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半殖民地,是相對於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獨立國家,實際上政治、經濟等社會各方面都受到外國殖民主義的控制和奴役,在社會發展形態上是歷史的沉淪;半封建是相對於完全的封建社會而言的。

簡介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近代中國社會既不同於鴉片戰爭前的封建社會,也不同於一般的資本主義社會,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又稱“雙半社會”。

帝國主義入侵封建國家後,封建經濟逐步解體,資本主義因素得到一定發展;國家形式上保持獨立和主權,而實際上政治、經濟都被帝國主義所控制的社會形態。從1840年鴉片戰爭後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社會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社會經濟看,封建的自然經濟由於資本入侵而開始破壞,但封建剝削制度仍然是廣大農村占統治地位的經濟制度;城市資本主義開始發展,占優勢的是帝國主義和官僚買辦資本,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有所發展,但受著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同時又與它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力量比較軟弱。從政治上看,國家形式上仍保持獨立和主權,但領土已不完整,外國可以設租界,成為國中國,國家的政治、經濟大權都受帝國主義的控制,成為半殖民地國家。半殖民地國家或者受一個帝國主義控制,或者受幾個帝國主義控制,在國內形成代表不同利益的官僚買辦集團。中國是受著幾個帝國主義侵略和控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產生原因

半殖民地,是相對於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獨立國家,實際上政治、經濟等社會各方面都受到外國殖民主義的控制和奴役,在社會發展形態上是歷史的沉淪;半封建是相對於完全的封建社會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統治和自然經濟占主導,實際上社會已逐漸近代化資本主義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斷發展壯大,在社會發展形態上是歷史的進步。半殖民地是從國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從社會經濟結構上看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礎。
帝國主義入侵封建國家後,封建經濟逐步解體,資本主義因素得到一定發展;國家形式上保持獨立和主權,而實際上政治、經濟都被帝國主義所控制的社會形態。從1840年鴉片戰爭後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社會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社會經濟看,封建的自然經濟由於資本入侵而開始破壞,但封建剝削制度仍然是廣大農村占統治地位的經濟制度;城市資本主義開始發展,占優勢的是帝國主義和官僚買辦資本,民族資本主義經濟有所發展,但受著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同時又與它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力量比較軟弱。從政治上看,國家形式上仍保持獨立和主權,但領土已不完整,外國可以設租界,成為國中國,國家的政治、經濟大權都受帝國主義的控制,成為半殖民地國家。半殖民地國家或者受一個帝國主義控制,或者受幾個帝國主義控制,在國內形成代表不同利益的官僚買辦集團。中國是受著幾個帝國主義侵略和控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本國因素

與歐洲等地的已開發國家不同,本國長期處於封建社會的形態,形成了比歐洲國家更為強大的封建經濟。長期的封建社會使人民對世界形勢缺乏足夠了解,整個社會普遍存在本國中心的心態,排斥外國文化。在商品經濟不甚發達,自然經濟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僱傭勞動現象受到本國意識形態的制約而難以發展。導致社會生產力遲滯不前,國力相較於資本主義國家有極大的差距。在商品輸出與資本輸出等外部因素的作用下,本國自然經濟逐步解體,但原有的商品經濟也受到強烈衝擊而發展緩慢甚至倒退。原本封閉的市場被捲入在世界範圍內相互競爭的資本主義市場,使得經濟發展日趨殖民地化。同時本國固有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巨大影響,開始出現一些具有本國固有文化特色,但摻入了大量外來文化的思想,如拜上帝教的基本教義。政治上受到外國的控制,為傾銷商品而控制海關關稅;通過設立租界開設工廠。似的國家在全方位受到資本主義的控制,但依然存在著形式上的主權。
外部因素
隨著資本主義國家經過工業革命後生產力空前的發展,來自本國市場的利益已不足以滿足資產階級的需要;同時大量商品的生產需要有足夠的原料與勞動力來維持。這樣一來占有擁有豐富原料、廣闊市場與廉價勞動力的封建國家成為資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階級的首要目標。各資本主義國家政府對經濟發展的態度均為自由主義和重商主義,利用國家機器來維護本國資產階級,以外交、經濟乃至武力為本國資本主義發展尋求殖民地。對於採用貿易壁壘等利用政府封閉本國市場的國家,一律以武力解決,再以不平等條約來確定開放市場的法理依據。將本國商品傾銷到這些國家的市場上、收購當地的原料。持續不斷的貿易往來令這些原封建國家的市場上商品價格與供應需求的關係同世界範圍相一致,標誌著該國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在經濟上呈現出殖民地化的趨勢。隨著外部因素的不斷加強,最終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殖民地傾向將愈加明顯。

