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仙人台國家森林公園

千山仙人台國家森林公園

仙人台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達29平方公里,百年以上古松大多分布在此景區,這些古樹或昂首挺立,直上蒼穹;或老枝縱橫,盤根錯節。景區中海拔708.3米的千山第一高峰——仙人台是“賞日出、觀雲海、瞰蓮花、聽松濤”的最佳觀景台。登山遠眺,松石美景盡收眼底。

基本信息

簡介

仙人台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達29平方公里,百年以上古松大多分布在此景區,這些古樹或昂首挺立,直上蒼穹;或老枝縱橫,盤根錯節。景區中海拔708.3米的千山第一高峰——仙人台是“賞日出、觀雲海、瞰蓮花、聽松濤”的最佳觀景台。登山遠眺,松石美景盡收眼底。

來由

仙人台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千山國家風景名勝區中南部,主峰仙人台是千山最高峰仙人台

仙人台,仙人台,不是仙人上不來。這裡為什麼叫仙人台呢?相傳很久以前,這兒的山頂上常常是仙樂飄飄,彩鳳青駕環繞其間,各路神仙結隊而來,在山頂擺開棋局,對弈廝殺,常常是難分難解,不分勝負,於是便請南極仙翁在旁觀局並作裁判,久而久之就化為頑石了。至今峰頂還留有九仙石像和石棋盤,因此得名仙人弈棋台,簡稱仙人台。仙人台海拔708.3米,是千山風景區第一高峰,山下分布著大安寺、中會寺、香岩寺和五龍宮等寺廟道觀,都分別有山路從不同方向通到仙人台。仙人台峭石成峰直入雲表,峰頭似蛇背呈東北西南走向,長20米,寬5米,為高低不平的粗粒花崗岩體。峰頂西、南、北三面都是溝壑深澗,要是俯身往下看,真是讓人心驚膽顫。只有東面這邊有路可到達山頂。山頂上有一巨大的石柱,呈四棱狀,高7米,直徑約25米,形狀像一隻鵝頭,所以叫鵝頭峰,相傳是當年丁令威化鶴之處。據陶淵明的《搜神後記》記載,遼陽知州丁令威於靈虛山學道,千年之後化鶴飛回遼東,飛到仙人台上,常以仙樂誘化人們進山學道。鵝頭峰的峭壁上有摩崖石刻“仙人台”三個篆字,是由清光緒年間題刻上去的。

特色景觀

觀渤海、觀日出、觀松風、觀雲飛、觀蓮花

站在這仙人台上,可以盡情享受觀渤海、觀日出、觀松風、觀雲飛、觀蓮花等難得一見的景色。向西看,這面腳下都是平原,距離渤海只有180公里,天高氣爽的時候,隱約可以看見渤海的海浪和海面上的點點白帆。如果在天還未亮的時候登上這仙人台,就會看到日出的景色。在仙人台觀日出,太陽是從山中出來,而且不是漸漸地升起,而是一跳一跳地蹦出來的,與海上日出大不一樣。在仙人台上,可以很清晰地聽到陣陣的松濤聲,就像海浪一樣此起彼伏。這裡地勢比較高,已經有云彩在腳下流過,站時間長了,人們還會覺得有騰雲駕霧、飄忽不定的感覺。站在這裡向四周看,千山的所有山峰盡收眼底,人們可以真正地體會到“欲向青天數花朵,九百九十九芙蓉”是怎么回事了。

自然地理

仙人台國家森林公園地貌景觀奇特,素以山高、石怪、奇松、廟古、塔多、徑幽而著稱於世。歷來名人詞客游踵所至,不少留題,所謂無峰不奇、無石不峭、無寺不古、重巒疊嶂、古松參天,是旅遊最佳好地方。主要山峰有仙人台峰、金剛峰、通明峰、淨瓶峰、瓔珞峰等,仙人台鵝頭峰上刻有棋盤,傳說八仙曾在此下棋。著名的臥龍石、壽星石、巨人石、合心石、鐘鼓石乃天工巧成。祖師洞、大安羅漢洞、老洞、冰洞、水洞不僅形態各異,古怪離奇,而且寓含著典故和傳說,為古老的洞穴添上了神秘的色彩。

歷史文化

仙人台景區名勝古蹟甚多,歷史悠久,五大禪林中會、大安、香岩、三大寺均建在這個景區內。清代建的五龍宮、朝陽宮、太和宮殿、東極宮、泰安宮、斗姥宮、聖先宮、慈祥觀、石龍庵、木魚庵、洪谷庵等十多處道教廟宇均分布在這個區域內,著名景點近百餘處。

中會寺有牌坊、天地樓、念佛堂、後閣;犀牛望月、財神出現、觀音倒背、海螺峰、海市蜃樓、滴水辰雷、寶劍刺魚、筆架峰、淨瓶峰、石堆鐵羅漢等。

大安寺有山門、韋馱殿、大雄寶殿、鐘樓、西閣(觀音殿)、白虎殿遺址、羅漢洞、觀音洞、開覺洞、齊國神祠、石塔;碧桃獻壽、曇雲捧印、蒲町長春、佛手拿空、保泰浮青、金剛坐鎮、懸崖飲馬、通名夕照、古洞藏雲、鐘樓遠眺、寶塔迎風、香爐暮靄、英烈觀峰、西閣凌空等。

香岩寺有天王殿、接引殿、大雄寶殿、地藏殿、觀音洞、北塔、南塔、雪庵塔、老祖洞、仙人台;蟠龍松、筆架山、鸚哥石夾峰、臥虎峰、錦銹坡、煉魔石等。

五龍宮有觀音殿、呂祖殿、老君殿、玉皇閣、臥牛峰、雙頭峰、臥石峰、子母峰、烏首峰、三龍谷、月牙井、老龍潭、背陰洞等。

慈祥觀有正殿、十方堂、經堂、七聖祠、嵌松崖、象頭崖、獅子石、海螺石、老洞、玄合洞、如醴井、玄合井、掃帚松、丹鳳朝陽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