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財經

千年財經

《千年財經》講述了幾千年後,我們已經能相對清楚地回顧歷史,而當時的人還在霧中。古人在重要問題上的迷惑、惆悵、判斷失誤,並不是因為他們都缺乏才幹,而是因為道路在霧中。《千年財經》試圖提供的,正是一種穿越迷霧的智慧。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肖賓,《京華時報》經濟新聞部主任,喜好讀書,熱愛經濟與金錢。其2008年出版的《地產江湖——一個暴富行業的背後》登上各大書店暢銷書排行榜。

媒體推薦

克羅齊說過,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對我來講,貼近千年前古人的經濟生活時,這種感覺尤其強烈。穿越紙張,和他們一起歡笑、一起悲哀,體察過去的巨觀經濟政策、體察他們的行業興衰。本書是一種嘗試,儘量用最通俗的筆觸,把這些讓我感慨的東西。寫出來,和讀者們分享。
——肖賓
很多慣性的東西總有背後的動因,這本書深刻揭示了中國人的經濟思維動因,那是可以啟迪未來的真正力量。
——潘石屹(SOHO中國董事長)
古今一脈相承。肖賓筆下的故事不是講述歷史,而是傳承著思想意識。
——古永鏘(優酷網CEO)
透過經濟看歷史,作者的角度很新穎,對現代人也更具啟發性。
——劉彥斌(理財專家,CCTV理財主講人)
這是一部有趣且意味深長的作品,把中國人幾千年的財經智慧,濃縮在一本書里,用淺顯的語言,告訴我們正史裡面不曾提到的經濟活動是如何深刻影響了歷史的進程。
——張惟閔國海富蘭克林基金投資總監)

編輯推薦

《千年財經》:
透過歷史的塵埃,看華夏民族的百代經濟變革:
看孔子如何從赤貧開始奮鬥,奮鬥到豐衣足食;
看先秦富豪如何超越戰爭,崛起在東方大地上;
看漢武帝如何製造經濟史上最恐怖的改革;
看無數古人在所得稅、人頭稅、車船稅下蠅營狗荀……
看我們的先人一個個在潮流上起落,
看他們如何智慧,如何失落,如何鄙視,如何崇高;
比經濟史觀解析過往,如庖丁解牛,一切無可不迎刃而解,無比快意。
千百代的財富智慧
億萬人的生活起伏
當代經濟深層基因
往昔豪門理財秘術
2009年6月,《千年財經》以最好讀的財經史,寫作手法,解剖中國人的“財富連城訣”。
2008年4月,《地產江湖》面市一周即遭盜版,被評為最驚心動魄的“地產鹿鼎記”。
大歷史+大智慧+大財富
千年古史的經濟學讀法
繼《地產江湖》,新銳財經作家肖賓再度探索財富的秘密

