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真君傳

許遜弟子,十二真君之一。 為西山十二真君之一。 西山十二真君之一。

道教傳記

《十二真君傳》是初唐高宗時道士胡慧超(?— 703)所撰的一部關於晉代道士許遜及其弟子的傳記。其中的《許真君》作為一篇仙傳性質的作品,已基本上擺脫了六朝仙傳敘事模式的制約,說教與輔道的色彩開始淡化 ,想像力、描述性和情節性大大增強,在素材選擇與處理上也具備了一些新的特徵,作者大量採取移花接木的手法來化用其他文獻中的材料 ,以集中強化自己的創作意圖 ,這與後世小說通過虛構以升華主題的手法十分相似。《吳真君》篇則在素材方面完全以正史《晉書》和志怪作品集《搜神記》為淵源 ,而《吳真君》和《蘭公》兩篇之撰述風格與意圖又共同受到《晉書》中某些篇章的強烈影響。
從保存在《太平廣記》及《仙苑編珠》中的佚文和節文來看 ,這是一部關於晉代道士許遜及其弟子的傳記。其行文於記敘各人生平之外又多雜以修煉、成仙及法術之事 ,故又可視為小說家言。

十二真君

許遜教團骨幹成員有十二人,稱十二真君——許遜、吳猛、時荷、甘戰、周廣、陳勛、曾亨、盱烈、施岑、彭抗、黃仁覽、鍾離嘉。

許遜

許遜(239年374年),字敬之,晉代著名道士,南昌縣(今屬江西)長定鄉益塘坡人,道教淨明道、閭山派尊奉的祖師,許遜於晉太康元年(280年)出任旌陽(今屬四川)令,人稱許九郎、許旌陽、旌陽祖師、感天大帝,又稱許天師、許真君。

吳猛

吳猛(生卒年不詳),字世雲,豫章分寧(今江西南昌)人,晉朝著名道士、神仙,為《二十四孝》中姿蚊飽血的主角,世稱大洞真君。

甘戰

甘戰(?—569年),字伯武,豐城(今屬江西)。西山十二真君之一。

周廣

周廣,字惠常,廬陵人。許遜弟子,十二真君之一。大將軍周瑜之後。少好天文、音律之學。

盱烈

盱烈,字道微。為豫章(今屬江西)人。盱烈母親為許遜之大姐。

施岑

施岑,字太玉,沛郡人。其父施朔,移居於九江赤烏縣。後來成為道家真君許遜弟子。

彭抗

彭抗,字武陽。蘭陵(今屬山東)人。舉孝廉,在晉朝當官,累遷尚書左丞。私下暗中修行仙業,後稱疾歸事許遜,並以女勝娘為許遜子妻,許遜盡以神仙秘術付之。為西山十二真君之一。

黃仁覽

黃仁覽(?-374年),字紫庭。豫章建城(今屬江西)人。西山十二真君之一。其父御史中丞黃輔為許遜弟子。仁覽少俊拔有清致,許遜令弟子周廣作媒,以女妻之。相傳黃仁覽任青州從事,一個人騎馬到清州,留妻在家侍奉父母,每夜下班後以竹杖化青龍,乘之返家。傳黃仁覽與父母等32人,乘雲東去,從許遜仙駕開天。宋徽宗政和(1111年-1118年)時封為“沖道真君”。

鍾離嘉

鍾離嘉,字公陽,一字超本。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許遜二姐之子。少失父母,性簡淡,許遜嘗嘆其夙有道資,乃收為弟子,教以神方,傳說能拯災逐疫。修道南昌西山丹陵觀,為十二真君之一。許遜升天時,賜他金丹。同年十月十五日,天上出現碧霞寶車,離嘉隨升車而去。
其餘三人資料不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