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強基金會

十萬強基金會

美國十萬強基金會是2013年1月成立的無黨派非營利性組織,基金會的使命在於鼓勵美國學生來華學習,推廣漢語學習,從而促進中美關係發展。基金會是歐巴馬政府“十萬強計畫”的一個分支,該計畫由前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於2010年創立,計畫使得赴中國留學的美國學生在2014年底前超過十萬人。2013年1月,美國政府將本來為期四年的“十萬強計畫”擴展成一項長期的交流計畫,成立“十萬強基金會”。

機構簡介

logologo

美國十萬強基金會是2013年1月成立的無黨派非營利性組織,十萬強基金會的使命在於鼓勵美國學生來華學習,推廣漢語學習,從而促進中美關係發展。

基金會的具體工作包括開展全國性的運動鼓勵美國學生到中國學習。除了增加在華學習的美國學生的數量,基金會更希望增加到華留學的美國學生的多樣性,招收來自不同族群、家庭以及社會背景的美國學生。中國不單單是世界主要大國,更是美國增長最快的貿易夥伴。因此,為了保證美國青年在未來有能力與中國往來,十萬強基金會將積極推廣赴華留學機會。

2013年,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有23萬5千人,相比之下在中國學習的美國學生僅有2萬5千人。學習英文的中國學生是學習中文的美國學生的600倍。為了保持美國經濟的競爭力,以及中美兩國能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挑戰,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培養下一代精通中美雙邊關係的領導人。

十萬強基金會坐落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美利堅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十萬強基金會把赴華交流交換項目定位於外交政策和政治的交匯點。基金會與相關人士和學生們緊密聯繫,塑造中美更有建設性的未來。

基金會是歐巴馬政府“十萬強計畫”的一個分支,該計畫由前國務卿希拉蕊•羅登•柯林頓於2010年創立,計畫使得赴中國留學的美國學生在2014年底前超過十萬人。美國總統歐巴馬2009年首次訪華時提出“十萬強計畫”。2013年1月,美國政府將本來為期四年的“十萬強計畫”擴展成一項長期的交流計畫,成立“十萬強基金會”。

主要職能

影響中美兩國政界、商界、學界以及慈善界通過他們的支持來推動中美雙邊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教育美國民眾,強調中美關係的重要性意義。
推動全國範圍的基層運動,擴大各種背景的學生到中國留學的需求,為未來儲備力量。
資助美國學生到中國留學並為到華留學創造更多機會,與中國同行開展合作項目。

領導成員

董事會成員董事會成員

李敏通(GeorgeLee)

喬治 李李敏通
李敏通,十萬強基金會董事會主席,德克薩斯州東西方銀行諮詢委員會主席和潘頓數據處理公司董事長,同時也是MCBI的聯席董事長、CEO兼總裁。MCBI在德克薩斯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資產與市場占有率超過15億,並在中國的重慶和廈門設有代表處。1998年至2003年,曾擔任Erimos製藥公司總裁兼執行長(原BioCure醫藥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為私人投資集團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合資企業,專注於癌症研究。從1994年到1998年,為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高維醫藥有限責任公司的投資者和戰略規劃執行副總裁,該公司為尖端高科技公司,參與防刺穿材料的開發和製造。李先生在尼蘇達州立大學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在威斯康星—密爾沃基大學獲得計量經濟學學士學位。

瑪麗亞·卡多納(MariaCardona)

瑪利亞·卡多納瑪利亞·卡多納
瑪麗亞·卡多納,杜威廣場集團負責人,負責集團文化和公共事務的執行。卡多納以政治評論員的工作被廣為人知,已經頻頻出現在微軟全國有線廣播電視公司(MSNBC)、美國福克斯廣播公司(FOX)、悠景(Univision)和丹佛電視台(Telemundo),現在工作於CNN,並且被視為全美排名前100位最有影響力的拉丁裔之一。卡多納擁有超過二十年的公共服務經驗,此前擔任移民局的通信總監以及商務部的新聞秘書。卡多納曾擔任希拉蕊·柯林頓總統競選的高級顧問,並在2008年和2012年成為歐巴馬美國總統競選的一個關鍵人物。卡多納通過參與諸如國家西班牙裔領導協會和HoopsSagrado繼續致力於拉丁裔問題的推進。

古博(ChrisCooper)

克里斯·庫珀古博
古博,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領導德勤中美服務組(CSG)。作為CSG的領袖,古博先生以及他的團隊與遍布全球的同事合作,以協助中美客戶從他們的跨國投資中獲得可持續價值。在此之前,他是交易服務併購團隊在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北京辦事處的合作夥伴。他是最早到中國發展的四大顧問之一,以幫助各個跨國公司制定中國投資策略。在過去的20年中,古博先生從事各種商業及財務顧問項目,重點致力於各種製造業、汽車、能源和亞洲業務。曾提議或主導200多例各種規模的交易。古博先生畢業於密西根大學羅斯商學院,現任密西根大學商學院管理委員會成員。