重要影響

殖民地經濟
長期的商品輸出與資本輸出導致本國工業幾乎沒有發展,一味以輸出原料為貿易主要形式,並形成強大依賴性。長此以往就會形成畸形發展的殖民地經濟。在20世紀50年代各殖民地半殖民獨立運動時,取得主權獨立的國家往往在經濟上並沒有擺脫對資本主義國家的依賴,在經濟上依然受到外國資本主義的控制,保持了殖民色彩,成為開發中國家。已開發國家利用全球貿易的主導地位和有力的競爭,打壓沒有市場競爭力的原殖民地國家原料價格,抬高工業成品的價格,形成價位“剪刀差”。隨著77國集團的成立,這種價位差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並沒有消失。
文化衝突
在一些伊斯蘭教或其他宗教及思想占據統治地位的國家,對外來文明及他們所信仰的宗教往往相互敵視,互不認同。其中在中東地區和東亞的表現尤為突出。在中國和日本,占有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及皇權至上思想遭到民主思想及基督教等文化思想的衝擊,其統治地位遭到挑戰。有時外來文化可能會與本國文化思想相融合,形成一種獨特的、包含有多元結構的新思想,藉以推動社會前進。但這種衝突有時不僅會存在於文化思想界,而是以政權更替、武裝起義等極端手段來表現。無論最後文化衝突的結局如何,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進一步削弱本國文化的影響力。這種對立現象一方面被認為是促進世界文化交流、摒棄不文明現象、教導落後文化的積極手段,但也有大量的觀點提出這種對本國文化思想的摒棄是社會思想混亂、流血衝突乃至暴亂等危害國家安全問題的根源。
思想社會運動
出於對國家安危的考量,部分國家的思想激進分子採用引入先進科技、學習西方資本主義思想技術的手段來推動本國的改革。這種改革的成功國家將轉型為新的資本主義國家,擺脫原有的半殖民半封建社會。但有時改革會遭到本國保守封建勢力及有敵意的外國干涉下失敗,反而加強了本國殖民地化趨勢。同時部分國家在改革時引入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意圖將本國引入共產主義道路。
民族自卑心態
隨著20世紀中葉世界殖民體系的不斷瓦解,取得主權獨立的國家中,由於國內矛盾尖銳、經濟萎靡不振,或者國家經濟發展出色,但人民精神上並沒有相應的發展,社會上出現了一種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特殊的心態。這種心態一方面表現為對本國前景持悲觀態度,認為國家沒有能力擺脫目前的困境,應當以改變社會形態的方式來解決現有困難;另一方面則表現為極端的激進派:排斥外來事物、拒絕國際合作,片面強調本國的優勢,反權威主義。這種觀點認為以上兩種心態同出於本國歷史上半殖民半封建社會時期對民族自尊心的嚴重打擊,對國家強大極為關注,希望本國能夠成為世界領袖,從而對現有社會的反差產生強烈不滿而造成的不同表現。半殖民地從政治角度看,主權遭破壞,列強幹涉中國內政,中央機構半殖民地化;從經濟角度看,中國日益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經濟日益殖民地化。
《辛丑條約》簽訂標誌著中國半殖民地秩序形成。半殖民地的歷史是中國沉淪,遭受侵略、掠奪、奴役和屈辱的歷史。
半封建是指封建主義(封建的制度、生產方式、落後保守的思想觀念)受到衝擊,逐步瓦解,資本主義先進的生產方式、思想、制度在中國逐步傳播、發展的過程。這是個歷史的進步。
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是推動近代中國進步的主要力量。但封建主義在中國根深蒂固,在政治、經濟、思想領域仍起著阻礙近代社會進步的作用。
有部分獨立權,但沒有完整的獨立自主權。

