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鎮滿族自治縣文物保管所

宋政和三年(1113年)"四鎮"同時封王,北鎮醫巫山被封為廣寧王。 元大德二年(1299年)成宗皇帝御封五鎮,其中北鎮醫巫閭山受封貞德廣寧王。 明洪武三年(1370年)詔封五鎮為神,因而北鎮廟又成為醫閭山的山神廟。

所址位置

北鎮滿族自治縣文物保管所位於該縣城西2公里處的北鎮廟內。郵編:1213

管轄隸屬

該所成立於1965年。隸屬於縣文化局。

所舍介紹

北鎮廟西距醫閭山4公里,是古代祭祀醫巫閭山的鎮山廟,歷史悠久,隋開皇十四年(594年)詔祀"四鎮",封醫巫閭山為廣寧公,並因山立祠。宋政和三年(1113年)"四鎮"同時封王,北鎮醫巫山被封為廣寧王。金大定四年(1164年)曾修建北鎮廟。元大德二年(1299年)成宗皇帝御封五鎮,其中北鎮醫巫閭山受封貞德廣寧王。明洪武三年(1370年)詔封五鎮為神,因而北鎮廟又成為醫閭山的山神廟。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在原有的祀鎮建築基礎上進行重修和擴建,從而基本確定了北鎮廟的主體建築及其規模。明成化、弘治、正德、萬曆,清康熙、雍正、乾隆和光緒年間都曾進行擴建和維修,現存的建築基本保留著明、清的建築風格。

館藏珍品

廟內保留著元、明、清三代祭祀修廟56通,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北鎮滿族自治縣文物保管所現有文物藏品336件,其中瓷器、銅佛、地方歷史文物有一定特色。
曾出版《閭山》、《閭山詩選》等。

開放時間

每天上午 8:00 - 下午 16:00 開放。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