戴靜山(BobDavis)

鮑勃·戴維斯戴靜山
戴靜山,芝加哥學院董事會執行董事,倡導漢語言文化。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在過去的15年中一直從事語言教育。曾擔任孔子學院主任和芝加哥公立學校世界語言與國際關係學研究理事,任職期間,在美國創立了最大的K-12中國語言程式,如今為超過13,000名學生服務。此前,戴靜山曾在西安外國語大學擔任英語教師,並致力於中國學生到國外工作的相關事宜。

方李邦琴(FlorenceFang)

方李邦琴方李邦琴
方李邦琴,現任美國“泛亞公司”董事長,是美國著名的英文傳媒大亨、方氏報業帝國掌門人,美國“十萬強基金會”發起人、執行董事,美國華人公共外交協會名譽主席。出生在中國,在美國創業成功,是美國著名的華人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家,在美國商界、政界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其作為佛羅倫斯·方家庭基金會女主席,曾擔任舊金山稽查的出版商,以及該獨立報業集團的女主席,旗下擁有14家地方報紙。作為亞洲周刊的掌舵人,曾擔任中國版《中國青年日報》和《中國國際新聞》的公司總裁。她成功地管理多種業務,曾在1990年和2003年兩次榮獲年度美國加州婦女。方女士非常熱愛教育,在2006年,她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東亞圖書館捐贈了數百萬美元。她是北京大學榮譽理事和武漢大學名譽教授。2013年6月,北京大學將設立佛羅倫斯·李·方樓,將用於致力於漢語言教學的外國學生。

凱西·弗里曼博士(Dr.KassieFreeman)

凱西·弗里曼博士凱西·弗里曼博士
凱西·弗里曼,引領奧爾康州大學的戰略創新,領導協助定位未來校園。在此之前,其由董事會選舉並擔任南方大學體系的臨時校長,該體系為傳統黑人高等院校體系。作為體系校長,她負責監督體系內的五個校區。被任命為臨時校長前,她是南方大學和A&M大學副校長,管理學術和學生事務,同時也是教育學教授。她是鮑登學院的第一任院長,負責協助學院制定合理的方案,以發揮所有學生的學術潛力。作為國際教育領域的領導者,弗里曼博士廣泛發表著作,並且被總負責人比爾·柯林頓任命擔任兩個學期的傳統黑人高等院校顧問委員會委員。

戴麗翠(ElizabethHaenle)

伊莉莎白·亨利戴麗翠
戴麗翠,賽捷世界聯合創始人兼總裁,這是一家事務諮詢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同時也是伊莉莎白·亨利婚禮、生活方式、活動的創始人,並作為美國留學促進的董事(APSA),該組織為一個非營利組織,提供美國高中學生到中國學習的機會。在開設這兩所中國公司之前,戴麗翠供職於白宮,作為美國副總統的社交秘書和公寓經理。她主要負責美國總統和副總統來自全球的事件規劃。作為公寓經理,戴麗翠負責副總統官邸的管理。在她的職業生涯的早期,戴麗翠曾擔任美國前商務秘書芭芭拉·哈克曼富蘭克林的助手,主要致力於中美商務貿易關係。戴麗翠參與芭芭拉·富蘭克林國會眾議院議員的相關事務,並效力於兩位美國總統候選人。曾在1996年亞特蘭大百年奧運會時,策劃訪問了亞特蘭大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她也是英國亞洲皇家學會北京學會委員,其使命促進中國與世界的聯結。

黃炯愷(EugeneJ.Huang)

尤金·黃黃炯愷
黃炯愷,美國運通集團戰略與規劃副總裁。2006年至2011年,黃炯愷曾在白宮、美國財政部和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擔任許多高級職務。2006年至2007年間,作為白宮學者,擔任財政部保爾森的秘書顧問。2002年至2006年,出任維吉尼亞聯邦州長馬克·華納的技術秘書,之前曾任技術副秘書。2004年,年僅28歲的黃炯愷成為維吉尼亞州歷史上最年輕的內閣成員,他是2005年維吉尼亞當選全美最佳管理之州時管理團隊中的關鍵一員。黃炯愷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自賓夕法尼亞大學,具有沃頓商學院經濟學學士學位、電氣工程理學士學位和通信工程碩士學位。

王靜穎(RajiJagadeesan)

