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影藏形

匿影藏形是一句漢語成語,指躲藏起來,不被人發現。也比喻躲藏起來,不公開活動。

基本信息

注音

nì yǐng cáng xíng

典故出處

鄧析子·無厚篇》:“為君者,藏形匿影,群下無私,掩目塞耳,萬民恐震。”

近義詞

銷聲匿跡無影無蹤鬼鬼祟祟

反義詞

出頭露面招搖過市

英文翻譯

hide from public notice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隱藏形跡,不露真相。也比喻躲藏起來,不公開活動。
成語舉例:若夫暗藏之汪精衛,則招搖過市,竊據要津;匿影藏形,深入社會。( 毛澤東《向國民黨的十點要求》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比喻躲藏起來,不公開活動
成語結構:聯合式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匿,不能讀作“ruò”;藏,不能讀作“zànɡ”。
成語辨形:藏,不能寫作“欞”。
成語辨析:匿影藏形和“銷聲匿跡”都有隱藏起來的意思。但匿影藏形重在隱藏形跡不露真相;可能是以另一種面目出現;而“銷聲匿跡”則指不出聲;不露面。一般用作謂語、定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