形成過程

(1)鴉片戰爭使中國喪失了獨立自主地位,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半殖民地化來看,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的領土、領海、司法、關稅和貿易等主權開始遭到嚴重的破壞,中國在政治上已經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國家地位。特別是列強建立的租界,完全獨立於中國行政系統和法律許可權以外,是“國中之國”,成為列強推行侵華政策的基地。從半封建化來看,鴉片戰爭後,以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為主要標誌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一方面,東南沿海地區以棉紡織業為主的家庭手工業受到外來商品的巨大衝擊,另一方面,以絲茶為主的農產品日益商品化。
(2)第二次鴉片戰爭使外國侵略勢力從沿海深入到內地,從東南沿海擴展到東北沿海,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如外國公使進駐北京,便於通過清政府直接控制中國;英俄侵吞大片領土,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成立總理衙門,清朝中央機構開始半殖民地化;任命英國人為海關總稅務司,使中國的海關管理權落入外國人手裡;另外,赫德曾向總理衙門遞交一篇《局外旁觀論》,還推薦美國人蒲安臣任中國使臣,出訪歐美,干涉中國的內政外交。這一時期,由於洋務派多方依賴洋人,引進西方技術和設備,為外國擴大經濟侵略提供了便利,加上外國侵略者直接控制中國海關,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大大加劇,外國商品充斥中國市場。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洋貨輸入並未打開局面,但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封建自然經濟在外國商品衝擊的大潮下終於敗下陣來,家庭手工業紛紛破產,農產品加速商品化。同時,由於失去海關保護,民族工業的發展舉步維艱。中國社會經濟日益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中國淪為外國侵略者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掠奪地。
(3)中法戰爭中國不敗而敗,不僅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軟弱無能,而且進一步刺激了列強侵略中國的野心,加快了中國半殖民地化進程。如清政府承認法國對越南的殖民統治,加劇了中國邊疆危機;允許法國在中國投資建築鐵路,不僅有利於列強對中國的資本輸出,而且為列強通過鐵路向中國境內滲透,加強政治、經濟和文化侵略和瓜分中國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
(4)甲午戰爭的失敗和《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的進程大大加快。首先,清政府承認日本控制朝鮮,便利了日本以朝鮮為跳板,向中國東北擴張勢力。台灣、澎湖列島大片領土的割讓,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此後,列強紛紛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妄圖把中國變成它們的殖民地。新的通商口岸的開放和內河新航線的開闢,使帝國主義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到中國內地。其次,巨額賠款不僅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而且便利了列強對中國的資本輸出,使列強進一步控制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當然,甲午戰爭以後,隨著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列強對華投資的增加,封建自然經濟逐步走向消亡。特別是新民主主義經濟出現後,從根本上不斷瓦解著封建經濟、官僚資本主義經濟和外國資本主義經濟,代表了中國半封建化的必然走向,是歷史的進步。
(5)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1901年簽訂的《辛丑條約》,最終使中國完全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方面,拆毀北京至大沽的炮台,準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區”,界內不許中國人居住,由各國派兵保護;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首;清政府答應懲辦義和團運動中參加反帝鬥爭的官吏,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質的組織,使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帝國主義通過清政府加強了對中國人民的軍事監督和政治奴役。另一方面,巨額賠款和此後列強對中國的大量投資,加強了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經濟掠奪。在此之後,中國社會性質進一步沉淪。辛亥革命後,俄國在北方策動外蒙古自治,並強占我國唐努烏梁海地區;英國在西部策動西藏獨立未遂,製造了一條非法的“麥克馬洪線”,把我國西藏東部9萬多平方公里領土劃到這條線以南;日本藉口對德宣戰,出兵山東,強占了膠濟鐵路和青島並誘使袁世凱政府簽訂了旨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袁世凱死後,帝國主義各自扶持代理人,“以華制華”,造成軍閥割據,連年混戰的局面。1931年,日本占領中國東北三省,東北成為日本的殖民地。接著,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使中國喪失了華北、華中和華南的大片領土,中華民族處於歷史上最嚴重的危機關頭,中國有逐步淪為日本殖民地的嚴重可能。

