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屆東亞運會

第16屆亞運會將於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國廣州進行,廣州是中國第二個取得亞運會主辦權的城市。北京曾於1990年舉辦第11屆亞運會。廣州亞運會將設42項比賽項目,是亞運會歷史上比賽項目最多的一屆。

概述

2004年3月共有四座城市申辦亞運會:廣州、吉隆坡、首爾、安曼;但之後其他三個申辦城市相繼決定退出競逐。2004年7月1日,亞奧理事會宣布廣州獲得第16屆亞運會主辦權。

會徽

廣州亞運會會徽於2006年11月17日在廣州孫中山紀念堂隆重揭曉,以廣州的象徵——“五羊雕像”為主體輪廓設計的圖案成為2010年廣州亞運會會徽
除了有28項奧運會比賽項目,該屆亞運會還有14項非奧運會項目的正式比賽項目,其中包括新增設的圍棋、武術、龍舟、藤球、板球等中國傳統項目。
廣州將會在現有的60個體育場館的基礎新建12座體育場館,以滿足此次洲際大型運動會的需要。屆時主要的場館:廣州奧林匹克運動中心、廣州天河體育中心、廣州體育館等等。位於廣州新城的亞運村主體工程(媒體村、運動員村、技術官員村)於2008年5月全面動工,預計2010年4月建成。

會徽

2006年11月26日,第十六屆亞運會組委會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行2010年亞運會會徽發布儀式,由廣州設計師張強設計的象徵“羊城”廣州的會徽設計方案成為2010年廣州亞運會會徽。該會徽設計以柔美上升的線條,構成了一個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輪廓,構圖以抽象和具象相合,在靈動、飄逸中不失穩重,象徵著亞運會的聖火熊熊燃燒、永不熄滅。既體現了廣州的城市象徵,又表達了廣州人民的美好願望,並且表現了運動會應有的動感。
會徽六大構成元素:
1.太陽
2.四條跑道
3.五羊標誌
4.跑道和五羊結合形成燃燒的火炬
5.第16屆亞運會的英文
6.亞運會舉辦地和舉辦時間的英文

二級標誌

文化活動標識

粵劇是嶺南特有的傳統戲曲劇種。廣州亞運會文化活動標誌的原型取自粵劇臉譜。標誌傳神地演繹了花旦唱念間的飛揚神采和眼神迴轉的動人瞬間,具有濃厚的嶺南韻味和鮮明的藝術特色。標誌設計象徵著廣州亞運會將以開放的姿態歡迎遠道而來的四方賓客,表達了廣州亞運會不僅成為亞洲多元文化交流的盛會,也將為國內外來賓展示獨特精彩的嶺南文化活動。

環境標誌

廣州亞運會環境標誌創意源自:運動,讓人類健康成長,更加強壯;環保,讓地球持續發展,生生不息的理念。
標誌形似燦爛的笑臉,以微笑連線人與自然的情感。弧狀的外形,是地球的象徵。笑臉、綠葉、地球融合在一起,表達了一個勃勃生機,歡樂和諧的世界,傳達了廣州亞運會倡導綠色環保的辦會理念。

志願者標誌

“一起來,更精彩!”,這一口號是對所有希望參與亞運、服務亞運的志願者的號召。廣州亞運會志願者標誌是志願者口號的形象展現。標誌將樂於奉獻的“愛”與不畏艱苦的“行動”結為一體,強調“有心,更有行動”;標誌設計把“心、腳”進行了融合。紅色的心,是志願者的純樸的微笑與真誠的服務的象徵。而心靈下方的那一雙的腳,代表了切實的行動。志願者標誌喚起了人們的心靈共鳴,代表著志願者出色的服務、友善的行動,富有強烈的感染力,號召大家一起來,舉辦一場更精彩的亞運會。

