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度

十度

十度是中國古代中醫的一種診法,在皇帝內徑中有記載。用針前,先辨別十度,可以較為準確地進行補瀉的刺法。十度包括:脈度、藏度、肉度、筋度和俞度。

基本信息

十度簡介

古代診法,用針前,先辨別十度,可以較準確地進行補瀉刺法。
十度(duó奪),古代診法。《素問·方盛衰論》:“診有十度,度人脈度、藏度、肉度、筋度、俞度。”各度皆有虛有實。用針前,先辨別十度,可以較準確地進行補瀉刺法。參見各條。

1.脈度
五度之一。出《靈樞·脈度》等篇。
①測度經脈長短的度數。《靈樞·脈度》討論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和任、督、陰蹻、陽蹻脈等的長度。《靈樞·骨度》:“先度其骨節之大小,廣狹、長短,而脈度定矣。”
②用切脈的方法進行診察。辨別脈象的大小、浮沉、滑澀,別其左右、上下、前後,以求五臟四時逆從。
③《靈樞經》篇名。主要敘述人身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和蹻脈、任、督脈的長度,故名。與十波羅蜜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