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鳳山

北鳳山,位於淄博市博山區山頭鎮馬公祠村,是馬公祠村的風景山之一,主峰海拔高度536米。 北鳳山居鳳凰山支脈,南北兩山由東往西沿馬公祠村兩側延伸,稱南、北鳳凰山,北鳳山又稱北鳳凰山。 水資源北鳳山居石灰岩構造,西南相對的東南峪頂為花崗岩構造,北鳳山腳下的馬公祠村就坐落在兩大地質構造明顯的分離帶上。

北鳳山簡介

北鳳山,位於淄博市博山區山頭鎮馬公祠村,是馬公祠村的風景山之一,主峰海拔高度536米。
山頂建有一山寨,是村民歷史上躲避戰亂的藏身之處,而今只剩殘牆斷壁。
北鳳山居鳳凰山支脈,南北兩山由東往西沿馬公祠村兩側延伸,稱南、北鳳凰山,北鳳山又稱北鳳凰山。

馬公祠的由來

坐落在北鳳山腳下的馬公祠村,村民沒有馬姓人家,據村民介紹最早的有姓儲大戶,以後外遷,明清時期李家、盛家搬來。據傳,唐朝初年唐王李世民東征,來到西山峪休息,唐王的青集馬脫僵不見了,馬倌急得暈頭轉向,整整找了三天三夜,最後找到馬後,因饑渴勞累而死,為紀念他,村民就在村西山峪建了祠,他因乾馬倌沒人知道他姓什麼,因此就叫馬公祠。

村鎮資源

水資源

北鳳山居石灰岩構造,西南相對的東南峪頂為花崗岩構造,北鳳山腳下的馬公祠村就坐落在兩大地質構造明顯的分離帶上。村西為沙山地,地表水豐富,有一長泉,流水常年不息。博山城區多晨練者,每天早上步行或騎車前來取水。村東頭為石灰岩,曾打一機井,因水量較小難以發揮效益,兩大地質地貌造成馬公祠村不屬富水地區。

植被資源

北鳳山主要植被為側柏、刺槐等樹木,林果業有櫻桃、杏、桃、花椒等經濟樹種,馬公祠櫻桃上市早、品質好。中草藥為丹參、黃芬、遠志、柴胡、紫草、何首烏等。

交通資源

村東頭有兩交通要道經過。一條是205國道的博山西過境公路,在山南的鳳凰山上建有博山歷史上的第一公路隧道--馬公祠隧道;另一條是最近新建成的博萊高速公路,在鳳凰山上建有現代化的雙孔公路隧道--鳳凰山隧道。

發展

馬公祠村村民從六十年代開始在政府領導下,植樹造林,開展大規模的小流域治理,使其自然生態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