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林業生態效益評估理論與實踐

《區域林業生態效益評估理論與實踐》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區域林業生態效益評估理論與實踐

林業既是對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戰略作用的基礎產業,又是對保障地球生態安全和人類健康長壽具有獨特作用的公益事業。一個地區一定時期的林業狀況需要通過林業資產來具體反映,林業資產的核算包括其有形資產的核算,即林木和林副產品的核算,以及無形資產的核算,即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核算。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核算都包括實物量核算和價值量核算。目前,國內林業資產核算體系中,缺乏無形資產的核算,沒有量化林業生產的全部效益。當然也就不能進行準確的投入產出分析,從而對林業實現市場化和產業化造成了障礙。林業核算是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組成部分。目前中國正在推行綠色GDP核算,對林業生態效益量化的需要越來越迫切。

通過開展林業生態效益評估,能夠更加全面地反映林業在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為合理利用、保護和發展林業資源及制定相關的經濟政策提供技術支撐,為林業生態效益補償提供依據,同時也有利於促進林業的市場化和產業化,為把林業生態效益核算納入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創造條件。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生態系統服務的有關概念

第二節 生態價值的涵義

第二章 生態系統的服務和價值分類

第一節 生態系統服務分類

第二節 生態價值分類

第三章 林業的生態功能機制

第一節 森林的生態功能機制

第二節 濕地的生態功能機制

第四章 林業生態效益的評估方法和指標體系

第一節 生態效益計量方法

第二節 林業生態效益評估指標體系

第五章 研究區域自然概況

第六章 2006年林業生態效益評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