吉祥物

廣州亞運的吉祥物有五個,取名樂羊羊。為歷屆亞運會中數量最多的吉祥物。“五羊”是廣州市最為知名的一個標誌,以五吉祥物---樂羊羊只羊作為吉祥物,充分體現了東道國、主辦城市的歷史底蘊、精神風貌和文化魅力。這五隻羊有著與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北京歡迎你”類似的名字,形象是運動時尚的五隻羊,分別取名“啊吉”、“阿祥”、“阿如”、“阿意”和“樂羊羊”,合起來就是“祥和如意樂洋洋”,表達了廣州亞運會將給亞洲人民帶來“吉祥、和諧、幸福、圓滿和快樂”的美好祝願,也同時傳達了本屆運動會“和諧、激情”的理念 。
“阿吉”是一隻英俊瀟灑、真誠勇敢的小羊,著色為奧林匹克五環中的藍色,象徵綿延流淌的珠江,代表廣州人平和親切的性格,寬廣包容的胸懷。珠江水,中國心,亞洲情,讓愛與微笑播撒永恆的和平與友誼。 “啊祥”是一隻樸實謙遜、沉著堅定的小羊,著色為奧林匹克五環中的黑色,象徵嶺南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千年古城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奮發進取的廣州人正發揚務實、兼容、開放的嶺南精神,用智慧和汗水演繹新五羊傳奇。
“阿如”是一隻美麗時尚、聰穎熱情的小羊,著色為奧林匹克五環中的紅色,象徵廣州的市花木棉花。錦繡花城見證著又一個盛會的隆重舉行。代表在這座英雄的城市裡,廣州人正以飽滿的熱情、充足的幹勁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亞運的籌備進程中,展現動感與活力。
“阿意”是一隻俏皮可愛、活潑開朗的小羊,著色為奧林匹克五環中的綠色,充滿朝氣的綠色賦予她飄逸靈動的氣質,象徵白雲山。“阿意”享受運動與生活,對未來充滿希望和夢想,寓意廣州這座古老而年青的城市正煥發新生的魅力,欣欣向榮。
“樂羊羊”是一隻高大帥氣、陽光自信的大羊,著色為奧林匹克五環中的黃色,象徵主辦城市“穗城”(稻穗顏色),有豐收、喜悅之意,表達亞運會的成功舉辦將是亞洲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樂羊羊”領著四隻小羊樂呵呵地闊步向前,寓意廣州人民以積極樂觀、昂揚進取的精神面貌,迎接亞運盛會的到來,擁抱亞洲美好的明天。
備註:2010年廣州亞運會吉祥物名為樂羊羊(注意名字不用雙引號),由五隻顏色不同、形態各異的羊組成,名字分別為“阿祥”、“阿和”、“阿如”、“阿意”、“樂羊羊”(注意每隻羊的名字要用雙引號)。。
創意來源城市傳說
廣州亞運會吉祥物的創意,來源於廣州的城市傳說。相傳很久以前,廣州曾一度出現連年災荒,民不聊生。一天,天空有五位仙人,分別騎著口銜稻穗的五隻仙羊,降臨廣州。仙人把稻穗給了廣州人,並祝願此處永無饑荒,而五隻仙羊化為石頭留在廣州。從此,廣州變成嶺南最富庶的地方。千年前的“五羊銜谷”傳說,使得“五羊”成為了廣州市最知名的一個標誌。
五隻仙羊的故事讓無數專家和設計者有了將吉祥物定為五個的想法。從文化角度考慮,在西方一些國家,數字“5”有超凡、完美之意。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也大量使用數字“5”,如陰陽五行學說等。
在中國古代文字中,“羊”通“祥”,“吉祥”也可寫作“吉羊”;中國傳統的美學觀念是“羊大”為“美”。在亞洲許多國家的傳統文化中,“羊”也是吉祥之物,能給人帶來幸運。因此,廣州亞運會吉祥物取“羊”的創意,為亞洲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人們所接受和喜愛。此外,“5”也是奧運會的五環旗幟的數字,這個數字也是歷屆亞運會吉祥物中數量之最。
吉祥物取名有講究
吉祥物,每一屆運動會的重要標誌。對於舉辦城市廣州來說,吉祥物是亞運會形象品牌的重要載體。吉祥物樂羊羊的誕生,是廣州亞運會籌備工作中又一具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它對傳播廣州亞運會的形象,推動亞運各項籌備工作,產生積極和深遠的影響。
確定用五隻羊作為吉祥物,如何取名有著重要的意義。吉祥物的名字既充分表達了廣州亞運會帶來“和平、繁榮、福祉、成吉祥物——樂羊羊功和快樂”的美好祝願,又傳達了該屆運動會“和諧、激情”的理念。
揭秘創作團體
廣美四學生創作樂羊羊
在吉祥物樂羊羊的7名設計者中,有4名主創人員是廣州美術學院的在校學生,其中周立均是廣州美院數碼藝術設計系研究生,其他3人——梁嘉文、李煒坤、林振軍都是廣州美院數碼系四年級的同班同學。另外3人是指導教師,他們是廣州美術學院數碼設計藝術系的系主任、教授陳小清及廣州江通動漫產品研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勇、設計師賴曉凌。
這個團隊人員結構豐富,不管在知識結構還是藝術風格上都比較完善,年齡結構、性別結構的搭配也合理。2008年1月6日,創作團體進駐“秘密基地”,廣州亞組委組織他們進行封閉式工作。封閉式工作很嚴格,在創作期間,任何通訊工具如手機等均須上繳保管,創作團體人員基本上不能與家人聯繫。經過3個多月的封閉式集中創作,2008年4月28日,第16屆亞運會吉祥物終於在廣州誕生。
廣州美術學院數碼設計藝術系的系主任、教授陳小清表示,吉祥物出爐離不開“80後”大膽豐富的創意,“李煒坤和兩名同學都是‘80後’的年輕人,他們曾參加了前兩屆全國動畫設計大賽,得到了不少獎項。這些年輕人很時尚、很有活力,善於開拓創新。”陳小清教授說:“樂羊羊的最後出爐,離不開小伙子們大膽豐富的創意。”
小故事
亞運吉祥物徵集數量超奧運會
在吉祥物徵集結束時,組委會收到應徵作品共812件,這比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徵集到的作品還要多,當時北京奧組委只收到600多件社會徵集作品。在徵集活動訊息發布之後,廣州亞運會吉祥物徵集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熱烈支持和積極回響;徵集過程中,也有不少熱心人士通過來電來函或官網等形式了解徵集活動,並闡述他們對亞運會吉祥物的看法。應徵的作者中,年紀最大的是一名77歲的廣州退休工人,最小的作者僅10歲,是一名佛山的小學生。