瑞吉·加卡得姍王靜穎
王靜穎,融合立方創始人兼主席,該公司為精品諮詢公司,專門從事與高影響政策相關的商務諮詢以及一些社會事務諮詢。曾擔任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副院長,使斯特恩商學院與中國建立了良好的夥伴關係,並推進了紐約大學上海校區策略的提出。從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加入到美國財政部,在那裡她擔任中國區業務經理,任職期間指導財政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推動和執行,此為美國政府與中國政府最高級別的合作機制。從2004年到2009年,幫助啟動在布魯金斯學會的一個新的研究部門,並擔任全球經濟和發展計畫的執行長,並開始致力於IBM商務諮詢服務和優利系統(Unisys)的私營部門,負責管理私營部門和公共部門客戶調配的戰略規劃和IT諮詢項目。王靜穎女士為哈佛大學公共政策學士學位,並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公共政策碩士學位。

麥愷莉(CarolaMcGiffert)

卡羅拉·麥基弗特麥愷莉

麥愷莉(CarolaMcGiffert),十萬強基金會主席。近期,其在美國國務院作為高級國務卿顧問助理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同時負責十萬強基金會,以提高美國赴華學者數量和多樣性。此前,她共同創辦StratAsia精品諮詢公司,幫助美國公司處理亞洲商務事宜。從2002年到2009年,曾在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華盛頓特區的智囊團,擔任高級研究員和CEO的參謀長。麥愷莉的職業生涯開始於柯林頓入主白宮時期,作為美國商務部和美國貿易代表,效力於中國WTO工作組。麥愷莉致力於對中國的研究,並獲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研究學士學位,衛斯理大學政治經濟學碩士學位。

唐興(DanielB.Wright)

丹尼爾·萊特唐興
唐興,綠點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中美戰略合作諮詢公司。對於中美政策的搭建具有三十年的研究經驗。萊特博士曾任高級副總裁及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中國業務負責人。此前,曾作為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效力於美國財政部。萊特博士曾在當代世界事務研究所國家統計局亞洲研究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SAIS(南京大學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共同創辦的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以及清華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任高級職位。萊特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SAIS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在范德堡大學獲得學士學位。他曾就讀於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學院以及北京外國語學院。

十萬強計畫

歐巴馬歐巴馬
十萬強計畫是歐巴馬政府著眼於中美關係未來而專門設立的推動美國學生赴華留學項目。2009年,美國總統歐巴馬訪華時首次對外宣布這一計畫,旨在通過4年時間向中國派遣10萬名留學生。2010年5月,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在首屆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會議上正式啟動了該計畫。

美國總統歐巴馬和國務卿希拉蕊高度重視“十萬強”計畫,將其視為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投資。首先,這是對中美關係的投資。讓越來越多的美國青年學生來華學習,親身感知和理解中國,對於發展積極合作全面的兩國關係和兩國人民的世代友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其次,是對美國和世界經濟的投資。美國年輕一代必須掌握與中國交往所需的語言等技能以及文化和歷史知識,才能確保美國在未來長期保持經濟繁榮。第三,是對美國青年一代的戰略投資,該計畫將為美國培養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級人才。

“十萬強”計畫將在2014年年底到期,在“十萬強”計畫結束後,十萬強基金會會繼續推動赴華留學的工作進展。

資金來源

“十萬強”計畫雖然由美國政府發起和協調,但所需資金全部由美國私營企業和非政府組織提供和運作。可口可樂、花旗集團、摩托羅拉等大型跨國企業是主要贊助商。在計畫的具體運作層面,贊助商與對口學校合作建立專門的留學項目,美國學生可通過校方申請來華留學並獲得資助。

同時,中國政府專為“十萬強”計畫設立獎學金,決定向兩萬名美國留學生提供政府獎學金。

工作成就

截至到2013年,“十萬強基金會”已經推動6.8萬名美國學生來中國留學交流,有望在四年內達到10萬的既定目標。

項目意義

劉延東劉延東
2013年11月21日,劉延東副總理出席美國“十萬強基金會”首屆年會時發表講話。劉延東對“十萬強基金會”取得的成果表示了祝賀,稱這是中美人文交流大樹上的一枚碩果。“基金會的成立,為進一步落實“十萬強”計畫、深化兩國人文交流探索了一條新途徑,增添了一股新動力”,“中美友好的根基在民眾、希望在青年。我注意到,今天的會議材料上有一句響亮的口號:投資中美關係、一個學生一份力量”。投資青年,就是投資未來。我呼籲所有關心中美關係、關心青年的各界人士群策群力,使中美友好後繼有人、薪火相傳”。

希拉蕊在“十萬強基金會”成立大會上表示:“我們將目光對準了學生交流這個項目,因為我們堅信我們兩國的未來就在年輕人手上,我們雙方在加強交流、增進理解和互信方面做得越多,我們的雙邊關係就越好,我們各自國家的未來也會更好。”

“十萬強基金會”主席麥愷莉表示,到中國學習對於美國學生來說足以改變其一生,因為中國之行將給美國學生打開通往未來的眼光和大門。從中國回來的美國青年都帶著他們在中國結下的友誼,以及能幫助他們在全球經濟中制勝的文化和職業技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