁丑小陽月 穀旦三十三世裔孫邑庠廷輔沐浴敬撰
《浯瀯元氏七修族譜舊序》 皇清光緒三年歲次丁丑孟冬月 上涴日三十六世裔孫錫圭薰沐端肅敬撰
《浯瀯元氏七修族譜舊序》 皇清光緒三年歲次丁丑冬月 穀旦 三十五世孫鍾靈薰沐敬撰
《浯瀯七修族譜跋》 皇清光緒三年歲次丁丑冬月 穀旦 三十五世孫鍾靈薰沐敬撰
《浯瀯元氏八修族譜序 》 皇清宣統元年己酉歲仲春上瀚穀旦 三十七世裔孫集熙仁端薰沐肅敬撰
《浯瀯八修族譜跋 》 皇清宣統元年己酉歲仲春月上瀚穀旦 三十七世裔孫集熙仁端薰沐肅敬撰
《浯瀯元氏九修族譜》 中華民國二十二年歲次癸酉季秋月,三十八世孫義世譜同端肅敬撰
《浯瀯九修族譜跋》中華民國二十二年歲次癸酉季秋,三十八世孫義世譜同端肅敬撰

傳記摘錄

《浯瀯橋記》

歲甲辰春,步自賓塘,歸而過元之浯瀯橋,臨流俯眺天光蕩漾,日色呈輝,煙樹離迷,其間浮鷗出沒其下,水於曲而常通波安閒而不怒,徘徊久之,祗覺別有會心,而不能名言其隱者矣!適里中長者道過,予前因詢其造橋之奚,自曰:先祖有號翼明者,捐資鼎造焉!迄今將百餘年矣!因號翼明故又名翼明橋,吁!吾知之矣!夫人有窒於中,則中無所主,故百憂得而攻之,萬物得而爍之,又何所往而有自得之,致惟知者本性清明,天理常流,即見物而不逐於物,在非物無在不樂也!試觀浯瀯橋,襟羅峰而拱立,層巒聳翠,上出重崗,萬壑爭奇,仰吞墜露,共或有隱君子出其間乎,坐背軍峰,閣臨流水,灑香水之捐滴,清萬井之囂塵,意者有仙人蔽其後乎?橋之右有亭翼然,往來行旅絡繹不絕,得毋有英豪表表,再仿題柱之志者乎?橋之左林深而木古,口帶水而環山桑麻遍野,弦誦不輟者,此則浯瀯元氏之世居也!知必有偉人焉!出乎其間者矣!夫一浯瀯橋耳,從其外而觀之,苞桑磐鞏,若未嘗有橋,然從其內而觀之,不過十餘丈,長僅百餘武,而魚龍百變出其中,沙石飛騰出其下,納眾流而不見有餘,運畫夜而未嘗有已,來無所迎,去無所執,波濤撼之而不驚,車興負之而不重,非積累之厚,而中無所窒者,奚以若此,況,人為萬物之靈,天之所賦予者不薄而顧以名利,役其行嗜,欲攻其心,斯亦無怪乎?戚戚終身而不樂也!元公有見於此,故顏之曰:“翼明橋。”翼者,敬也!人為敬則中有主而自明,惟惰則中無主而自昏,此聖狂之所由分,而元公之有是號者,則其自為可知矣!復以是名橋者,則其為人,又可知矣!世俗不知,輒雲公號翼明,故名其橋,則是私而已,又謂是橋之成人無涉似也,而非命名之意,甚至以是橋之資費,累千金,某公能舍割,積功德為後世子孫計,其見益陋矣!鳥足以知公之志哉!

皇清雍正二年歲次甲辰署月望後 斗山後學朱夢雲賦才氏謹識。

《子哲公名宦傳》

見府縣誌

唐元子哲河南汝寧信陽羅山縣人,唐代宗元年由進士令崇仁,治行循良為諸邑最,大曆五年尚書考功,符下崇仁,為建祠立碑於縣南五步,魯公顏真卿為書,緣兵荒未歸遂家於崇衙後之米倉巷,歿葬公廳後西。弘治十二年冬,縣今葉公天爵,勒公十四德於坊,詠以詩現祀名宦。

《盛霖公傳》

先生康皇偉人也!生而穎異,每指授輒成誦,其父淑通公甚愛之,曰:“吾有此子,吾志得也“! 因另卜居連塘,為先生成立計,先生大有氣概,幼從塾師游,正課暇必取史讀之,恍然若有得,年甫十四會上軍需頗急,詔天下預納新稅,公以遺虛糧十餘石,力不能支,竟為邑候所獲,先生直以身代邑候感之,乃釋厥後,先生學日益力,數日益奇,十餘年間奔走名場者幾許而屢振屢蹶,卒不能獲一遇,而淑通公已逝矣!哭泣極,猶強顏解太孺人憂,而孺人終不可解,數年間寢成廢疾,舉動不能自如,先生極力身奉。自戊寅以迄甲申,其依依左右者,日夕無怠容一時,鄉里人鹹目為孝,先生悵然曰:“孝固如是耶!當不爾爾”,掩淚而去,自是以後,先生不得於其身欲及子孫,因得宅左曠地,築成閭塾,延名宿為後學楷模,先生亦以身處其中,日督不懈且舉生平所作詩文匯成帙,欲以問世,惜其時嚴,坊刻之禁不果,遂焚之而先生亦冉冉老矣!歲癸亥,先生構疾,既彌留嗣子英傑,戎攜幼弟旦詣寢所泣曰: “大人之病革矣!請以閭塾為大人祠”,先生瞿然曰:“呼!吾不能副先人志,是不能為人子矣!安得為人父,何以祠為?雖然吾所嗜者學也!得一所以棲,吾神且日以課後人,如吾生前者亦吾之願,特以祖公奉之,吾滋戚矣!”慎母以公題其額,故至今猶遵為“元盛霦祠”雲,因為之贊 ,贊曰:

先生之學 積乎東壁 先生之氣 充乎北極

性真流露 匪躬是惜 周旋庭幃 服之無敵

人曰孝哉 我心孔亟 其及為何 山陽之笛

易塾而祠 遺言可繹 神靈居之 精光奕弈

以先生之心成先生之德先民有言昊天罔極

皇清乾隆四十一年丙申歲春月 年姻晚生饒觀嵩呼三氏頓首拜撰。

《明冠帶鄉賓翼明元公傳》

幽蘭在空谷而其香遠聞,實玉藏深山而其輝外著,士之敦行善道亦若是已矣!昔人云:“發潛德之光幽,吾以為德之潛者,其光雖難閟,非人之發之,彼自為發之耳”!今於元公翼明重有信焉!公諱魁,字應升,行繼一,翼明其別號也!公先世河南有子哲公者,由進士宰吾崇,愛崇巴華之秀,遂選勝而居於衙後之米倉巷,繼則伯常諸公,再遷浯瀯橋,奕世載德不忝前人,傳數九世而產公,公秉資頴異,早攻舉子業,籍籍有聲數奇於遇,遂絕志進取而優遊於丘園濂麓之霽,月光風洛川之傍,花隨柳夷峰之,綠樹青山恬如也!席先代腴貲弗,屑屑自為封植輕推解樂施,予每遇凶歲輒出粟賑貸,賴以全活者甚眾里之浯瀯,為要道盛春水潦窮,冬雨雪往來,恆病涉公造橋,以利行人,故以翼明名其橋,惠聲載道至今勿衰,嘗助修雉牒為牖戶之綢繆,及流寇掠境,得免於蹂躪者,公之力居多,其表彰先賢重刊《吳聘君文集》,俾布百世,亦足以覘其尊德樂道之雅意,至於捐資鼎建“明倫堂”及明新兩齊,以推崇先聖,而助朝廷之興賢育士,載在邑乘尤赫赫,若前日事,維時邑長官,飭杖履醴餞迓嘉賓者至,再至三而公謙讓,逡巡固,謝不敏蓋其生平之抑,然自下而龐利不居大率如此郎君,三克成之以義,方聲著藝林名馳璧水,今之孫會濟濟皆繩武良材,將來之所以亢其宗者,正未有艾!則公家教之茂而流慶之長也!公與予家為世姻,故公之懿行知之詳且悉,因為之傳,以致景慕之意,且以見潛德幽光歷久,愈耀有志,於為善者之益,當知所勉也!

