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歲引

千秋歲引

這是王安石的一首傷懷之作,上闋寫一派悲秋景象。以候鳥之一往一來,象徵人生的無奈。以楚王和庾亮兩位古人的得意和嬉遊,襯托自己的羈旅悲涼。下闋直抒胸臆,表現失落與惆悵。結尾“夢闌時”三句,是詞人對此種人生的思考。

簡介

名稱: 千秋歲引
作者: 王安石
王安石
(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臨川縣)人,世稱臨川先生,又因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宋神宗時宰相,有矯有匡世之志,主張改革,推行新法。晚年居金陵。有《臨川集》、《臨川先生歌曲》。
主題
主題詞或關鍵字: 宋詞
欄目關鍵字: 宋詞三百首
體裁: 詞
年代: 北宋 內容介紹
原文
千秋歲引①
王安石
別館寒砧②,孤城畫角,一派秋聲入寥廓。東歸燕從海上去,南來雁向沙頭落③。楚颱風,庾樓月,宛如昨。
無奈被些名利縛,無奈被他情擔閣,可惜風流總閒卻。當初漫留華表語,而今誤我秦樓約。夢闌時,酒醒後,思量著。
注釋
[注釋]
①千秋歲引:列入《欽定詞譜》,王安石創調。
②砧(zhēn):搗衣石。
③“東歸”二句:是說秋季燕子歸去,大雁南飛。

賞析

[賞析]
這是王安石的一首傷懷之作,上闋寫一派悲秋景象。以候鳥之一往一來,象徵人生的無奈。以楚王和庾亮兩位古人的得意和嬉遊,襯托自己的羈旅悲涼。下闋直抒胸臆,表現失落與惆悵。結尾“夢闌時”三句,是詞人對此種人生的思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