發展階段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前期綜述
(1840—1919年)
此時期又稱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舊民主主義革命其性質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對外國侵略和本國的封建統治,以建立資本主義社會的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為政治目的;以發展資本主義為最終目標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較完整意義的一次舊民主主義革命)。
此時期從1840年鴉片戰爭始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止,共約80年間的歷史。據教材內容的種種歷史現象的內在聯繫及相互關係,形成一個相對完整且嚴謹的知識體系,既能體現出這個時期發展的特點及客觀規律,又能涵容這個時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的基本知識。可分為以下三個發展階段。
〈一〉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
(19世紀40年代—60年代初)
此時期的歷史大事有兩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前者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發動的非正義的侵華戰爭,即中華民族的反侵略的正義的民族自衛戰爭,而後者是農民階級的革命運動,二者又有十分密切的聯繫。19世紀前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為擴大海外殖民地,以強占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英國等迫切要求中國的市場開放,用戰爭暴力作為達到它們目的的主要手段,而此時中國封建社會已經到了衰落期。到鴉片戰爭前,已經走到窮途末路,清政府統治腐敗、經濟落後、對內極力壓制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扼殺新思想、新技術的發展,殘酷地剝削人民,導致階級矛盾的激化尖銳,對外堅持天朝尊嚴和閉關政策,最終導致中華民族災難的到來。雖說在鴉片戰爭中,清政府是民族戰爭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軍民進行了英勇的抵抗。但由於清王朝的腐敗、落後及戰爭中的妥協投降政策,戰爭的結局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外來侵略者通過不平等條約,從中國取得了大量的主權,中國的門戶被列強用炮艦打開,中國開始論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半殖民地”是指喪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權;“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義,又發展了資本主義。其兩者都有政治、經濟和文化內涵)。而第二次鴉片戰爭是列強對既取得的侵華權益不能滿足,力圖全面擴大侵華,並趁清政府處於內戰的窘境,以“修約”不成製造藉口而發動,英法是主凶,美國是幫凶,俄是既追隨英法又單獨作案的兇犯。中國又喪失了許多主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進一步加深。
由上可知,鴉片戰爭後的二十年間,中國社會主要呈現出半殖民地特徵,到六十年代又呈現出半封建社會的特徵。但鴉片戰爭並未解決中外矛盾,更激化了階級矛盾,導致了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雖由於時代,尤其是階級的局限而最終失敗,但有著極重大的意義且承擔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任務與一些領導人發展資本主義的新時代特點(社會性質決定),這是以前農民戰爭所不曾有過的,是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總之此時期的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巨大變化,且在思想界開始出現向西方學習的思潮,而清朝統治者在對待西方侵略的態度上,有對抗到暫時“和好”,在鎮壓中國革命的基礎上勾結起來,從而開始了中外反動勢力相勾結的歷史。
〈二〉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時期
(19世紀60年代-20世紀初)
此時期的主要史實有民族危機加深、洋務運動、資本主義的產生、帝國主義掀起瓜分狂潮、戊戌變法及義和團運動等。此時期中國的社會經濟、階級關係、政治舞台及思想領域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從社會運動態勢看,既有沉淪,也有發展;在中國社會兩大主要矛盾中,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顯然居於最主要的地位,在中外暫時“和好”的形勢下,清建立了總理衙門,為解決內憂外患,掀起了洋務運動,但甲午中日戰爭戰敗,其“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目的破滅,以失敗局面而告終。隨著資本主義制度在19世紀中期的全世界勝利,英法美資本主義有了進一步發展,俄德日也走上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道路,不久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向帝國主義過渡的進程。鑒於此,列強為擴大海外市場及占更多的原料產地,尤其是資本輸出的場所,加緊對外侵略,掀起了瓜分世界狂潮,而它們之間既勾結又相互爭奪。隨著中外“和好”局面的結束,以武力和戰爭手段造成中國邊境地區的普遍危機,以大舉輸出資本來控制中國經濟命脈,政治侵略和文化侵略也日益加深,先後發動侵略中國的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瓜分狂潮、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妄圖變中國為其殖民地,《馬關條約》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基本形成的標誌,《辛丑條約》標誌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統治秩序的完全確立,清政府完全成了列強統治中國的馴服工具。由於侵華的不斷加劇,使清統治集團不得不調整統治政策,也擴大了自身的分裂和形成新的派別,但都改變不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地位。隨著外國侵略勢力的擴張,中國封建經濟的瓦解加快了,中國近代資本主義艱難地產生和發展起來,同時產生了新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隊伍壯大,而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中國半封建經濟的特徵已經具備。而軟弱的資產階級形成兩個政治派別,都主張發展資本主義和挽救民族危亡。甲午戰後,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及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維新變法運動和義和團運動都把救亡圖存作為主要鬥爭目標,資產階級維新派通過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發展資本主義的變法(和平方式)來實現其救亡圖存的鬥爭目標,而演出了一幕戊戌變法悲劇;以義和團運動通過“滅洋”(流血方式)來實現鬥爭目標,它沉重地打擊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尤其是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美夢,使帝國主義改變侵華方針為“以華制華”,而後這兩次救亡運動的失敗都與清有極大的關係,從此以後,以推翻清政府為主要鬥爭目標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在全國迅速興起。
〈三〉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化時期
(20世紀初—1919年五四運動前)
此時期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尤其在政治上變動極大。中國社會兩大主要矛盾匯於一流,集中地體現為廣大人民民眾同帝國主義支持下的清統治集團及北洋軍閥統治的矛盾。20世紀初,帝國主義列強為重新分割世界展開激烈的爭奪,“一戰”的爆發影響到歐洲列強侵華政策的調整,以及列強在華勢力的變化,列強利用清政府及反動軍閥為工具進行侵華,清統治集團完全俯首聽命於列強。慈禧太后為苟延殘喘,既要取悅於列強,又要消弭於社會不滿,一手出賣國家主權、民族利益,一手耍弄“新政”、“預備立憲”,進行調整,但結果適得其反,直接間接地削弱了統治,促進了革命,而民族資本主義有所發展,資產階級的政治積極性明顯提高。隨著民主思想的傳播及論戰、團體及政黨的建立、一系列武裝起義的實踐、理論的指導,最終導致了辛亥革命,但其革命成果,因其階級局限性,革命果實為袁世凱所竊取,袁世凱及其後繼者對內獨裁專制復辟、對外出賣國家主權,投靠帝國主義,而導致了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為維護民主共和成果,不斷地進行鬥爭,其鬥爭的實質為封建主義與資本主義,但最終都以失敗局面而告終,這說明民族資產階級不能領導中國人民走向勝利,需要新的階級-無產階級來領導,而這一時期的中國政治鬥爭的焦點為維護民主共和的鬥爭,反映在思想文化領域內:一方面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掀起了復古逆流,一方面資產階級革命派倡導民主共和和知識分子倡導新文化運動,且隨著“一戰”期間帝國主義暫時放鬆對華侵略,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和實業救國兩大思潮的推動下,中國工業迅速發展,這促使中國無產階級隊伍壯大,為以後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化,為中共的建立,提供了階級基礎。