皇清雍正二年歲次甲辰,禮部鄉副進士候選儒學教諭,年家姻晚生陳文范頓首拜撰。

《欽達公忠義傳》

見府縣誌

明元義,字欽達,十三都浯瀯橋人,唐令元子哲之後,練達有力勇於為義,正德初盜起,欽達請於部使率眾剿殺,鄉賴以安歲。庚午饒州饒原盜發,當道授以百夫長,命領民兵格之,於是擇昆季,僮僕有智勇者,偕行九月,次梁山坂值雨雪,泥淖十旬不得進,寒濕相薄死亡過半。十二月賊突犯營將士皆潰,欽達獨與家兒酣戰,斬賊首十餘級,久之援兵不至,與千戶某等皆死。之事聞總兵董參政朴,為之哀悼,長嘆遣祭於家子二長曰:“侖痛骸骨無歸,具衣冠,招魂安厝”.邑人御史吳鉞,題其墓曰:“忠義”。

《大有蘭三公傳》

公諱勛,字道亮,別字大有,行蘭三,曾祖以器公,祖應升公,父尚文公,公其三子,而出繼叔父尚忠公為後,公幼真英敏之才,長宏經濟之學,年方廿五即游泮水,越一歲恩授薦舉,雖未得著跡廊廟功施後世,而其才德固以無憾,且秉性公直,制行端方,凡里中巨細事務,靡不聽折衷,所謂柔亦不茹,剛亦不吐者,公其無愧,公出繼之母予姊也!事之如生母,問寢視膳必盡其誠,及余姊終哭泣哀慟,所承田產不私之一己,而與兄弟共焉,鄉族稱之,靡有間言非孝友之實積於中,而著於外者能之乎,然此猶處其常,而非流離患難之際也!憶順治辛卯,群盜寇發,公不計財物,揭家潛外,殆所稱明哲保身不虧體,以辱親者哉!嗟嗟!公之困苦,若此乃履險如夷,父子室家保聚如初斯!固天相之吉,實公謀為之,善故,得以承宗祧於弗替也!凡此皆公之可見者,余與公為世姻,見之真聞之詳,因略述以為傳!

皇清康熙癸丑歲孟秋 順治辛卯一榜 姻弟周吉人藹吉氏頓首拜撰

《愛亭公傳贊》

公浯瀯元之達人也!生姿穎異,弱冠游庠。乃唐進士為崇開邑縣令,子哲先生之苗裔也!迄今藉藉稱道,無間人言憶公當日,殆有未傳之盛德歟,所謂空谷幽蘭馨香自遠,櫝中美玉輝光外鑠,惟公重有信焉!公諱善,字惠子,號愛亭,行灴一,余同學知交,梓君之高祖也!戊申歲,總成家乘,謬承委託,共勷厥事,予校閱文翰,披覽巔末,見乎碑銘頌錄,燦然具備,公獨詳其世系而行誼莫覯,予竊異之,既而流連,太息詢諸梓君,因略舉以告曰,惠公所行綦難盡述,而其生平所最著者,腹飽青蘘繼而為人塾師,勤勤懇懇,一切涉獵,作輟之習,嚴以最之,靡不慕其淹博,負笈相徒,凡追隨几杖者,莫不艷之羨之,曰:先生真後學之楷模也!且稟性樂善,急公仗義,無論募建橋樑,修葺管道,以及賑饑排難,扶危濟困,求助於公必慷慨倡捐,施不擇人。鼻祖子哲公,治行循良,卒塟署內西圃,澆奠祭掃,屢加優獎,奈冦亂停止,公不忍聽其廢馳,呈請督學部院,淮復祀典,嗣氏崇樂子孫,每值清明,展謁墓旁,綿延弗替,公之力也!嘉慶三年,族建祠宇,公不遑瑕食,竭力督造,無一夕少懈,所謂黽勉從事,無伐善施勞,公其有焉,其處室也,席豐厚膺,饒裕而猶,卑以自牧,淑慎溫恭,持家克儉,任人惟恤,無一毫驕傲奢侈之態,公兄弟五人,公居長,庭幃之間,藹然和順,友於誼篤,非度量含宏者,其孰能之子三,崢嶸事業,家聲丕振,各自有以樹立焉!厥後孫枝蕃衍,或身側太學,或名利膠庠,余皆魁梧俊偉,卓犖不群,旬乎作德,日昌矣!德者壽之徵也!故大德者,必得其壽,所以天與遐齡,年逾八十有奇,無疾而逝,行誼若此,惟譜所以錄其實也,況公去今未遠,徒令冺沒不彰,曷足以盡闡揚之義哉!維時纂輯重修,予屬眷末,唯就梓君之所示者,為之搦管揮毫,郰贅數言以傳,其行於萬一,並附贊於後人

贊曰 :偉矣惠公 靈傑浯瀯 天資卓越 學問淹通 經今緯古 早廁黌宮 扶危濟困 善積厥躬

誨人不倦 黽勉是徒 孝親敬長 和氣婉容 持身涉世 恪盡溫恭 予生也晚 仰溯高風

所仰維何 造祠孔力 矢慎矢精 小心翼匕 祀典復開 芳流奕襈 慷慨襟懷 施興弗惜

如谷之蘭 如櫝之璧 雖曰幽哉 聲輝可釋 天錫遐齡 杖朝遺蹟 秀毓層揩 喝其有機

皇清光緒三十四年戊申歲冬月 榖旦 北耆梅塢後學晚生陳鍾麟頓首拜撰

《元公毓生先生傳》

往者李克論相有曰: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興,達視其所舉,貧視其所不為,賤視其所不取,余每讀斯語。未嘗不慨然曰:觀人之術備矣!居今之人孰有能,一行不苟,一介不取,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如吾姻伯,元公毓生先生者乎!公幼習詩書,深明禮儀,其為文也!理能著實,氣則騰空,勁氣直達之中,而尤有一段真意貫注其間,以故采芹桂,他人所極力揣摩,而難冀一,當者自公得之,不啻行所無事也!嘗見公所自撰譜序,其諄諄於米公質渾噩,公行安詳,公材卓犖,公度汪洋,幼習庭聞,長勤詩禮,含英咀華,窮原竟委,文師韓柳,書法鍾王,詩宗元白,學溯朱張,芹沼分香,蟾宮折桂,木鐸攸司,教嚴儀利,鹿洞風微,幾五百載,墜緒昌名微 ,公已壞生也!自天逝也!何歸惟茲山斗,一去墟欷糞牆,朽木謬荷束床,八年啟迪,千載景行,謹綴數言,用抒管見,難為公榮 ,適為公玷 。

