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婭[衛國英雄]

卓婭[衛國英雄]

卓婭,全名卓婭.科斯莫傑米揚斯卡婭。於1923年出生在唐波夫州一個名叫“山楊小林”的村子裡,兩年後,弟弟舒拉出生。他們的父母都是教師,1938年,父親在“大肅反”運動中莫名其妙地“失蹤”。1930年5月,卓婭一家遷居到莫斯科。卓婭讀到了一本國內戰爭時期一位女英雄的故事,這位叫丹娘的女英雄在白匪軍面前英勇不屈、拒不招供,最後英勇犧牲,她的形象在卓婭心中永誌不忘。1938年10月,年輕的卓婭加入了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1941年6月,法西斯德國入侵蘇聯。11月底在莫斯科以西86公里的彼得里謝沃村焚燒德軍馬廄時不幸被捕,雖受盡折磨也不肯吐露半點秘密。而後被絞死。1942年2月16日,她被追授蘇聯英雄的稱號。

基本信息

卓婭簡介

在蘇聯的偉大的反法西斯衛國戰爭中,湧現出很多衛國英雄,在眾多的英雄人物中,有一位就是她,她的名字叫卓婭·科斯莫傑揚斯卡婭。

熱忱、純潔、勇敢、聰慧的卓婭對母親說:“媽媽,我要去參加游擊戰爭……媽媽,你也知道,當法西斯向莫斯科衝來時,我們是不能袖手旁觀的。”

1941年6月,法西斯德國入侵蘇聯。卓婭跟一批熱血青年一起於10月潛入敵後,11月底在莫斯科以西86公里的彼得里謝沃村焚燒德軍馬廄時不幸被捕,雖受盡折磨也不肯吐露半點秘密。11月29日臨刑時18歲的她對德國軍人高喊:“你們可以把我絞死,我不是一個人,我們有兩萬萬人,他們會為我報仇的!德軍士兵們,趁現在還不晚,趕快投降。勝利是屬於我們的!”她對村民們說:“永別了,同志們!別怕,同他們斗……為自己的人民而死,是幸福!”

右上圖的雕塑是為紀念卓婭而建。卓婭雕像和當時18歲的她被德軍絞死時的表情一模一樣。戰後和母親、弟弟舒拉被安葬在莫斯科新聖女公墓。

在全線反攻時,戰場上最響亮的口號就是:“為卓婭報仇!”

當卓婭英勇就義的事跡傳到莫斯科後,史達林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親自給西方面軍下了一道特別命令:遇到德軍第197步兵師第332團任何官兵,就地槍斃,絕不接受他們的投降。

1942年2月16日,她被蘇聯政府追授“蘇聯英雄”的這個崇高稱號。

故事

卓雅母親卓雅母親

卓婭和舒拉是同胞姐弟,國小、中學時其在同一個班級學習,接受了正規的學校教育,衛國戰爭爆發後,姐弟倆先後入伍,投身到槍林彈雨之中。姐姐卓婭深入敵後,執行任務時被俘,英勇不屈,壯烈犧牲。弟弟舒拉進入坦克學校學習,成為一名坦克手,在戰場上駕馭坦克衝鋒陷陣、勇往直前,多次立功受獎,在攻打哥尼斯堡的戰鬥中英勇犧牲。 本書是真人真事,作者科期莫傑米楊卡婭是卓婭和舒拉的母親。

書的目錄:

作者序/白楊村/新生活/得返故鄉/女兒/光輝的名字/兒子/外祖母/姐弟倆/看看世界去/西伯利亞/冬天/難忘的印象/還鄉/媽媽回來了/莫斯科/節日/溫馨的夜晚/上學路上/新居/悲痛/她還是個孩子/新學校/希臘神話

……

書的目錄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故事梗概。真誠的,發自內心的愛國情感,細緻而又樸實的人物描寫,平淡的富有情趣的平民生活,蘇聯獨特的自然景色,在這部小說里得到了很好的闡述,我更願意用紀錄片的角度來看待這部小說。戰爭是殘酷的,但是作者沒有用過多的筆墨來描繪戰爭,她把她的心血都花在戰前那段美好的日子。聰明懂事的女兒,還有調皮的男孩子,幸福的一家人...