特點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具有以下特點:①封建自然經濟的基礎雖然遭到了破壞,但封建剝削制度依然存在,地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同買辦資本、官僚資本和高利貸資本的剝削結合在一起,在中國的社會經濟生活中,仍然占著優勢地位。封建主義是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同盟者及其統治的基礎。②民族資本主義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並在中國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很大作用,但它的大部分同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或多或少都有聯繫,沒有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力量軟弱,不可能衝破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束縛。③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勢力不僅強大,而且根深蒂固。他們和中國的反動勢力相互勾結,不但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並且控制了中國的政治中樞和軍事要地。④中國歷屆政府具有極強的反動性。從清政府、北洋軍閥政府到國民政府,不僅是壓迫人民、阻止社會進步的專制政府,而且是對外投降的賣國政府。⑤中國經濟和政治的發展呈現出極端不平衡的狀態。這是由於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同時由於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封建分散的地主經濟,中國長期處於不統一狀態。⑥中國人民的貧困和不自由程度世界少見。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剝削下,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日益貧困化以至大批破產,他們過著饑寒交迫和毫無政治權利的生活。⑦中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極為緩慢,經濟異常落後。現代工業國民經濟總產值中的比重很小,在抗日戰爭以前,現代工業大約占10%左右,農業和手工業大約占90%左右。

消極作用

帝國主義日益成為統治中國、阻礙中國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決定性因素。帝國主義通過不斷發動侵華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他們操縱了中國的財政、經濟、軍事、文化,使本來已經落後的經濟文化更加落後,成為阻礙近代中國獨立發展的主要力量,也是近代中國一切災難和禍害的總根源。

中國封建勢力和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狼狽為奸,互相勾結,是近代中國最反動、最腐朽的力量,成為帝國主義統治和奴役中國的社會基礎。

帝國主義列強的入侵,使封建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雖遭破壞,但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不但依然保持著,而且同買辦資本和高利貸資本的剝削結合在一起,在中國的社會經濟生活中占據著顯著的優勢,成為近代中國最主要的經濟形式。雖然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些發展,但始終沒有成為中國社會主要經濟形式。

由於中國是幾個帝國主義間接統治的半殖民地國家,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和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使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呈現出極端的不平衡。