皇清宣統元年己酉歲仲春月上浣 糓旦

子婿陳紀瑞頓首敬撰

《黃氏浩六孺人節孝傳》

嘗讀正氣歌曰: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未嘗,不嘆正氣之猶在人間也!顧士君子讀古人書,漸仁摩義求其矢志,在一時,而丹心貫千古者,猶不數覯,況以婦人女子之流而能扶正氣,振綱常,豈非古今之奇節哉!予與元子惠君素所友善,其祖母太孺人,固劍邑庠生,黃元詔公之女也!孺人家教彌深,未字時,善事父母針黹,暇間取內則女箴,諸書玩閱,數年甫十九歸,配太年翁浩六先生克儉,克勤執箕帚奉舅姑,無一富豪女子態,且太年翁性嗜讀書,孺人必焚,膏佐讀歷,漏下幾刻猶勸學不倦,無何年方弱冠,太年翁頓棄塵環,孺人搶地呼天,食不下咽,者數日,窺其意,似欲捐軀殉節者然,尊大人黃先生,撫孺人而言曰:爾姑舅具存子女,尚幼爾慷慨赴死,則壯者已逝,老者幼者尚可保耶。孺人用是幡然悔悟曰:死天下事易,成天下事難,今而後未亡人之志決矣。維時郎君方周女始三歲,且郎君靜翁體素,嬴勸攖疾病,孺人提攜顧復遍,歷艱辛比長遣人家塾,孺人恭禮先生,內誠外敬,無弛意無懈容,更非他人所可及者,厥後靜翁樹幟文壇,亦能不貧。孺人之望,奈數奇不過遂爾淹跡異途,孺人諸孫濟濟俱皆嶄然頭角,秀撥不群,而冡孫諱善,字惠子者,尤能經今緯古,學飽青箱,予與惠君誼,屬同庚甲午科試,又同見於督學曹老夫子,既而秋闈余以不才,忝膺鄉蔫,赴宴歸過庭拜謁,見孺人白髮蒼顏,儼若有丈夫氣概,而惠君並舉其生平以相示此,孺人之善行固,予之所稔知者也!歲越丙申余,自北旋貴庭譜牒碟告成,惠君以書來予,索予為傳,予以孺人之懿行昭彰,自有無容表暴者,然立德,立功之心,亦孝子慈孫之所不容已也,爰爰為之搨管揮毫以傳,其行於萬一,云爾 。

皇清乾隆四十一年丙申歲孟春月 穀旦 禮部進士候選文林郎年姻會再侄侯章頓首拜撰

《浯瀯橋元母甘太君節孝實錄 》

太君予之堂姨母也!予不敏幼讀書未識大體,始成童時,奉先慈命來省姨母,見姨母時事太姻母而便衣素裳,直率乎常態,予竊疑焉!歸以詢諸先嚴,先嚴顧余曰 :“汝惡知禮乎”?古之孝子,不修儀不飭容於二人之前,汝姨父裕賢公,自戊午年,棄姨母而仙逝矣!今姨母若此欲盡孝也!欲全節也!予亦少悟厥後,予棄薄植而務蠅頭,其得侍姨母,日較前之濁跡名場時,更數因悉,姨母行狀其秉性也!柔以順其出言也!緩以寬其處事也!慎以周昔之,頌四德美三,從者姨母有焉!歲甲申,蒙族長幼尊卑力舉,孟叔思中先生,之三郎君為嗣,戚屬合定後,凡一切養育教娶,撫字無弗至者惟一心,無岐視也!迨癸已,諸賢叔輩復興義舉,出結遞申叨,恩準詳奉旨旌表:“節孝甘夫人”,茲者太姻母,業膺天眷年几上壽,而姨母尚以嫗婭之軀,日周全於晨夕之間,其不修儀也!其不飾容也!亦復如故,雖曰:“欽命甘夫人也”!固猶然故,我之姨母也!節耶!孝耶!有相濟而成美者,予本固陋,敢詡能為姨母傳,第即其清操苦詰, 附之簡末,俟姨母百齡之後,必有縉紳先生執笏儒毫,為姨母傳者,故錄之。

皇清乾隆四十一年丙申歲夏月 劣姨甥袁經漢碧川氏薰沐謹志。

《浩三公徐孺人頌》

孺人徐氏,里居沔滸,父曰:必輝,職隸分府。孺人之生柔淑靜,專及笄立配曰:嬪於元,惟元之先,實宰吾地,孺人之夫乃其後裔,三二而寡,栢節自甘,更可痛者,膝下無男,維夫人之兄厥有二子,爰立其一以繼夫嗣,無何夫兄旋即於凶,夫婦迭逝,遺孤煢煢。孺人概然曰:責在我,以養以教,俾無隕惰,孰知多故,脊脊門牆,夫弟夫婦,復爾俱亡,有子方孩待人食飲,保抱提攜。孺人是任載瞻堂上,尚有衰姑。孺人朝夕危持顛扶,及姑既終親營塟宅,母子相依,夫在姑側,又於夫右穴地,自圖俾明婦道,死亦從夫,三世一匡身扶,終始非賢非能,誰堪當此,肅肅霜荊,矯矯壺型,曰:予有頌以永生平。

時 皇清乾隆四十一年丙申歲夏月 吉旦 禮部進士 勅授文林郎知湖北宜昌府東湖縣事兼署荊州府監利石首兩縣事記錄七次記大公三次鏡亭徐澄拜撰

祠碑記摘錄

《子哲公寶塘廟碑記》

歲已己奉簡命崇尹,甫下車周閱衙舍,見署西北隅有神祠一所,其後老樹蒼藤掩映孤墳,不禁為之愕然,及拔史進儀,汪翼日祀,釐謁聖后即向此問炷香,展禮畢靡婺碑文及前令倡和諸詩,乃知為開邑侯元公之馬鬛也!嗣是詳讀郡縣誌,並細詢巔末益心儀之而每以廟貌卑隘為歉明,年春捐俸於塋前之左,別構數楹翼以東西,兩間樓其上四面洞開窗欞,加之髹堊㒷蒰煥然鼎新,規模較前不啻數倍,是年清明公之子姓拜掃,即命其崇樂兩支卜卦,吉置主送奉正座,予特備羊豕致奠,嗟乎!崇之為邑也!亦古矣!公始鳴琴於斯作聲名文物之權輿,維時德政燦然,政令上之刺史如顏魯公者為之親書,則當日之悅服人心也!何如宜乎俎豆名宦而一統志記之,以紹後也!雖公以中州籍不獲歸魄首邱然,即肇族於寶水傳之二千餘年,永永不暨,豈非積功累仁之,一驗況派衍二邑,其人文之濟濟益足光大,公之令緒乎,予故尡煌榱桷並步前韻而系以詩,亦郰以志慕仰之誠雲!

