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出家的投資銀行家

半路出家的投資銀行家

半路出家的投資銀行家是2008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半路出家的投資銀行家半路出家的投資銀行家
半路出家的投資銀行家:華爾街10年變遷內幕

作 者: (美)尼 著,貝多廣,葉揚,覃揚眉 譯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10-1

字 數: 233000

版 次: 1

頁 數: 237

開 本: 16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08612416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管理 >> 金融/投資 >> 投資 融資

定價:¥38.00

編輯推薦

一個意外踏入投資銀行界的門外漢,搖身變為可以呼風喚雨的投資銀行家,一群神秘、富有、極具權勢的投行精英,周旋於商業巨頭,超級富豪、實力玩家之間,演繹了一場從輝煌到幻滅,極富戲劇性的行業巨變。

次貸危機愈演愈烈,美國再次爆發金融“海嘯”,全球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宣布破產,證券業巨頭美林證券面臨收購,華爾街五大投行僅剩兩家,是否還會有更多的金融機構倒下?

風雨飄搖的投資銀行業究竟發生了什麼?曾經呼風喚雨的投行精英未來路在何方?本書首次揭開投資銀行業的內幕,讓外界得以窺見金融業背後的真相!

內容簡介

過去的10年,見證了投資銀行業的熱鬧紛呈,也交替著經濟的繁榮與衰落。高盛、摩根史坦利、美林、雷曼、貝爾斯登,這些響噹噹的名字曾經讓無數聰明而富有野心的年輕人心生嚮往、頂禮膜拜。投資銀行家這群神秘、富有、極具權勢的社會精英,是如何操控價值上百億美元的大宗併購,影響商業巨頭、企業財團重大商業決策的?

本書作者喬納森·尼是一個半路出家的投資銀行家。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進入了華爾街極具聲望的高盛銀行,而後跳槽到摩根史坦利。他見證了這個行業經歷的一段特殊時代——因網際網路經濟高速發展而出現驚人業務量的時代,一個令人振奮的年代,以及之後隨泡沫破滅而出現的災難。作者以促人深省的幽默和無所畏懼的坦誠,揭開了投資銀行家的神秘面紗,展現了投行業的原始面貌,讓我們得以一窺那些充滿魅惑力的故事——藏於華爾街最有權勢的公司背後的故事。

作者簡介

喬納森·尼,精品投行(Boutique Investment Bank)的合伙人,同時也是哥倫比亞商學院傳媒課程項目的負責人和金融經濟學系的兼職教授。《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等媒體的撰稿人。

目錄

譯者序

前言

第一章 與投資銀行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第二章 半路出家的投資銀行家

第三章 獨立王國

第四章 “問西德尼·溫伯格吧”

第五章 投資銀行家到底在幹些什麼

第六章 併購文化

第七章 約翰·桑頓的崛起

第八章 摩根史坦利

第九章 門面已破

第十章 天才銀行家的戲劇人生

第十一章 代表買方

第十二章 為能人準備好紅地毯

第十三章 投資銀行高層

第十四章 精英神話

第十五章 中小公司之王

第十六章 漫長的道別

尾聲 尋找西德尼·溫伯格

媒體評論

本書以流暢的譯筆在告訴國人:國際投行頭上的光環已暗淡了些,本是無可非議、利潤至上的投行,同樣是把“雙刃劍”。讀罷此書值得玩味:如何抵消“韌鋒”所指、衝擊一國經濟穩定的負面影響?

——夏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

譯者以生動的語言,將作者作為投資銀行家的職業生涯展現給中國的讀者,使對投資銀行感興趣的人,能夠了解投資銀行家神秘、炫目和充滿誘惑背後的真實生活和巨大利益驅動的文化價值理念。相信讀者閱後會對“挑戰”、“雄心勃勃”、“社會精英”、“資本運作”等與投資銀行家緊密相連的辭彙有新的詮釋和理解。

——汪建熙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投資銀行家們一向聲稱,他們用知識和不斷創新的工具,促進了全球資源的更有效配置;但通過閱讀本書,我們也看到了,在經濟金融化、資產證券化的大潮中,投行的傳統價值——專業、誠信、長期化的客戶關係,已經被短期利益嚴重侵蝕,不少投行的行為都在異化和變質,並成為扭曲的“資產依賴型經濟”的一部分。這本生動而嚴肅的著作,讓我們清醒,讓我們反思。

——秦朔 《第一財經日報》總編輯

本書作者喬納森·尼通過一個業內人的視角,以風趣而不失嚴謹的筆調,詳盡記錄了投資銀行業十幾年來的變遷,描繪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揭開了投資銀行家這群社會精英的神秘面紗,是迄今為止國內出版的有關投行業的書籍中,難得一見的佳作!