中國的廣大民眾尤其是廣大工農民眾不僅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而且還受官僚買辦資產階級的剝削和壓迫。他們過著饑寒交迫和毫無政治權利生活。中國人民的貧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罕見的。

近代中國的文化是在中西文化的衝突、交融的艱難過程中誕生的。這種文化是由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空想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三個層面構成的,最終馬克思主義占據統治地位,成為近代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的指導思想。

相關評論

從半封建半殖民地說起——
關鍵字:中國發展半封建半殖民三民主義辛亥革命和平演變
正統的教科書上都說: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推翻了半封建半殖民社會,將中國引導上“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道路,如今,台島依然把孫先生作為國父來拜祭,對“三民主義”奉若神明。同時在中國大陸雖然共產黨把國民黨趕到了台灣島,而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無產階級當家作主;但依然把孫中山先生作為革命的先行者而看待,國慶節總是把他的尊像置於莊嚴的天安門廣場,與毛澤東的尊像遙相呼應。
中國人在價值觀念中,最大的罪惡就是數典忘祖,似乎質疑甚至抨擊先行者就是數典忘祖,自己也是要被歷史唾罵的。拜祭與尊敬祖先是為了證明自己站在祖先的肩膀上,比他們看得更遠呢?還是擔心自己被別人踩在腳下的明哲保身的選擇呢?
經過獨立思索,讓本人感覺震驚的結論是:教科書中以上的論斷存在常識性錯誤。
本人自認沒有什麼成就,因而就沒有什麼顧慮,更不用擔心被別人批判,所以才沒有窒嚳地去想一些更符合簡單邏輯的問題,並從被孫中山先生推翻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話題說起,簡單提出如下分析。
首先是對封建的誤讀。
封建原本的意思是“分封建制”,是諸侯紛爭,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抗衡的狀態,但綜觀中國歷史,分封建制是在周天子及其後的春秋戰國時代,雖然西漢曾經出現過吳楚七國之亂就是由於藩王威脅到中央,清康熙年間由於削藩而惹惱了南部三藩,但總體而言,從秦始皇就開始廢除周天子的分封制,並執行郡縣制。而在那之後的2200多年之間,郡縣制素來是中央統轄下的君主集權制,而非分封下的地方與中央政府抗衡的狀態。
因而辛亥革命所推翻的就不是什麼半“封建”社會。所推翻的是郡縣制下面的中央集權,推翻的是早已朽木不可雕,難以抵擋列強的船堅炮利以及“德先生、賽先生、洋教派”等要素中蘊涵的西方政治與文化制度的清朝政府。推翻的是君主專制的制度。
其次是對殖民的誤讀。
辛亥革命時代的中國,確實是處於半殖民社會狀態中,但雖然殖民者在最猖獗的時候有八國聯軍入侵與“庚子賠款”,但那個時候的殖民主義但還遠遠不成氣候;
辛亥革命不僅沒有把列強趕出中國去。相反辛亥革命所倡導的是“民主國家”,以議會制來取代君主制,對中國僅僅是一種政治制度的革命,從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講是質的勝利。八國聯軍之後,先是巴黎和會之後殖民者“21條”對山東的侵占,然後是軍閥混戰之後日本的軍事入侵,再然後是美國人假蔣介石之手,滲透進入中國的政治體系。幫著當時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中華民國試圖剿滅共產黨的革命。畢竟,孫先生所倡導的政治制度也是來源於日本與歐洲這樣的列強。從這種角度而言,孫中山的革命本質上沒有取得任何飛躍,真的沒有什麼值得欣喜的。
第三是新殖民與新列強主義的捲土重來。
假如我們所引以為自豪的轉折點“辛亥革命”所推翻的並不是什麼半封建半殖民主義社會,而是藉助殖民主義的手推翻了君主制度,卻陷入了“請神容易送神難”的尷尬境地,“內鬼剛除,就引來了外賊”。那么我們是否需要從另一個角度對其功過進行評價呢?
新中國成立後,先是蘇聯對中國的階段性援助,從赫魯雪夫在“修正主義”的指導下,逼迫中國償還外債,到中美建交後,美國對中國的投資並敦促中國加入WTO這一列強制訂遊戲規則的國際組織,列強呈現捲土重來之勢,殖民主義與新列強呈死灰復燃之勢。