新聖女公墓

卓婭·卡斯莫傑米揚斯卡婭的墓碑位於莫斯科市中心的新聖女公墓。墓碑是用深灰色大理石雕刻而成。雕像表現了女英雄英勇就義的最後時刻。雕像生動地表現了卓婭大義凜然、英勇無畏的光輝形象。墓碑周圍鮮花怒放,墓碑的台階上擺放著人們獻給女英雄的鮮花。卓婭墓的正對面是女英雄的弟弟舒拉和兩位英雄的母親——《卓婭和舒拉的故事》一書的作者柳博芙·季莫費耶芙娜·科斯莫傑米揚斯卡婭的墓地。

紀念碑

今天,在明斯克公路86公里標記處還聳立著一座紀念碑,它的底座上鐫刻有這樣一句話跡:“卓婭,民萬古流芳的蘇聯女英雄,1923-1941年”。而在莫斯科州魯斯區的彼特里謝沃至今仍保留著一座為卓婭建的紀念館。在卓婭的故鄉唐波夫州的山楊小林村的教堂里,卓婭的形象不帶一絲苦難痕跡,與新聖母公墓中卓婭墓上的雕像風格截然相反。當卓婭一家生活在這裡的時候,鄉親們都很尊重他們。小卓婭被人們稱作是“小天使”,她無論何時都帶著天真的笑容。在鄉親們心裡,卓婭永遠是那個帶著笑容的“小天使”

紀念碑紀念碑

在莫斯科以西約80多公里處坐落著一個安靜的村落,名叫彼得里謝沃,這裡就是蘇聯英雄卓婭就義的地方。在彼得里謝沃村路口屹立著一座卓婭的紀念碑,碑上寫著蘇聯人民英雄卓婭永垂不朽(1923-1941)。

蘇報披露

1986年11月29日,在蘇聯女英雄卓婭殉難四十五周年之際,蘇聯《勞動報》根據歷史檔案材料向讀者披露了這位共青團員當年被叛徒出賣的經過。

那是在1941年11月中旬,卓婭等十人組成一支小隊去敵後炸毀德國法西斯的軍事目標。這

卓婭卓婭

支小隊又分成幾個小組,卓婭、克賴諾夫和克盧布科夫三人為一組。

就在11月26日夜,膽小的克盧布科夫在執行任務時被捕了。在敵人的審訊下,他招供說“不是一個人到村子裡來的”。根據克盧布科夫提供的線索,德軍搜尋了村子。完成任務後還未來得及撤離的卓婭便這樣落入了敵人的手中。

德軍絞死卓婭的時候,把彼得里謝沃全村人都趕到刑場上去,但卻把叛徒克盧布科夫鎖在屋裡。之後克盧布科夫在德軍間諜學校受過訓,準備混到蘇聯游擊隊里去蒐集情報,沒有得逞。1942年4月,蘇聯軍事法庭判處克盧布科夫死刑。

文學描述

卓婭卓婭

小說《卓婭和舒拉的故事》就是講述著這位女英雄的故事。

兇殘的德軍不僅強暴了她還在犧牲後將她的一隻乳房割掉。

右上角的雕塑是為紀念卓婭而建。卓婭雕像和當時18歲的她被德軍絞死時一模一樣。

卓婭犧牲的訊息傳到了克里姆林宮,史達林得知卓婭犧牲的情形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親自簽署了一道特別命令:蘇聯紅軍絕對不允許接受殺害卓婭的德軍第197步兵師第332團任何官兵的投降,而且一旦抓到該團士兵,一律格殺勿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