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台

仙人台

是―處巨大的岩石平台,長16.5米,寬6.3米, 高50餘米,總面積293.4平方米。這座大岩石平台就是傳說中天宮把五位仙女化成山峰時所站的平台。登上仙人台,有一種指點江山、唯我獨尊的感覺,使人心曠神怡,豪氣倍增。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蘄春縣北大同與英山縣交界處,主峰海拔1176米。《蘄州志》記 載:“仙人台,在州北二百一十里,以名魁山、鏇螺山,有九十九峰,高若列屏,橫亘州北,陡其巔,可極目千里。” 山頂南向有一長方形天然石台,體積約十餘立方丈,台面及其四周均如刀削,石台西邊有一座巍巍石廟,相傳建於清乾隆年間,自四周牆壁至頂端,全用方形條石砌成,長8米,高6米;石廳內矗立著4根巨大的石柱,大廳周圍刻有數百個姿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小型浮雕佛像。廟門刻有對聯:“眼光俯視大千界,心地高懸第一峰。”相傳此地為著名禪師劉五、劉六修煉羽化登仙之所,故名仙人台。此地盛產名茶,種茶歷史悠久,始於漢,盛於唐,有“唐滿頂,漢齊腰”之說。唐宋時所產之“蘄門”等名茶為鄂東重點名茗,為“淮南三茗”之一,被定為每年的皇家貢品。現有國營仙人台茶場,所產的“台茶”為全省名茶。

鞍山仙人台

“東北明珠”之稱的千山風景之一,位於遼寧省鞍山市東南17公里。 仙人台景區總面積22平方公里,景區素以山高、石怪、奇松、廟古、塔多、徑幽而著稱於世。歷來名人詞客游踵所至,不少留題,所謂無峰不奇、無石不峭、無寺不古、重巒疊嶂、古松參天,是旅遊最佳好地方。 仙人台是千山最高峰,海拔708.3米,有千山"廟高還過五佛頂,山高不過仙人台"之說。台頂有峭石,向東伸出約10米,狀如鵝頭,三南深澗,其頂狹小,上軒南極八仙石像,中刻棋盤,蓋取八仙慶壽仙人弈棋之義。傳昔有呂洞賓曾在此下棋,故稱仙人台。另傳丁令威成仙后化鶴飛來。峭石東下刻菩薩坐像一尊,上額有清人塗景濤題寫"仙人台"三個篆字。在此南眺渤海,北望古城,東看鳳岫千障,西俯遼河炊煙。令人賞心悅目。遊覽千山有“不到仙人台,就等於白來。”這樣的諺語。 仙人台景區名勝古蹟甚多,歷史悠久,五大禪林,無量觀中會、大安、香岩、三大寺均建在這個景區內。清代建的五龍宮、朝陽宮、太和宮殿、東極宮、泰安宮、斗姥宮、聖先宮、慈祥觀、石龍庵、木魚庵、洪谷庵等十多處道教廟宇均分布在這個區域內,著名景點近百餘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