——關文 《上海證券報》總編輯

這是我目前看到的最為精彩的關於投資銀行家的一本書。它非常生動地告訴人們投資銀行家的功能及角色,對於人們深刻理解金融業及投資銀行業乃至巨觀經濟,都非常有幫助。譯者貝多廣先生確實對投資銀行實踐及學術都有自己獨特的眼光,選準了這本好書,值得讀者感謝。

——魏傑 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書摘插圖

第一章 與投資銀行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希斯頓集團!”一個頂著禿腦袋的龐大身軀出現在我桌前,咆哮著。

我正吃著午餐,突如其來的叫喊差點讓我噎著。如果不是那聲叫喊,今天將和信孚銀行倫敦辦公室往常的氣氛一樣在平靜中度過。這個傢伙叫安德魯‘凱彼曼(Andrew Capitman),從美國轉過來的併購高級經理,他在那兒幸災樂禍地沖我咧嘴笑著。我張著塞滿了餡餅的嘴打量著這個傢伙。很明顯,他期望我理解這個名詞的深刻含義。也就是幾秒鐘窒息般的沉默,看到我一臉無知的表情,他的笑容消失了。

“雞肉。”他更大聲地又蹦出一個詞,顯然有點惱怒,覺得這么重要的事不應該需要解釋。

“喔,是的,不錯。”我小聲結巴著回答,腦袋裡其實並沒有想出來他說的是什麼。

我從來沒有認真想過當一名投資銀行家,去讀商學院原本只是一次玩樂。1983年到1984年間,我在都柏林的聖三一學院念書,拿著扶輪基金會給予的全額獎學金。當我意識到必須找點事情做的時候,學習生涯也結束了。我很想主修哲學,但又希望有一天能將偉大的理論用於實際用途,於是最終選擇了申請去耶魯的法學院讀書。之後,有人告訴我說史丹福大學是商學院裡的耶魯法學院。我並不理解這句話確切的意思,但可以感覺出它意味著去斯坦福學習有一定難度。我對MBA的興趣,完全來自於有著哲學思想的年輕人對“職業經理人”這個詞居然成為現代文化標誌所表現出來的懷疑態度。更通俗地說,我喜歡這樣的想法:等我有了MBA證書之後,就沒有人可以因為擁有一個時髦的MBA頭銜而勝我一籌。

同時進入這兩所大學之後,我不斷通過電話與別人聯繫並且很快認識到,不管這兩個學校在某些方面如何相似,但在滿足學生的需求方面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耶魯法學院為了滿足學生的需求幾乎願意做任何事,而史丹福大學只想學生乖乖地被動接受。最後,我發現如果把在史丹福大學的時間延長一年,那么第三年就可以在耶魯度過,並且在斯坦福的許多學分可以重複計分,這樣我要比在同一個學校里通過傳統方法取得法學博士/工商管理碩士(JD/MBA)雙學位的學生節省很多時間。我在大洋兩岸同時求學,先是在帕洛阿爾托連續待了兩年之後又到紐哈芬待了一年。這是個很好的主意,我在兩個不同的地方居住,並且輕易獲得MBA學位,這是全盤思考的額外獎勵。

我的第一份(當時認為可能是最後一份)投資銀行工作就是1987年在倫敦的信孚銀行的暑期實習,也就是現在整天討論雞肉的地方。許多聖三一學院的同窗好友來到倫敦,我也在市場上尋找一份高薪工作好讓自己有機會跨過大西洋去工作。信孚銀行當時正竭力想擠進一流投資銀行的行列,對暑期實習生的態度要好過那些一流的投資銀行。另外,他們提供的薪酬也相當慷慨——就像商業銀行將員工派到落後的開發中國家的待遇——居然對倫敦的暑期實習生也是如此。除每周1000美元的薪水,我還在高尚社區Sloane街得到了一室一廳的漂亮公寓房,那裡提供清潔服務,還可以無限制地使用電話,另外還有每天50美元的免稅生活補貼。待遇真的很不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