詩曰:

離離宿草咽孤猿,誰向泉台問輊軒。

績偉獨推光簡冊,瓜綿何用返鄉園。

千年檜老云為䕶,五夜苔蒼月作藩。

料得魯公曾載筆,循聲想已慰靈魂。

皇清乾隆十五年庚午歲仲春月 文林郎知崇仁縣事陶爕撰立。

《子哲公樂只祠碑記》

癸酉之冬之奉簡命尹崇,甫下車祝釐謁聖后,與友人晚眺於內署之西,略數十步外有二廟,其一位神廟,其一位唐進士元子哲先生之廟,又前有小徑直透西北隅,樹林陰翳植嘉木美箭其間穴一塋,廟一所,及撫其傍之小碑,刻前人詩賦,始知子哲先生之瘞玉於斯也!顧其塋傾圯而其上又加一小廟,予怵然傷之,迨甲戌之春,元氏之子孫以春祭具呈予即以遷廟修塋之舉諭之,既各唯諾以退逾月之後而負土累石未幾,而塋墓底繼復鳩工庀材為杗為桷,各適其宜不旬日間而新廟亦成,噫比果何以致之耶!疑先生在天之靈,若或啟之而若或相之而使向之頹然者至此,而復煥然也!茲值蒞治之暇喜譜其事之本末,勒諸貞珉俾後之踵斯廟者,未嘗不嘆子哲先生之有後於寶塘也!於是乎志並和以詩。

詩曰:

置後徘徊無別況,獨存唐令一幽軒。人瞻此日揚名碣,我拜當年痊玉園。

雉蝶低低環作附,犬牙聲聲豎為藩。兔狐不敢侵棺骸,留與諸賢結夢魂。

元公百世藹幽光,采著碑文慕不忘。浹意為存搖筆下,通神豈外酌樽旁。

朝看弔鶴飛猶緩,夜聽窓猿句似忙。前哲已曾交唱和,誰能得禁寫詩狂。

皇清乾隆二十一年丙子歲春月 文林郎知崇仁縣加十級記錄十次錦江王欽明撰立。

《重修署內元公祠序》

自秦廢封建為郡縣,而後之守土治民者,率難久於其位,其在位也利獘有所未悉,治澤有所未周,故其去也民亦忽,忽若忘之若乃仕於斯,歿於斯葬於斯聚族於斯,曠千數百年而族姓益繁祀事不竭,如崇之開邑令元公諱子哲者誠卓越,名宦中伊古以來,不數數見也!公本河南羅山人,唐代宗元年由進士令崇仁,後以兵荒未歸,家於邑之米倉巷,率亦葬於是,嗟乎!中世士大夫以官為家罷,則無所于歸,如公之宰崇也!生死歿塟其精爽,既留於巴山寶水間,而子孫分居於崇.樂.南豐三邑,又歲時以合族享祀弗絕此,雖無所于歸而奚啻得所歸也!將古之所謂鄉先生沒而可祭於社者是耶!非耶!抑吾考之邑志,大曆五年尚書考功,符下建祠,於縣南五步顏魯公書其碑,及明弘治十二年,縣令葉公天爵復勒公十四德於坊,迄今披榛棘咨故老求,所謂平原天爵各碑書舉,皆剝蝕風霜雨露淹沒,而不可得顧公之德,獨能赫烜人間,俾崇之婦豎亦知有公稱道,至今弗衰,由此觀之士大夫,自有所以樹立不朽者,而碑書之存焉!可毋論矣!邑署西偏為公之墓,其東南數十武舊有祠,祠隘而狹,予乃謀於公之族人易以爽鎧而張大之益,雖所以妥公之靈,無亦撫然於士大夫之守土治民者,可以知所法矣!是為序。

賜進士出身知崇仁縣事大梁陳學詩頓首拜撰並書祠聯:

老樹婆娑十四德甘棠遺愛

尺封窅寂千百年豐碣銘功

匾:治行可師

皇清嘉慶六年歲在辛酉仲秋月中澣。

《重修署內元公祠記》

粵稽郡縣之設,由秦時廢封建而始故,凡守土治民者,非有深仁厚澤厭於人心,孰能歷久不忘哉!若我祖子哲先生籍坸河南羅山縣,唐代宗元年由進士為崇邑令,德教善政豐碑之記載昭然,先生仕於斯,卒於斯塟於斯,聚族姓於斯,邑署內西圃為祖之墓,其東南數十武舊建有祠,自唐迄清歷五朝而祀典勿替,維崇與樂合兩邑以薦馨香,至鹹豐年間,遭兵燹而祠宇化為荒墟,兩支後裔有志創修,緣兵亂初平興功未果,迨光緒元年有縣令張公諱文泗,廣東番禺人,甴進土為崇邑令,訪我祖之令德,慕先哲之遺風,遂慨然有志捐資代為修葺,落成之日並賜贈匾聯,於戲人生所不朽者,惟德以德動人而人之欲立德者,有同心也!張公厚德惠我先人,詩所稱:樂只君子,民之父母.”其斯之謂歟後裔銘心,不忘樂為之記!

匾曰 :鳴琴肇理

聯曰:

千古獲佳城常蔭猶留常使民懷情令德

兩支開巨族瓜綿有自可知祖澤裕孫謀

番禺張文泗拜撰

《本邑縣署西子哲公墓碑文並詩》

予尹鰲溪,接元氏衣冠,恂恂多古道。因熟知其始祖子哲先生,唐大曆中為崇仁令,舉循良第一,事載郡邑志中,後以兵戈梗道遂家以崇,卒葬縣署之廳西。予心艷之,以未獲展禮為憾。壬午之秋,奉檄攝崇邑務,祝厘謁聖,次循行衙署西北隅,蒼藤掩蓋,老樹婆娑,磚封石衛,公之墓巋然獨存,載崇樂二邑裔孫重刊嗟嗟,名鄉碩輔,馬鬛牛眠當其盛也!豐碑屹屹,華表森森,翠柏留雲,喬松蔽日,樵夫牧豎,數十里之外,裹足不敢入,一旦市朝變,易陵谷迀移,其犁為田,而踐為壞者,不知幾何,幸有一二存,亦不過作,狐狸之窟,荊棘之叢,梨花無主,麥飯誰供?又孰能如公,遙遙千百載後,英風常在,古冢常新,崇樂裔孫,春秋澆奠,使聞之者興起,而見之者,徘徊不忍去也!耶!爰薙草茭蕪,捐資修整,以識嚮往,且系以詩:

廳西牆角掩孤墳,絕勝羅池祀柳軒。鐵畫魯公鑄國是,金戈米巷阻家園。

磚封尚有裔孫碣,樵採誰侵官廨藩。仰止高山恩大曆,清風白月吊英魂。

皇清康熙四十一年壬午歲季冬月 吉旦 文林郎攝崇仁縣事知,樂安縣事郭孝思撰立。

邑候馬公並同入步前署,韻詩九首謁唐元公墓次前步郭長安韻:

才披國史欽先哲 ,旋覓磚封傍後軒 。紅蝕壁衣苔鎖徑 ,翠添石鐻碣沈園 。

巴山有淚還沾臆 ,公廨何年忍觸藩。盛德豐碑堪不朽, 剪荊憑弔慰幽魂 。

文林郎知崇仁縣事西湖馬一貞:

老樹婆娑何代植,青幢紫蓋結層軒。一杯宿莾隣官署,千載賢候護寢園。

卜吉豈誠忘故土,流芳何必定雄藩。臨風一話殘唐事,不為先生亦斷魂。

蘭陵龔如垣:

開元古塜欣瞻拜,祀柳何須別構軒。表表令名留墓碣,稜稜俠骨塟官園。

多情明月澄長夜,無限清風拂短藩。謾道兵戈違故里,寶溪千戴仰芳魂。

南屏馬廷相:

荒砌森森留古壙,何須華表豎高軒。豐功令望傳金闕,阻道芳蹤寄署園。

雲過墓門猶帶影,藤盤石碣漸成藩。漫攜絮酒臨風灑,薤露難招永夜魂。

錢塘龔皥:

巋然古墓依官舍,桑樹童童似蓋軒。不少令名鐫邑乘,何須枯骨返家園。

開元有淚滴深禁,大曆無人振遠藩。此夜月明思往事,臨風灑酒奠羈魂。

西冷馬廷楷:

華表歸何處,亭亭鶴駕軒。一官在大曆,千載慕渠園。

老樹藤盤碣,豐功廨作藩。自來憑弔者,誰與話忠魂。

山陰錢鼐:

大曆河山成底事,先生高冢獨軒軒。名垂寶水標青史,家住巴山隔故園。

古樹情深籠石碣,蒼藤歲久結籬藩。興言往事添惆悵,千載空留夜月魂。

常林詹正言:謁墓之次,剪棘除荊,既和前詩,勒碑左方,以志景仰,因拉同人憇息下,蒼藤老樹風月俱研,幽浴文禽視聽皆適,不覺情隨境發,興藉杯傳,亦先生之靈有以啟之也,復得四韻為諸君子糠粃 。

老逐歡游愛景光,盆池拳石亦難忘。縱非內史流觴地,也似前賢掛劍傍。

耳逗鶯聲風斷續,樹添雲影月蒼茫。幕天席地杯傳急,造物能容我輩狂。

天涯無地不風光,席草茵花任徜徉。貸酒共傾明月下,敲詩屢和古墳旁。

枝搖宿鳥聲鳴咽,露滴飛螢看渺茫。絕似昔年隨几杖,城南小集興如狂。

猶記甲戍歲,近辰夫子設帳廣陵時,城南招飲宛如昨日事故云 ,皇清康熙五十七年寒食立。

墓志銘摘錄

《明故元公清逸偕配鮑氏孺人墓表》

清逸元居士曁厥配孺人鮑氏,合葬於本縣長安鄉之岩石祔先塋也!其子欽德,籠石於墓,以乞表夫人修德於身,達於家邦,碑在人口者其表,有若不必然者,然仁人孝子,恆懼先德,弗揚無以式諸後,則其情自有不能已者,二者之間必有能權其輕重者矣,余安能以其不必然為必然,而其不能已者,為可以已之,而弗之表耶,狀按居士,諱璉,字玉重,號清逸,河南元子哲先生之後也,元之為氏,道德功名,世不乏人,若宋則致仁,仲和,以明經而登進士第,元則伯禹,伯常,伯宗,為邵巷虞先生高弟子,而有二元之號,其餘表表可述者眾,居士殳克榮,克榮殳,貴源,貴源殳,紫高累世懷德,鄉稱善人,克榮娶李氏生居士,為人恬,退不求仕進,承豐富之業而所自持者益,謹言以時,出事以義,裁百爾所行,曲盡其道,尤好賙恤隣無告者多,俟以舉火常膺,萬石長徴,督有方民無讐斂之苦,官無逋慢之責,終身履歷,皆可師世而范俗。孺人姓鮑自幼聰慧,孺人擇配居士,既歸惟慎惟艱,益修婦道綜理,鹹宜公姑交贊而遠邇尊卑,莫不以得賢婦為居士慶,居士業日拓善益彰,孺人興有力焉,子男四,仁,義,章,行,仁即欽德,次義以驍勇,聞參政董公朴嘉獎而吊以文,有勇知方義其有焉,餘三亦克承祖業,為世偉人父母之教然也!女二,孫男十,居士先正統已未卒之,歲則宏治乙丑得年六十有七,孺人先正統庚甲歿之,歲則正德壬申得年七十有三,予嘗觀邑志所載,縣南五步有顏真卿先生所書,令君遺愛之碑,未嘗不竊嘆,元氏之盛,有所自上下千百年間,盛衰存亡,有慨嘆者多,而元氏藹然,故家文物之裔興,吾宗伍何其源之深,而流之長也!若此廼居士,可謂無廢先人者耳,又得賢內助相積累彌厚其流慶,固未艾也!不表其行於來世,而亦何行之是表耶!予以姻戚又雅好文字,非予為之表而所表者,夫誰耶,唯餘外艱而抱終天之恨,筆硯非吾事曷為表暴於人,而心適余之表耶,然欽德所以固請者抑仁人孝子不能自已之情也不能已而已之君子為也!謹評隲其概於石後之人庻有所式也!

正德癸酉年黃鐘月甲申 之吉 孤哀子仁章行承重孫昆泣血立 賜進士第試都察院政後閤饒富撰 鄉進士湖山黃敖篆撰邑庠黃洲黃幟書丹

《元處士道善公墓志銘》

公諱憲,字道善,號淑通,行業八,乃維能公之子也!維能公年十八而逝,遺腹生公,母孺人陳氏且悲曰:“天不厭元氏之行,以有此孺子,亡人無慮耳”!顧復鞠育傋極艱辛巳,而公少長送人家塾,年十歲約曉文義,母孺人常試以口占雲,能立身名方,孝子不就外傳,為慈親其幼年之敏達,如此及長每試揚屋,輒奪前矛,奈數奇不偶,歿老於童子場中,則非人之所敢粹也!天也!命也!公性至孝其於母,孺人生平未嘗暴厲之容,激烈之語,而為諄諄以得其歡心為快,雖處艱辛困苦之時裕如也!此非深有得於學問之功者奚,以有此公,可謂克實之令子矣!公娶縣北陳正國公女,生子三,長盛霦,次盛國,幼盛彩。女一,適六都顏有佐之長子,孫男眾多英傑與戎,俱補大學國子監余,皆英姿俊偉,挺拔不群,而且曾孫濟濟或側身太學,或樹幟宮洵乎!善有餘慶者矣!公於崇禎癸酉九月初一子時生,於康熙庚午七月初八酉時歿,葬本里山連塘門首,辛乙向,予與長郎君忝以戚誼,而兼賓主之好,茲因總成家乘,與聞梗概會郎君,重整公封墓,鐫石立碑,徴余作銘,因為之銘曰 :

未生失怙,既育斯母。英達夙成,孝弟斯古 。

掞藻摛葩,為士趐楚。天不憐材,淹蹇林麓 。

五十有七,歸於塵土。蓮溏之前,佳城吉卜。

偉哉元公,神流浯瀯。文心明月,襟抱清風 。

浩歌翠栢,長挹青松。照入古道,啟後巄蔥 。

皇清雍正二年甲辰歲伏月,斗山後學眷晚生朱夢雲頓首拜撰。

《南溪居士元公墓志銘》

公諱璡,字伯宗,父祖善世居縣治之後,自宋南遷以來,科第發身者接踵逮及,元季兵戈擾攘,因避寇離縣居撫城,聖朝平一兄弟復徒居於崇禮賢鄉之浯瀯橋,公兄弟三俱習孺業,長伯禹任儒學訓導,次伯常任戶部主事,升授鳳翔太守,公居幼樂隱弗仕,稟性靈秀,懷愷悌之德,心地和平無間,物我賓賢愛士,恪盡恭敬,文人鉅公多所契合。公娶鄧氏,得年五十九而故,無嗣,當命伯常次子隆承繼,再取黃氏而隆緣事未得終,奉而戍於西川,彼時兄年俱亡,孑然獨持風裁常庭訓諸,從侄方與深謀以助成立之意,拳拳在念奈仍夢幻泡影之,觀公於泰定戊辰五月初四辰時生,於洪武己卯三月初四午時歿,享年七十有一,惟從侄奉葬浯瀯橋北,其地坐醜向未,共三墎公居中,鄧氏居左,黃氏居右,厥後隆在衛四十年而告老還鄉,重念公生時之恩愛,傷於安葬之祭,恨未親臨,今復重新碑碣以表其罔極之恩,碣來求予銘之,予沗在姻婭之末,嘗得侍春風中今焉!己矣!嗚呼!糴薄宦南北與公別已四十餘年,今歸尋桑梓而公不作矣!悲夫豈忍不銘哉! 銘曰:

堂堂其躬 ,肅肅其容。生前挺特,確振儒宗。

瞻彼橋北,感動哀悰。住城麓麓 ,千載弗窮。

大明宣德九年甲寅季春月吉 廸功郎國子博士致仕邑人姻親黃昂撰撫州府崇仁縣儒學教諭張轅書丹並篆 孝嗣元隆 泣血立石

《翼明元公墓志銘》

元公諱魁,字應升,行繼一,別號翼明,予幼女適公長孫,稱大翁也!先是予為諸生多受,知於督學,使者公,因以西席屬,予偕公長嗣君,磨礪研席有年,公獎甚,予佐衢郡甫朞月憶公顏色,依依屋樑已,而聞公計慟機硬咽弗獲哭,奠公靈,行將有窀穸事,嗣君以公狀徵,予銘余實,稔公素忍不銘公謹,按公先世由唐邑侯子哲公令吾崇,緣兵荒未歸遂家於後衙米倉巷,越十世克儉公徒居撫城,十八世伯常公徒居浯瀯里,弈載明德保世,滋大曆數十傳至公,公生而穎異,蚤肄諸生業履優試郡邑,襲素封家,督公莫由鮮者,乃一志繼述先人所貽也,公體貌豐隆,鬚眉軒達,創廈連雲,意念常有,以自下如不勝衣沖夷之,度飲人以和歲大祲輒,出資助賑,所全活者甚眾,焚券蠲租鄉祝之如惠人也,置讀書精舍,為二幼弟延師授業,念鞠子哀孝友固其天性,非世人可同年語矣,其留心理學,重刻《吳聘君文集》,一時斐亹百世而下得讀其書,莫不興起公寧需講學之名,而表彰大業,不將千秋弗朽耶!吾庠“明倫堂”興明新兩齊久,嗟!焦土公毅然鼎造之,士人大悅上韙公,誼高旌公,閭請公鄉筳者,三公固卻不報,然則公龍龐利不居,雖古賢人奚以加焉!浯瀯孔道,寒沍輒病涉春濫,犯多溺,亦自公鼎造,行路藉以無恐,里中人用識不忘,今名“翼明橋”,及流寇掠境,公助修雉堞振睏乏,兵荒之後,吾黨生全公之明德遠矣!公於明萬曆已卯六月十一辰時生,於崇禎乙亥三月十七未時歿,享年五十有七。娶縣北陳氏,生男三女孫四,曾孫伯慶,曾女孫善,以七月初八已時,奉公樞葬一都水打塘蓮花形,太孺人墓左,首壬趾丙夫以公之生平倜倘,謂自耉膺多福而遽爾厭世遐邇聞者,鹹切思悼造物不可知者,雖然王槐竇桂玉樹盈偕死生,亦大矣!神流耀形骸俱公得全,於天者實未艾也!乃為之銘 ,

銘曰:

維公之生 浯瀯葆光 桃封衍胄 逵羽用藏

富好行德 為鄉之綱 有功賢聖 令名孔彰

遺編三肖 赤熾膠庠 蟄匕縣繩 愈熾愈昌

住城卜吉 壬山丙向 亥已兼三 展也永臧

川源映帶 氣藹蔥蒼 鍾靈發粹 茀祿永康

皇明崇禎八年歲次乙亥孟秋月上浣之吉

奉政大夫浙江衢州府同知姻侍教生劉國祥頓首拜撰文

賜進士出身浙江衢州府安縣知縣 古蜀花上苑頓首書篆 孝男 尚文 尚質 尚忠 泣血立石

《栢溪處士元公墓志銘》

處士世家崇仁禮賢鄉浯瀯橋,於大明正統甲子二月廿二午時生,諱興,字季胡,行忠十,號柏溪,乃德高石崖翁幼子也!甫歲半失怙鞠於兄,登溪公。兒時屹如巨人之志,兄嘆曰:吾弟終成材器。少長,果如兄言,天挺人豪,志節清高,讀書好禮,親仁尚義孝友,於家姻睦,隣戚弱冠,配邑西朱氏,有賢德,善相夫子,遂徒居本都尋源墅,孑立庭戶,益自卓越,剛不吐,柔不茹,業日廣貲,日裕家庭之內,雍雍肅肅而於宗戚,莫不孚信而浹洽焉,凡賢士大夫莫不交好,而相愛敬焉,正里閈之表儀親,族之翹楚者也,處士享年五十有五,終於宏治十一年戊午,又十一月廿一戍時歿,廬柩至庚申十月初一午時,安厝下厥山枕辰,面戍兼乙辛,生男三,早承庭訓卓有成立,婦三,女四,孫一,孫女二 ,銘曰: 公性好學, 動以禮樂。 天挺人豪, 氣憾山嶽 。爾雅溫文, 基業日拓 。鄉閭倚重, 大有振作。 孕育後昆, 超群卓犖 。卜吉下厫, 神魂有託。

皇弘治十一年戊午仲冬月廿二日 眷友生劍江黃鑒明拜撰 孤子 旦 昇 昊 泣血立石

帶川元公墓志銘

帶川元公者崇邑十三都人也!其先祖河南諱子哲公,唐天寶中進士命宰崇仁,居衙後之米倉巷,歿家焉!子孫世居,之後官易其地,為縣治之公宇,十世克儉公徒居撫城,十八世伯常公復遷於崇仁禮賢鄉浯瀯橋,歷廿四世而生三江公,代以詩禮,傳家仁厚,裕俗譜序中,彬彬著矣,三江公生男三,帶川其季公也!為擇配縣北陳悅閒公女,實為孺人夫,季公崇之君子也!先世業,孺伯兄為邑經生高等志,未就而歿,公力振其緒思益廊而張之,勿果乃棄,去操計然指讀周禮,熟悉六乾五均之妙,未嘗機覗射一切,蚤甲第,就本業經之起中人產貲累,鉅萬櫛此阡陌埒素,封且好急人之難,肉其骨而起之凋者,不啻辰宇,萬家即任俠自喜不立,倚魁之行更折節文學士,翹翹洗腆於賓好勿倦五屬之交,盡濁春柳之頌已,乃其貌重言重,金玉典型,凡里中囂爭持是非,不相下望,其間輒竦息鮮焉!相戒日寧,乾有同無,為季公知也!概其品,大都亢行高馳,忠信破奸,不獨里中推太邱長者,即邑令君,無不高其誼顏,嘉善旌之,是以公之令聞益著然,而得陳氏孺人內助亦多矣,乃孺人微獨有林下之風,為閨中之秀也!稟性幽閒摯有別惠,不妒,專一不二,雖家殷財阜而抱朴守素會,不翹翹作富家婦態,即末年,猶然時勤,霹紝躬親,瑣末從與季公,連眉諧老,並無片語,以相加遺且其艱於嗣,而無出,季公初末,萌側室,想孺人每相謂日,年逾四十而不為圖後計,則承祧何人,公因言娶何氏,郭氏而舉丈夫子三長君魁,次弼,幼良,即此一念,而孺人所為,長久助者,慮更深遠也!且長君魁豪爽,有大志雄,於資益崇盆,鉅浯瀯之濠,行者病涉,長君捐金造梁並元津之筏焉,有司榮獎之, 如季公所為紹庭,而振越公家風者耶,仲弼,季良,皆克家能子,初以英齡遂總攝庶政,比季公之識力更為超軼旬乎,與淵中之奇也!嗣是諸孫翩翩鵲起,翠竹碧梧間,復睹瑤環瑜珥,龍文千里曷有既哉,公諱砥,字以器,號帶川,行羽一,與孺人生歿,家譜具載,前志不備諭,戊申之吉,公偕孺人合葬於本里,魯家灣之原,於今已八年,已厥嗣魁,弼,良等雨露之恩,怵惕不禁,復計新其墓嗣,既襄事圖,立石墓側告後代,余奉天子詔,慮囚江南過立中魁等謁 ,而微銘於余,予揭其所聞大要表之,以風來世因為之