專業書評

千年財經,才智亂燉
——評肖賓新書《千年財經》
蘇布穀
好的文字如好的美味,可以滿足人的口腹之慾。年幼時讀劉墉小品,一如吃清粥小菜,精緻爽口,後來讀孔慶東,則如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很是爽快;余華的書像是芥末生魚片,不易消化外還能沖得讓人流眼淚,劉震雲的則像是火鍋,讓人吃了一肚子豬下水還覺得挺過癮。
與文藝青年或文藝中老年不同,傳媒出身的肖賓的文字則像東北菜,味道濃香但是親切,一如盤腿上炕,邊吃邊聽二人轉。肖賓又出新書,拿到手之後,眼前立刻出現的是東北菜的經典極致:東北亂燉。
隨著年齡的增長,口味自然變重,對東北亂燉的偏愛就更多了一些。除了味道好,分量足之外,東北亂燉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料夠全夠猛,肉夠大夠香,搭配夠多夠捨得,營養全面,湯是湯水是水,吃完菜還可以要倆饅頭蘸湯吃。書也如此。
此次肖賓把中國古典人物從老莊孔孟開始,一直到管仲呂不韋、王莽劉秀,用歷史的水,政治、商業或軍事的料,以皇帝或門客,師長或學生,敵人或朋友等形式的配菜,放一大鍋里,用多年財經工作的火候,咕咚咕咚地燉將起來。
於是,在這盆菜里的老莊孔孟不再泛泛的是思想的載體,或者某種文化符號,變成實在的人,與生活密切相關,真切參與金錢與理財的人;歷史深處的秦皇漢武,也不再是歷史上某個時間段微縮後模式化的政治特質,更多地與經濟與財富掛鈎,變成財富、名人或敗家排行榜上的榜眼探花,以及“敗家娘們”。而歷史上的大事件大變革,也由教科書的體例變成了身邊熱鬧而真切相關的連台好戲。
我這樣的偽歷史愛好者,之前的困惑是,若不通讀二十四史資治通鑑的,會被人鄙視為不專業,如果號稱自己在讀資治通鑑的,又會被鄙視為裝十三,現在,肖賓不僅提供了讀歷史的捷徑,還提供了捷徑的角度,書山有路,抄近路還有好風景看,有美食吃,甚至有墨子這樣的老帥哥可以搭訕,人生如此,也算快哉。
寫歷史很難輕鬆,寫財經很難有趣,《千年財經》卻能規避此類問題,書中的文字就如糖人,俏皮柔軟,可塑性強;作者筆觸幽默風趣,讀者大可像吃自助,各取所需,對於一些有閱讀偏好的作者,文中的標題甚至可以改成:“孔子喲,從一貧如洗到百萬富翁,背後多少辛酸淚”或者:“墨子喲,從木匠到一代宗師,神奇蛻變為哪般?”,然後再看,亦有別樣風情。
這本書著實讓人省了很多力氣就弄明白一些有趣生僻卻實際的問題,這些看似旁門左道實則正史的論題,對我這等只知道管仲是某一個目前在國內還在地下繁榮的產業的創始人,卻不知他也是戶口制度的始作俑者的半瓶水來講,不僅滿足了獵奇或獵艷的欲望,還順帶能提升專業知識。
至於先秦富豪榜,秦代三大鋼鐵富豪家族,國營經濟占據主導地位,三千億隱性財政赤字打垮秦帝國,漢帝國的巨大軍費開支,漢財政陷入拖欠軍餉窘境,漢初投機商曾把米價炒高80多倍,中華民族第一次人口普查,王莽激情引發經濟大出軌等問題,又催生了我頭腦發熱,一心想回去重新翻閱二十四史。
《千年財經》書名剛看時有點扭得慌,老讓我莫名想起“千年一嘆”這樣裝十三能裝到十八的標題,但是打開之後就明白,所謂財經不是財經新聞,而是財富之經,秦皇漢武都成商業案例,“經”字可謂名副其實。
與平常看到的“穿越”中,現代人動輒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地穿到古代去,摻和古人的生活方式不同,肖賓以其獨有的文字風格,讓古代的牛人們充滿了現代感,儼然讓古人“穿越”到現在,穿T恤喝啤酒逛酒吧,談泡妞融資與基金。
而肖賓本人,也不甘寂寞,生怕菜盆端上桌之後上X號廚師的貼簽不能代表自己,也忍不住一邊做菜一邊插嘴,或講解或感嘆,或插科或打諢,就像幾年前人氣火旺一度超過貝克漢姆的靚仔廚師傑米·奧利弗(Jamie Oliver)邊做菜邊耍寶一樣。
肖賓和靚仔廚師確有異曲同工之處,除了兩個人都風趣幽默,快言快語之外,兩個人都是好廚師——一個做真正的菜,用盤子端出,一個做歷史、財經與文化的大菜,用書作為盤子端出。

