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湖之國

這種坑坑窪窪的地面,正是形成湖泊的良好條件。

簡介

東南亞印度尼西亞有“千島之國”的美稱,與之相媲美的是有“千湖之國”稱號的北歐國家芬蘭。它的西南部瀕臨波羅的海,面積33萬7千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100千米,人口500多萬。
 

概況

 芬蘭是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國家,它自稱的名字“索密”,就是湖泊、沼澤的意思。據統計,芬蘭境內有大小湖泊達6萬多個。
芬蘭的湖泊為什麼會有這么多呢?這要從它所處的自然地理環境說起。
芬蘭靠近北極圈,幾十萬年以前,芬蘭曾經像今天的格陵蘭島一樣被冰層封凍著,這些封凍的冰層不斷地發生緩慢的運動而對地面產生巨大的力量,因地面的硬度不同,經過冰層運動的作用,會使地面變得凸凹不平。此外,巨大冰層本身沉重的壓力,還會使地面下陷,冰層越厚,地面下陷就越深。
大約距今一萬年左右,這裡的氣候逐漸轉暖了,覆蓋在地面上的冰層開始慢慢溶化。到冰層全部溶化殆盡的時候,原來凍結在冰塊中的泥沙礫石,都脫離出來堆積在地面上,更使地面變得凸凹不平,坑坑窪窪。這種坑坑窪窪的地面,正是形成湖泊的良好條件。俟冰雪全部消融後,一部分水充盈了這些低洼地。一部分流進了江河中,每年的降水又在不斷地補充著這些低洼地方所蒸發掉的水分,因此,宛如繁星似的湖泊就在芬蘭這個地方出現了。這些由於冰川活動造成的湖泊,稱為冰蝕湖和冰磧湖。
除了芬蘭外,瑞典、加拿大、瑞士等國家也曾經有和芬蘭相似的狀況,因而這些國家的湖泊也非常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