銘日 道象妙區奕奕載文十際之禮賢者所安合義而生合袝而墳廣堂斯煥哲人之封玉輝珠媚光祚後昆 皇明萬曆四十三年乙卯歲仲秋月上澣立 賜進士第出身主北直隸刑部雲南司事欽差審決江南文 林郎章光岳撰文 通家眷晚生章世泰書 男 魁弼良 泣血立石

《節婦元孺人黃氏墓志銘》

節婦諱奇秀,以康熙丁酉九月初五卯時歿,是年葬十四都潭坊,坑龍形,壬山丙向,兼已亥三分,後八年始重整其封,鬛著銘刻石於其墓,按孺人年十六作配邑庠元公,諱道猷。淑慎溫恭不事雕飾,雖席素豐,之後一切珠翠錦繍華麗諸物,悉屏黜之勤勞,內政奉姑陳氏性至孝,祈寒暑雨不輟越,壬寅秋會道猷公,捐館舍,孺人韶華方念五長郎君九歲,幼甫周期耳,爾時孰不為孺人懼者,乃孺人獨撫其遺孤,盟心矢日期以死報夫子於地下,或有勸之者曰:“人生世上如輕塵,棲弱草耳,何自苦”。乃爾孺人厥聲曰:“棄人之孤而更事二夫,此禽獸之行,吾不為也”!自是而志益堅守益固,年逾三十,持長素口誦阿彌陀佛,雲鬟膏浨泊如也!歲辛亥姑陳氏疾終,哀毀逾節,三年內事死如事生,自是而幼者壯矣!孫男繁矣!乃躍然自喜曰:“此吾數十年來,所以報夫子於地下之志,而今慰矣!雖死何愧哉“!然天既慳以夫婦之緣,自宜俾之以福,所以享年八十有奇,生子二,長盛發,次盛X,女一,孫男四孫女四,曾孫四女孫一,孺人堅志柏舟,自誓目睹後嗣之盛,將來必有榮封孺人矣!余於總成家乘,覽孺人行狀不禁樂為之 銘曰 :

繄元有母慈且淑,寶水淒涼久埋玉 。

浯瀯長鑒徹丹心,孤月半輪想貞躅。

柏舟千載有嗣音,米質一毫無瑕辱 。

後昆濟美接層堦,壽考維祺膺五福。

神返玉堂槐桂香,形歸窀穸潭坊麓。

皇清雍正二年甲辰歲新秋眷晚生朱夢雲頓首拜撰。

《上行元公墓志銘》

元君諱尚忠,字藎臣,號上行,別字維赤,行學五,祖帶川公生翼明之季也!氣貌遒上,躬履踐懿,髫齡服習前訓,雖席素封之家用,能以其殊材特質,大肆力於文章詩書之圃,以兢奉先志而英勃邁種,浩氣凌空及其鋒而用之,雄分益何多也!壬申間,業家弟,藝行敦懋,如紫氣拭士,光芒燭耀,有出匣風雲之勢,得薛雷望識,甲戍夏,遂補名縣籍,乃天奪其怙嬛焉!在疚君荷如將及焉!如不克及焉!日勤不匱,式凜內教不欲墜厥聲緒非

賜進士第通大夫北京刑部左侍郎前通政司通政使太常寺正鄉翰林院提督四夷館奉勅總督河南糧餉史部司郎中,章光岳撰 奉政大夫都察院司務前任北京國子監學政,章世純書篆

辦理買修祠宇首士

樂安: 荊華

崇仁: 世雲 禹門 發元 升聞 鶴年 章龍

《仗義樂助造祠修譜鴻名記》

自祖祠頹廢,凡茲後裔念切,本原雍皇時諸公仗義捐銀,人祠計圖生殖奈本小息微難以修構。復於乾隆廿年間,公同商議斂掠丁榖幾費劬勞,及放借各戶仍未清債。至乾隆五十七年,族眾協力同心將先年各戶所欠,概個個免息只收原數歸祠,秉公綜理。至嘉慶三年始得鳩公庀材鼎建祠宇,此固先公之靈而何莫非諸傑士之力也!茲當五修族譜告成,凡先年樂助諸公以暨掠派,及造祠修譜列,列鴻名應示不忘,故書此以記之仗義樂助:

月六 遂八 芬六 X八 賢二 宗一 宗四 宗八

總理綱: 鎮四 德光 芬四 祖四 德勛 聯七 德和 裕尚 孚言.

總理造祠: 德敬 德松 裕權 榮祖 督造 惠子 .

四修族譜鴻名

德光 德和 德士 孚言 裕濱 裕權

校閱文翰: 用民 裕洪 惠子

皇清乾隆四十一年丙申歲冬月上澣 吉旦

五修族譜鴻名

族長: 德渚

首事: 裕佑 裕萬 裕錋 裕河 裕晶 崇殿 崇泰 崇替 崇多

總理: 裕祖 崇帥

主修: 裕權 裕豐 達邦

校閱文翰: 惠子

皇清嘉慶十八年癸酉歲冬月 吉旦

六修族譜鴻名

族長: 裕厚 作澍

管首: 肇賢 肇榮 肇約 裕順 崇敬 禹門 嘉麟 崇亮 肇標 肇譜 肇起 裕銅 崇遠 崇京 崇華

主修總理: 作澍 嘉麟

校閱文翰: 勛 升聞 願宗

七修族譜鴻名

族長: 裕錫

管首: 崇唐 肇福 肇鵬 肇國 浯澄 基琮 基智 基禮 瀯達

基能 基祥 基歡 崇京 崇稿 肇淇 肇行 肇愛 肇景

主修總理: 裕錫 崇聞 肇亭 瀯礪 瀯經

校閱文翰: 鍾靈 廷輔 良弼 錫圭

八修族譜鴻名

族長: 崇唐

管首: 基琮 基化 浯碧 基書 基蘭 基歡 浯應 浯聲

肇棕 肇榴 肇漢 基生

主修族長: 崇唐

總理綱首 : 瀯經 基忠

纂修對正: 浯振

校閱文翰: 仁瑞

大祠管首: 基琮 肇松 基鹿 瀯經 普宗 浯振

浯作 基書 肇棕 志和 肇榴

八修本來山圖板五片

皇清光緒三十四年歲次戊申孟冬月

九修族譜鴻名

族長: 肇麟

房長: 基鳳 基發

管首: 基忠 基修 浯聲 浯盛 浯壽 浯發 浯晉 義正 義和

總理綱首: 仁興 義世

纂修對正: 瀯華 義仲

校閱文翰: 譜興

中華民國二十二年歲次癸酉仲秋月 既望

先祖世系

先祖家庭成員表

祖父:元懷景

父親:元彥沖

妻子:鄒氏

兄弟:元子上(兄) 元子長(弟)

兒子:長子麟徽 次子麟趾 幼子麟集

先祖世系表

魏獻帝拓跋鄰--聖武帝拓跋詰汾--神元帝拓跋力微--文帝拓跋沙漠汗--思帝拓跋弗--平文帝拓跋鬱律--昭成帝拓跋什翼犍--拓跋壽鳩——常山王拓跋遵——常山康王拓跋素——城陽宣王拓跋忠——城陽公元盛—濮陽王元順—武陵王元雄—武陵公元胄—武陵公元仁惠—武陵公元懷景—莫州刺史元彥沖—崇仁知縣元子哲

祖訓家規

祖訓

1,願後之人,仁愛以篤,其親謙沖,以養其度,積德積學,日而新之,月而盛之,灌溉熏蒸,則宇宙太和之氣,萃於吾門。
2,澤以詩書,文以爾雅,敦孝弟,飭廉隅,禮讓相先,凌兢不作,則戶皆可封,行見處則為潔已清操之士,出則為朝廷碩畫之人。

3,敦睦於姻隣,推之以信友,達之以忠君,則無人不可為禮義詩書之故族,吾用是毖為吾子姓者,知所自出,念其承傳之重,勤文學,懋徳業,仰體先人,以似以續,方無忝故家者矣。倘不知自朂,自惰自棄,以貽玷前人,是不孝之尤者,罪莫大焉!