特別是在2001年中國加入WTO之後,進入21世紀的中國,不僅在包含金融在內的現代服務業、製造業主權喪失,關乎國計民生的水務、基礎建設,甚至中國社會的基礎的農業都在列強的權利掌控之下,而且呈現“重力加速度”的態勢。
前篇文章所提到的USTR居然明目張胆地“監督中國政策制訂”,堂而皇之地每年報送國會,以確定是否要在下個年度對中國進行制裁。
——當前中國的發展處於進退維谷的境地。退一步海闊天空,卻意味著百年以來的成就付諸東流;進一步舉步惟艱,意味著要承擔更多出讓國家與民族利益的罵名。
第四是中國社會的主體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
正當中國的無產主義者向現代化社會高歌猛進的速度進發的時候,這個國家的主要構成就發生了質的轉變。
一部分人貪圖安逸,並專心地過自己的落後小日子,並被當作落後與不思進取的典型而到處遭遇白眼;另一部分人則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先富起來的那一批人,那些人成為走在時尚的風口浪尖上的弄潮兒,所瞄準的卻是物質化、窮奢極欲的資本主義化方向發展了。整個社會瀰漫著物慾橫流的空氣,情感、忠義、倫常、仁愛,這些人性中珍貴的東西難覓蹤跡,家已不家,國將不國,親情、友情、愛情、人情在利益權衡之間變換著冷暖的溫度。
在經濟質變的同時,高等教育與意識形態更為中國“和平演變”到資本主義社會發揮推波助瀾的效果。
每次想到我們在先恢復聯考再進行大學擴招中所花費的每年數以千億的資金,而那結果或者是造成了高學歷者“畢業即失業”,或者是造就更多的列強的傳教士與為洋人的利益集團奔走呼號的洋買辦,那些曾經被貶斥為漢奸、賣國賊的行為,披在國際化以及與國際接軌的外衣下,堂皇地成為進步的主流。甚至成為“代表最廣大人民民眾的利益”“代表最先進的生產力”的力量,都不由得增添幾分失落市場經濟的嚴峻性導致後期跳入商海的那些人與一直在商海里苦苦掙扎的人,紛紛跳上岸,並融入了“考碗大軍”,就此公務員的團隊迅速擴充,並形成源源不斷的官僚後備隊。假如政府的管理職能意識遠遠蓋過了其服務性的職能意識,就會倒退到百年前權利尋租甚至賣官鬻爵的程度。
——這就愈發導致百年來的努力成果全部付諸東流。
第五是中國的現行政治體制基礎發生根本性動搖。
議會制所推行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那些議員(國家各利益集團的代表)的誕生渠道與政治生活的遊戲規則基礎上的。但辛亥革命畢竟是讓中國不再睡著,而是醒來了。每個人都在參與利益的競爭。從權利的競爭到經濟利益的競爭,就是軍閥混戰。
軍閥混戰是新的一輪諸侯割據,不過是沒有任何王的建制下的諸侯混戰。當混戰演變到共產黨與國民黨之間的政治鬥爭,軍事鬥爭就增加了明確的政治傾向性。國民黨利益的傾向性是資產階級,而共產黨的核心傾向性是無產階級。最終無產階級由於代表著“最廣大的工人農民”等貧苦人民的利益,人多勢眾取得了勝利,正應驗了“得道多助”的原理。
但是,當改革開放以“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為努力方向,就會在整個國家建立一切都以經濟效益為努力方向與目標,一切向錢看就是“惟資本的馬首是瞻”。兩黨之間的核心傾向性難免會發生轉換。
特別是在官場上,與傳統的農民和工人相比,甚至與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相比,仕途帶來的權利優越感與穩定的收益,使得仕途豢養了一大堆的官員階層,這些人中相當比例是貪婪而腐敗的。
一旦這種腐朽成為常態,無產階級的領導者就會發生定位的偏移。一面要堅持自己的主義,那種虛無的理論;同時又要經受現實生活的誘惑。理想與現實之間,在官員階層是很矛盾的。矛盾的人難免要尋求支撐。那支撐相當大的程度來自於國際組織的認可。在得到任何的需求導向下,就難免要做一些喪失原則的決策,如此就會有賣國的嫌疑了。
百年回首,值得反思的東西有很多。
百年以來,中國已經從一個封閉的、只知道過自己的小日子的家庭轉而需要去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了。
當睡獅醒來的時候,睜開眼睛看到的不僅是新鮮的事物,更重要的是讓自己感覺到落後所形成的慚愧。
一旦歷史的坐標發生了傾斜,未來發展的參數勢必會發生偏移,而且是失之毫釐,謬之千里的偏移。
只有走過了之後再回頭,我們才能夠判斷,自己走過的道路是直線向前,還是在十字路口徘徊,甚至是歷史的倒退。
關鍵我們是否有如此的膽識與魄力,在發展的過程中,放棄當下虛偽的歌功頌德,為後世留下值得紀念的豐碑。