目錄

開篇
先秦篇
第一回 孔子理財術:從一貧如洗到衣食無憂
第二回 用色情產業強國的管子
第三回 謎樣的人——墨子
第四回 商戰拉你做老大——孫子
第五回 韓非子:一位失敗的職業經理人
第六回 孟子:善意鋪成煉獄之路
第七回 莊子以及老奸巨猾的老子
第八回 諸子原是同路人
第九回 誰是中華民族的第一個商人?
第十回 四千年前也得交稅
第十一回 那時的疆界
第十二回 偉大的“周公憲法”橫空出世
第十三回 先秦富豪群
第十四回 商界第一偶像——陶朱公
第十五回 最早提出商戰構想的人
第十六回 先秦時代的民營鋼鐵巨人
第十七回 時間係數改變收益結果
第十八回 同一時間段的其他文明
大秦篇
第十九回 引進人才,開發西部
第二十回 商鞅:從變法者到“孫志剛
第二十一回 實現秦國質變的關鍵步驟——滅蜀
第二十二回 秦始皇的經濟傾向
第二十三回 秦代三大鋼鐵富豪家族
第二十四回 三千億隱性財政赤字打垮秦帝國
第二十五回 社會變遷的兩種方式
漢初篇
第二十六回 凡是秦朝的,就是反動的
第二十七回 起步:混日子的混混
第二十八回 開國群雄的理財道
第二十九回 經濟放蕩的年代
第三十回 漢朝富豪群
漢武篇
第三十一回 英雄還是沒有英雄?
第三十二回 漢帝國的巨大軍費開支
第三十三回 “漢武二十年經改”全面啟動
第三十四回 首屆巨觀經濟政策研討會
第三十五回 匈奴——百年恐怖片
第三十六回 第一批職業文人浮上水面
第三十七回 漢代的兩起經濟大案
第三十八回 中華民族第一次人口普查
東漢篇
第三十九回 王莽激情引發經濟大出軌
第四十回 劉秀的勝利:從出軌到回 歸
第四十一回 其他文明的發展情況
第四十二回 張衡困境
結語
……

文摘

據說孔子他們家老祖宗是商王朝的王室宗親,也就是說孔子祖籍河南,但這個祖籍可不是一般的祖籍,是千年祖籍。
商朝歷經五百年,其後周朝承替,等到孔子出生已經過去悠悠千年了,當年的王室宗親越混越向下層人民靠攏,從王侯到貴族,從貴族到士人,從士人到窮人,千年一路混下來,混成了普通一民。
值得一提的是,孔子的爸爸是個猛人,戰神級別的大力士。在一次戰爭中,敵軍放下城門,意圖困死對手,結果孔子的爸爸好似《說唐》裡面的雄闊海“力舉千斤閘”,救出了自己、救出了大家,成為了戰鬥英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也正是這種托起城門的力量型基因遺傳下來,才讓孔子有了副好身板,五十以後也體健如牛、滿世界亂跑,沒有椎間盤突出、肩周炎等文字工作者的職業性疾病。
孔子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家裡那是相當不富裕。
窮歸窮,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雖然家裡沒什麼錢,但孔子家、孔子他們家族、孔子他們村的文化氛圍還是相當濃厚的,孔子從小就耳濡目染,學得識文斷字、記賬算數,別的小孩子玩“過家家”都是鬧來鬧去的,孔子玩的時候多是在模仿大人拿祭品祭天祭地祭蒼生。那時候不像現在,適齡兒童都得要上國小,說是義務制教育,但你爸媽還得為你掏種種名目的費用。那時候沒現在這樣好的教育制度,那時候是——私塾?——錯!私塾這東西就是孔二哥哥開創的,那他小時候又從哪能上私塾呢?那孔子是怎樣在貧困的狀態下,完成的學業呢?據一些專家的論證與猜測啊,那時候的教育制度是官學,國家辦學,“周文王辟雍,在長安西北四十里”,到漢代,文王辟雍的遺址都還在。這個屬於國家級別的,各地也有類似的機構。
現在北京國子監也有座“辟雍”大殿,是乾隆年間的,由“劉羅鍋”劉墉設計、和珅督造的。插句話啊,這個辟雍的建築很有特點,大殿內沒有柱子,據說這是當年和珅的設計。和珅在觀看了辟雍的設計圖紙後,認為大廳內的柱子阻礙皇帝講學的視線,就改用頂部的斜梁代替。這種斜梁設計既使得大殿內視野開闊,又節約了經費。看人這差事辦得,難怪坤哥討主子的歡心呢,這大殿我去耍過幾次,著實修得不錯,殿外的漢白玉圍欄亭亭玉立、錯落別致,加上水中倒影錯落,一處好所在。
孔子那時候學校是兼具多種職能的,大傢伙有時候在學校搞集會,有時候在學校搞閱兵,有時候在學校搞祭祀,有時候在學校搞老年人重陽大聚餐,有時候個別盲人演奏家也在學校里討生活、混日子。總體看來,那時候的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