比賽項目

田徑、游泳、跳水、水上芭蕾、水球、射箭、羽毛球、棒球、籃球、拳擊、皮划艇、腳踏車、馬術、擊劍、足球、競技體操、藝術體操、蹦床、手球、曲棍球、柔道、現代五項、賽艇、帆船、圍棋、射擊、壘球、桌球、跆拳道、網球、鐵人三項、排球、舉重、摔跤、保齡球、檯球、板球、體育舞蹈、壁球、武術、藤球、橄欖球、輪滑、空手道、卡巴迪、高爾夫球、龍舟
廣州亞運會體育圖示創意及闡釋
跳躍的火焰,靈動而飄逸,展示出生命的力量。廣州亞運會體育圖示的創意靈感源自亞運聖火。標誌設計以柔美流暢的線條勾勒出56個體育項目的基本輪廓,仿佛56位擁有健美身軀的“火人”,展現出鮮明的運動特徵和優雅的運動美感。“火人”象徵著體育健兒如同一團團熊熊的火焰,在亞運會的大舞台上,燃燒生命的激情和夢想,衝破重重障礙,挑戰運動極限。體育圖示設計延續了火焰的概念,與亞運會會徽“五羊聖火”相映襯。
吉祥物體育運動圖示及設計闡釋
設計理念:以吉祥物活潑、積極進取的性格,激情、和諧共存的競技精神,以及最具運動特色的標誌性動作承載本屆亞洲運動會。
設計風格:吉祥物體育動作造型以方中帶圓,柔中帶剛為表現手法;以奧林匹克明亮絢麗的五環色彩,精神抖擻的神態刻畫為表現特點。時而帶著憨笑,時而咬緊牙關,時而全神貫注,表達在各項運動中全力以赴,力爭上遊的神情。吉祥物體育動作造型以強烈的透視、傾斜的重心、舒展的肢體動作,使競技運動定格在飽含視覺衝擊力的瞬間,呈現出時尚活力的神韻。
樂羊羊們帶著廣州的盛情,向全世界傳遞美好的祝願:和平、繁榮、福祉、成功和快樂,展現廣州豐富燦爛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化。充分體現了廣州人民對這次盛會的期盼。以廣州人民的親和、好客、勤勞和熱情迎接從世界各地到來的朋友,歡慶