重要事件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
(1)繼續:①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脈相承,都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變中國為英國等國家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②戰爭性質一脈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義的殖民掠奪戰爭。③戰爭影響一脈相承,鴉片戰爭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半殖民地化加深。擴大:①從戰爭進程來看:a.侵略力量擴大。鴉片戰爭侵略軍只有英國;第二次英法兩國出兵,美俄參與。b.侵略時間增長。第一次兩年多;第二次延續達四年之久。c.侵略區域擴大。第一次主要在長江以南沿海地區;第二次從沿海一直侵入相關事件北京。d.訂約國和條約增多。第一次只與英法美三國簽約;第二次與英法美俄四國共簽訂了七個條約。②從危害和影響來看:a.開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第一次開5口,割香港島;第二次增開11處,英增割九龍司,沙俄割去我國東北、西北1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b.中國主權遭到更多破壞。第一次,中國領土、領海、司法、關稅等主權被破壞;第二次外國公使進駐北京,中國內河航運權的喪失等,使中國主權進一步遭到破壞,外國侵略勢力由中國沿海進入中國內地。c.同鴉片戰爭相比,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2)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歷史必然性
國際:①19世紀50年代,世界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迫切要求擴大海外殖民地市場,企圖通過“修約”擴大侵華權益,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根本原因。②1856年3月,英法與俄的克里米亞戰爭結束,使英法得以騰出手來發動侵華戰爭。
國內:①清政府正傾盡全力鎮壓太平天國運動。②清政府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心懷疑懼,拒絕修約──直接原因。
(3)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①在政治上,中國喪失了大片領土和主權;清朝統治者集團,開始分化。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②在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沿海各省,並伸向內地,方便了它們傾銷商品,掠奪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使中國難以抵擋資本主義經濟侵略的衝擊。同時,中國洋務運動興起,民族資本主義產生。
總之,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甲午中日戰爭後《馬關條約》的影響
《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它給近代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是帝國主義變中國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重要的步驟。
(1)台灣,遼東半島,澎湖列島大片領土的割讓,進一步破壞了中國主權的完整,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
(2)巨額賠款,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同時,加速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發展。清政府大借外債,列強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
(3)通商口岸的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使帝國主義侵略勢力深入到中國內地。
(4)允許在華投資辦廠,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馬關條約》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馬關條約》對中外歷史產生的重大影響
(1)從中國方面看,①割地賠款,主權淪喪,便利列強對華大規模輸出資本,掀起瓜分狂潮,標誌著列強侵華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中國國際地位急劇下降。②中國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運動高漲,資產階級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中國人民自發反抗侵略的鬥爭高漲,如義和團運動。
(2)對日本而言,得到巨額賠款和台灣等戰略要地,不僅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對遠東地區的進一步侵略。
(3)對遠東局勢來說,加劇了帝國主義列強在遠東的爭奪,三國干涉還遼事件明顯地反映了列強在侵華問題上既相互勾結又相互爭鬥。
《辛丑條約》的影響
《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精神屈辱最深沉,從而給中國人民帶來空前災難的不平等條約。確立了清政府為資本主義列強的忠實走狗的地位,從此,清政府成為資本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它的簽訂,標誌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辛丑條約》是列強加給中國的空前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列強勒索了巨額賠款,加劇了中國的貧困和經濟衰敗;外國軍隊長期駐紮在中國的戰略要地,嚴重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完整和國防安全;設定特殊性質的使館區(租界),以武力為後盾的公使團,開始凌駕於清政府之上,對政府發號施令;改變清政府外交機構的地位,加強了列強向中國勒索、發號施令的權利;嚴厲“懲凶”以及為德公使建立牌坊等,極大地損害了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禁止中國人民的反帝鬥爭,企圖永遠奴役中國人民。這個條約的訂立,標誌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也標誌著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的代理人。同時中國的先進分子也開始放棄對清政府所報有的幻想,以“驅除韃虜”為目標的資產階級革命開始在全國如火如荼的展開。[1]

參考文獻

1.世界歷史網
2.追溯歷史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