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天魔舞

十六天魔舞

《十六天魔舞》是元代在宮中做佛事時表演的女子群舞,姿態各異,誘人眼目。此舞創作於元順帝至正十四年(1354年)。《元史·順帝本紀》載:順帝怠於政事,荒於遊樂,以宮女三聖奴、妙樂奴、文殊奴等十六人舞《十六天魔舞》。其服飾化妝是:戴象牙佛冠,身披瓔珞,大紅綃金長短裙,金絲襖,雲肩合袖天衣,綬帶,鞋襪。手執法器──加巴剌般之器。其中一人執鈴杵奏樂。另外還有由十一個宮女組成的伴奏樂隊,由宦官長安疊不花率領。遇宮中做佛事時才進行表演。

基本信息

舞蹈來源

十六天魔舞創作於元順帝至正十四年(1354年),舞蹈的創作權要歸於元順帝。史學家給這個皇帝的評語是“怠於政事,荒於游宴”。意思是他對國家政治不負責任,對遊樂宴飲卻有莫大的興趣。元順帝時,宮女中有不少優秀的舞蹈家。其中有三位最傑出,她們的名字是三聖奴、妙樂奴、文殊奴。《十六天魔舞》初創時,就是以她們為核心的。原來規定,這美麗迷人的娛佛舞蹈,只有宮官中受過秘密戒者才能觀看,其他人不準觀看,後來卻悄然流入民間。敦煌465窟元代舞蹈壁畫,風格獨特,舞蹈造型,技巧高,難度大。可能與元代名舞《十六天魔》有關。

元順帝躲在深宮怠政,一開始也許是不得已,以此避免和權臣衝突,免得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後來就慢慢覺得把朝廷大事託付給大臣,自己專門遊玩的日子也不錯,故而樂此不疲了。只是,光像後來明朝的天啟皇帝一樣天天在宮裡做木工活,時間長了總會厭煩。那個天啟只做了七年皇帝,而元順帝卻做了三十五年,自然不會只滿足於多做幾個建築模型,造幾條龍舟之類。於是他就給自己找到了更為刺激的玩法,這種玩法,與元代著名的“十六天魔舞”,還有十分密切的關係。

宮中一有佛事,或順帝寂寞了,就讓他們載歌載舞,祝興歡樂。其中,三聖奴、妙樂奴、文殊奴三個宮女的舞姿尤為曼妙,為此常常可以得到順帝賞賜的夜明珠、新款式的錦緞之類。

皇帝如此胡鬧,國事自然不用再問。後來元朝滅亡之後,很多人就把這原因歸咎到十六天魔舞上頭。“憑誰為問天魔女,唱得陳宮玉樹聲”,“自古國亡緣女禍,天魔直舞到天涯”把它比作陳後主的《玉樹後庭花》,同屬亡國之音。而元順帝在丟下大都,逃往漠北之際,還不忘帶上自己心愛的天魔舞隊,“氈車盡載天魔法,唯有鶯銜御苑花”,繼續“大喜樂”去了。

舞蹈特點

這部舞蹈的用意是“贊佛”。實際上是供皇帝欣賞。16個宮廷舞伎都扮成菩薩樣子。她們頭上梳著很多髮辮,戴著象牙佛冠。身上披著用絲線串珠作成的“瓔珞”,穿著大紅綃金長裙、金雜襖、雲肩、合袖天衣。束著綬帶,踏著雲鞋。每人手裡拿著一種道具,有的拿著曇花,有的拿著銅鈴,有的拿著一種法器叫做“加巴剌般”。空著的手,背翻蓮掌,手式變化多端。她們踏著河西參佛的曲子起舞。舞女們雙臂左右開合,上下翻舞,好像有千萬隻手臂在動,由此塑造出佛菩薩的各種姿勢。舞蹈充滿了喇嘛教的神秘氣氛,而舞蹈的形象婀娜多姿,十分迷人。《十六天魔舞》的樂隊也是很華麗的,由11個宮女組成。她們梳著槌髻,勒著頭帕,穿著窄衫,戴著唐帽。所用的樂器有龍笛,頭管、小鼓、箏、□、琵琶、笙、胡琴、響板、拍板等。
舞蹈中那些貌似菩薩的美女,都是“天魔”。她們以菩薩面貌出現,迷惑世人。當然,十六天魔最後還是被佛降伏了。據說看完《十六天魔舞》,人們都會感到心靈受到極大的震動。其實是舞女們,尤其是三聖奴、妙樂奴、文殊奴的舞蹈使人著迷。因此,每次演完,元順帝都要給表演者豐厚的賞賜。明朝初年,朱有燉《元宮詞》說:“隊里唯夸三聖女,清歌妙舞世間無。御前供奉蒙深寵,賜得西洋照夜珠。”
這部樂舞是宮廷專用,一般人是無緣觀賞的。它由太監長安迭不花管領,遇到宮中贊佛的時候,才按舞奏樂作表演。宮中的官員必須是受過秘密戒的人,才可以入內觀看。

相關詩詞

元人張昱在《輦下曲》詩中贊《天魔舞》:

敦煌莫高窟465窟壁畫敦煌莫高窟465窟壁畫

西天法曲曼聲長,瓔珞垂衣稱絕裝。

大宴殿中歌舞上,華嚴海會慶君王。

西方舞女即天人,玉手曇花滿把青。

舞唱天魔供奉曲,君王常在月宮聽。

周憲王宮詞有:

背番蓮掌舞天魔,二八華年賽月娥。

本是西河參佛曲,來把宮苑席前歌。

明朝初年,朱有燉《元宮詞》描述:“背翻蓮掌舞天魔,二八年華賽月娥。本是河西參佛曲,把來宮苑席前歌。”說的是舞女們舞弄著道具,空著的手背翻蓮掌,手勢變化多端,踏著河西參佛的樂曲起舞,塑造出佛菩薩的各種姿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