場館

廣州亞運會主要場館
廣州體育館
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廣州天河體育中心
越秀山體育場
廣東省體育館
廣東省人民體育場
燕子崗體育場
沙面網球場
黃埔體育中心
廣東國際划船中心
芳村體育中心
大學城體育場館
廣東省體育館花都新體育館
花都區體育中心體育場
番禺英東體育館
番禺英東體育場
寶崗體育場

組委會

第16屆亞洲運動會組織委員會的成立
2005年1月17日,國家體育總局正式復函廣東省政府,原則上同意2004年末廣東提出的組委會機構設定方案,並對組委會職位設定及名稱的調整給出了具體建議。
2005年7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復函給廣東省人民政府和國家體育總局,同意成立第16屆亞運會組委會。決定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擔任組委會主席,廣東省省長黃華華擔任組委會執行主席,組委會內設機構由組委會根據工作需要自行確定。
2005年7月23日,2010年第16屆亞運會組委會在廣州珠島賓館正式成立,並召開了執委會第一次會議。國家體育總局劉鵬局長、廣東省黃華華省長為亞運會組委會揭牌。
組委會職能
第16屆亞運會組委會(簡稱組委會)是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獨立事業法人單位,主要職能是:
1.負責亞運會籌辦組織工作;
2.研究決定亞運會組織工作中的重要事項;
3.安排部署各階段籌備工作;
4.監督考核各項籌備工作的進度和質量;
5.對組委會內設工作部門的人事進行任免和管理;
6.協調與亞奧理事會、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和亞洲單項體育聯合會的關係,按期向亞奧理事會提交籌備工作進展報告;
7.定期向國務院匯報和向國家體育總局、廣東省政府、廣州市政府通報工作進展情況。
組委會領導
主席:劉鵬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中國奧委會主席
執行主席:黃華華 廣東省省長
副主席:
于再清 亞奧理事會副主席、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中國奧委會副主席
段世傑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中國奧委會副主席
肖天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中國奧委會副主席
鍾陽勝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朱小丹 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
林木聲 廣東省副省長
張廣寧 廣州市市長
秘 書 長:張廣寧(兼)
常務副秘書長:許瑞生 廣州市副市長
副秘書長:
宋魯增 國家體育總局外聯司司長、中國奧委會秘書長
劉元福 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主任 中國奧委會副秘書長
郭建軍 國家體育總局競技體育司副司長
羅歐 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
楊廼軍 廣東省體育局局長
葉細權 廣東省體育局副局長
田新德 廣東省體育局副局長
古石陽 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
劉江南 廣州市體育局局長
廣州亞組委地址:中國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天河路299號廣州亞運體育文化中心
廣州亞運會辦會宗旨、理念和目標
辦會宗旨:弘揚奧林匹克和亞運精神,促進亞洲各國(地區)的團結、友誼和交流,致力於構建和諧亞洲。
辦會理念:激情盛會,和諧亞洲
辦會目標:
1.以一流的組織、一流的設施、一流的環境、一流的服務,把本屆亞運會辦成具有中國特色、廣東風格、廣州風采,祥和、精彩的體育文化盛會,為提高亞洲體育運動水平做出貢獻。
2.充分展示中國、廣東、廣州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建設的偉大成就,充分展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表達對亞洲各國(地區)人民的友好情誼。
3.加快廣州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進程,促進廣州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進一步提升廣州的綜合競爭力、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