家規

一,敦孝第。蓋孝第為百行之厡,家之所以齊國,之所以治天下,之所以平皆積,諸此故六經中,恆敦切言之,凡我族子孫細求諸六經之中實體,諸日用之際則宇宙太和之氣聚於一門,豈不是一大快事?

一,急國課。軍國糧儲自昔為重急,公奉上於今為烈故,逋負則為頑惡而刑罰必加浮費,日甚好義則為良民,而譴呵不及,農工不荒何樂如之,甚至包糧拖欠,寄稅累掯,其罪尤甚可不戒諸!

一,重農桑。國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衣食足則禮義生然,衣食之源出於土而聚於農,故勤則所獲者多而無饑寒之患,惰則可獲者寡而有貧乏之虞,此其易見者豳詩具在,可不勉諸!

一,崇儉約。儉約非吝嗇之謂也!凡冠婚喪祭當用,亦須用但不可奢侈過度,蓋天地生財止有此數而顧意以浪費,竭之貧窮其能免乎?“量入為出,稱家有無”,此八字當銘之座右,以為戒!雲!

一,尚節孝。蓋孝子節婦古今所不多見,因跡原心,果有孝行可風貞節,可錄者,族眾具聞於官以待優獎,祠仍重給以,昭後世!

一,謹婚娶。良賤為婚律有明禁,我族自祖宗以來俱擇世第,近見娶婦者貪人奩財而罔顧嫁女者,利人聘儀而莫恤,殊不知娶以配身而承祧婦,既出自微末,家法不諸無所不至,小則辱身大則辱祖,後悔何及,且貧富有命,命不當富即與千金何益?於己況以骨肉至親,為錙銖之利而輕棄其身於微賤,於心何忍?嗣是如有此等,斷令休親!不從!出族!

一,懲不孝。家之倫常父母為重,逆來順受,昔有明言,羅仲素有云:“天下無不是底父母”。了翁聞而善之,苟為子者忤逆不孝,致天性之恩,小則通祠責罰,大則送官究治,斷不姑貸!

一,懲亂倫。物類尚有常匹,人固靈於物者,邪淫異姓猶且不可,況同宗一本,更為倫常所關倘,肆欲淫污通祠重究,出族!

一,懲不法。貧窮徹退亦是天命使然,自宜安分守己,倘因貧而致窮人財物,上辱祖父下玷子孫,身名俱敗何顏對人,嗣是如有此等,初犯杖三十罰銀一兩,三犯不悛者呈官處死,親支出族,以警寬縱之罪!

一,懲賭博。士農工賈各有常業,不重本業而專好賭博,豈伹廢時失事,亦且敗家喪業,飄蕩落薄盜即隨之,況以祖宗勤勞之積累而甘委心於一擲,何迷惑至此,有此輩輕則拘祠責罰,重則送官懲處!

一,懲唆訟。口角小忿於人或有力能觧處陰德不淺,否則或恃其刁詐,或恃其刀筆簧鼓煽惑愚人,不悟墮其術中以致構訟不休,小則喪身大則破家,命罪孰焉!有一於此即當合族攻其過,惡庶刁風不致漸長矣!

一,懲欺凌。族中倫序自有長幼,幼之事長天理當然在長者,或有偏薄亦宜和顏悅色,從容說曰,倘恃強凌,犯,通祠懲警,不服送官,但尊長亦宜自重以為人重,如恃長欺幼不顧人安,族中亦有公論,不相掩也!

一,懲侵吞。公祠祭銀等,項夫水源木本必有自來,春露秋霜寧無怵惕,而祭銀所系祀典攸關苟無祭銀即無祭祀,倘有欺祖滅祭喪絕良心之人,通族公論,追清舊欠上祠重責,罰銀二兩不得獨私姑息,致憾先靈!

一, 懲以謹。閨門,蓋閨門者乃治化之本,昔人已有明徴,倘或男女紊雜內外不整,甚至以淫破義從下蒸上,有玷先人事覺通祠重究出族!

字輩

東麟銘海 桂炳堅華 從克爾經 世碧仲南

祖伯自華 榮宗欽延 以應維道 盛德裕崇

肇基浯瀯 仁義忠信 詩禮雍容 明良輔國

彬雅庚楊 智勇有松 君臣宇宙 仕宦廉敏

善策民富 財茂永魁 文武林立 儒學兼施

祠聯

四朝文物米倉巷,百世根基浯瀯橋。

出自吳與弼之手,並為《浯瀯元氏重修族譜》撰寫譜序。據元氏族譜記載:鄉賢康齊先生贈楹聯云:“四朝文物米倉巷,百世根基浯瀯橋。”

遷徙表

據《浯瀯元氏族譜》記載,浯瀯元氏遷徙地大多江西,福建,湖南,湖北等處。

如:九世祖,從周公,遷居樂安縣,樂安元氏。

十世祖,克儉公,遷居羊城。(今撫州,非廣州)。

十五世祖,元淮公,元朝初年任邵武同知遷居福建邵武。

十五世祖,宜禮公,補南豐州吏,遂家於南豐。

十五世祖,仲翁公,遜學福建,復遜台灣,遂居其地,世居台灣。

十七世祖,鎮文公,一支始遷安徽桐城桐陂,復遷渚池又遷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小南海鎮箬塘村。

二十八世,維資公子道萬,徒居湖廣禮陵縣(湖南醴陵)

二十八世,維高長子道旭客,次子道英,幼子道繼與兄弟同往禮陵(湖南醴陵)

二十九世,盛回,盛源,盛崇,同父徒居,湖廣禮陵。(湖南醴陵)

三十世,盛名公子,客湖南居焉,今人丁繁衍。

三十一世,德謙長子裕先,子三:崇位,崇義,崇鄉,公葬湖北黃州府房縣子孫繁衍。 (湖北省十堰市房縣)

三十一世,德宏三子裕英,幼子裕嘉,子一:崇龍,公葬湖廣襄陽府木瓜河(湖北省十堰市房縣

三十二世,裕文長子崇春,夫婦同弟居湖北襄陽府房縣鬼谷溝,子孫繁衍,幼子崇書娶陳氏,子一:肇新,公兄弟及子同徒湖北。(湖北省十堰市房縣

三十二世,裕先長子崇位,子一 :肇行,妣上水北,公尋父未到其地,歿於江。次子崇義,兄弟同客湖北黃州府房縣居焉湖北省十堰市房縣

有遷河北清河,有遷江西上饒與豐城,有遷貴州銅仁也有遷雲陝與蜀等,雖地固不一而皆以我祖之流澤孔長,於以相沿未艾也!詳細遷徙資料可以查閱:浯瀯元氏遷徙表

後世紀念

元子哲墓原位於崇仁縣衙後院西,米倉巷。解放後遷回元家村。元氏宗祠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河上鎮元家村。盛霖公祠,原址重建於同村蓮塘。

浯瀯元氏族譜 浯瀯元氏族譜
浯瀯元氏族譜 浯瀯元氏族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